云服务器内容精选

  • 通过云专线和企业交换机迁移IDC子网上云流程 图4 通过云专线和企业交换机迁移IDC子网上云流程 根据业务场景需求,规划资源和网段。 网络规划详情,请参见表1。 上述网段仅供参考,具体以用户网段为准。 隧道网段不建议范围很大,此隧道网段是用来规划一个隧道IP和华为云上的企业交换机建立VXALN隧道。参考图1.2 加入L2CG后的二层组网图。 在云下IDC侧的隧道交换机上配置VXLAN隧道。 本文中子网Subnet D作为配置在交换机上的隧道网段,配置信息如下: 源地址:为云上隧道IP(192.168.0.98)。 目的地址:为云下隧道IP(200.51.51.100)。 隧道号:5530 配置线下交换机存在两种主要场景,不通的场景使用的配置方式不同,详情请参考配置远端隧道网关。 修改专线的虚拟子接口配置,增加隧道子网Subnet D网段(200.51.51.0/24),以打通云上和云下隧道网络。 具体操作请参考修改虚拟接口。 创建企业交换机。 创建方法请参见购买企业交换机,参数说明如下: 隧道连接方式:选择云专线。 关联网关:选择已有云专线网关。 隧道子网:选择子网Subnet B(192.168.0.0/24)。 隧道IP:配置为云上本端隧道IP(192.168.0.98)。 单击“立即购买”及“提交”后,开始创建企业交换机。企业交换机的创建过程一般需要3~6分钟。 创建第一个二层连接子网和二层连接,实现二层连接子网Subnet A云上和云下二层互通。 创建二层连接子网后,由于两个子网网段相同,导致专线到云下和云上的路由冲突,因此专线原有三层业务中断。在创建完二层连接之后,三层业务会恢复。 在VPC中创建二层连接子网,对应图2中云上的子网Subnet A(192.168.3.0/24),子网网段与线下二层互通网段相同。 创建子网请参考为虚拟私有云创建新的子网。 子网 Subnet A、Subnet B、Subnet C、Subnet D网段不允许重叠。 Subnet D作为隧道子网,不需过大的网段范围,建议最大28位掩码。 云上VPC的掩码规划,取决于用户创建企业交换机的个数,每个企业交换机会占用隧道子网的三个IP。 创建云下和云上的二层连接子网Subnet A之间的二层连接A。 详情请参考创建二层连接。 二层连接子网:选择云上二层连接子网 Subnet A(192.168.3.0/24)。 远端接入信息: 隧道号:5530 对端隧道IP:200.51.51.100 单击“创建”,等待连接状态为“已连接”,表示二层连接已创建成功。 验证二层连接子网Subnet A之间的二层网络通信。 在云上二层连接子网 Subnet A内创建两台弹性云服务器。 此处两台ECS的私有IP地址分别为192.168.3.20和192.168.3.69。 分别登录两台创建的弹性云服务器。 弹性云服务器有多种登录方法,具体请参见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本示例是通过管理控制台远程登录(VNC方式)。 执行以下命令,验证是否可正常访问云下主机。 ping 云下二层连接子网Subnet A内的主机IP地址 命令示例: ping 192.168.3.255 ping 192.168.3.222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表示二层云下和云上二层通信正常。 创建新的二层连接子网和二层连接,实现云下和云上三层互通。 在VPC中创建二层连接子网,对应图3中云上的子网Subnet C(192.168.5.0/24),子网网段与线下二层互通网段相同。 创建子网请参考为虚拟私有云创建新的子网。 创建云下和云上的二层连接子网Subnet C之间的二层连接C。 详情请参考创建二层连接。 二层连接子网:选择云上二层连接子网Subnet C(192.168.5.0/24)。 远端接入信息: 隧道号:5540 对端隧道IP:200.51.51.100 单击“创建”,等待连接状态为“已连接”,表示二层连接已创建成功。此时云下和云上可实现三层互通。 参考6,验证二层连接子网Subnet C之间的二层网络通信。 参考6,验证云下IDC内Subnet A和云上Subnet C、云上Subnet A和云下SubnetC之间三层网络通信。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表示三层网络通信正常。 业务迁移 二层业务互通后,将IDC内的部分主机迁移到云上。 迁移具体操作,请参见主机迁移服务快速入门。 验证IDC和云上主机之间网络通信。 网络通信验证成功后,将IDC内已迁移的主机进行关机。 将云上的主机IP地址修改为云下IDC内的主机的IP地址。 修改IP地址具体操作,请参见修改私有IP地址。 验证云下IDC内主机和云上主机网络通信。
  • 资源和成本规划 表1 资源和成本规划 区域 资源 资源说明 数量 每月费用(元) 华为云(本端) 虚拟私有云子网 子网名称:Subnet A 子网网段:192.168.3.0/24 第一个二层连接:二层连接A内的本端二层连接子网,此处为云上ECS所在子网 3 00.00 子网名称:Subnet C 子网网段:192.168.3.0/24 第二个二层连接:二层连接C内的二层连接子网,此处为云上ECS所在子网 子网名称:Subnet B 子网网段:192.168.0.0/24 本端隧道子网,华为云上的隧道子网,此处为DC和ESW所在子网 弹性云服务器ECS Subnet A内地ECS,此处两台主机为IDC业务上云后扩展的两台主机。 私有IP地址:192.168.3.4 私有IP地址:192.168.3.5 Subnet C内地ECS: 私有IP地址:192.168.5.4 私有IP地址:192.168.5.5 4 1055.60 企业交换机 ESW 隧道连接方式:云专线 隧道子网:Subnet B 1 65000.00 二层连接 二层连接A,连接云上和云下Subnet A 隧道IP:192.168.0.98 隧道号:5530 二层连接C,连接云上和云下Subnet C 隧道IP:192.168.0.98 隧道号:5540 基于同一个企业交换机的两个二层连接,隧道IP地址保持一致,但是隧道号不能重复。 2 00.00 客户IDC(远端) 客户IDC内子网 子网名称:Subnet A 子网网段:192.168.3.0/24 第一个二层连接:二层连接A内的远端二层连接子网,客户IDC业务集群所在的子网 3 - 子网名称:Subnet C 子网网段:192.168.3.0/24 第二个二层连接:二层连接C内的远端二层连接子网,客户IDC业务集群所在的子网 子网名称:Subnet D 子网网段:200.51.51.0/24 远端隧道子网:客户IDC内的隧道子网 二层连接对应的IDC内VXLAN隧道 二层连接A,连接云上和云下Subnet A 隧道IP:200.51.51.100 隧道号:5530 二层连接C,连接云上和云下Subnet C 隧道IP:200.51.51.100 隧道号:5540 2 - 资源成本费用预估为66055.60元,该费用中,不包括迁移主机产生的费用,迁移费用详情请参见计费说明。 本文提供的成本预估费用仅供参考,资源的实际费用以华为云管理控制台显示为准。
  • 方案架构 用户云下IDC已有子网A,通过云专线连接到云上的子网B,如图1所示。用户希望将子网A内的部分业务迁移上云,迁移的具体要求如下: 扩展上云后的部分主机与同网段云下主机二层互通。 扩展上云的二层网段与IDC三层互通能力继续保持。 IDC内改造的二层网络与云上三层互通能力继续保持。 图1 用户业务场景组网图 基于客户当前的业务场景,需要进行两个阶段的网络部署,详细说明如下: 将子网Subnet A二层迁移上云,通过ESW实现云下和云上Subnet A之间二层网络互通,组网图如图2所示,迁移方案说明如下: 在云下IDC新增一个子网Subnet D,作为云下VXLAN交换机所需的隧道子网。 在云上VPC内新增一个子网Subnet A,用作云下Subnet A的上云目标子网。 将云上原有的Subnet B作为隧道子网,基于该子网创建企业交换机和二层连接,并关联云专线,即可以连通云上云下二层网络。 图2 云下和云上Subnet A之间二层网络互通 在云上和云下新增子网Subnet C,通过ESW实现云下和云上Subnet C之间二层网络互通,并且基于云专线,实现云下IDC内Subnet A和云上Subnet C、云上Subnet A和云下Subnet C之间三层互通,组网图如图3所示,部署方案说明如下: 在云上和云下分别新增子网Subnet C。 在云上和云下基于已有的隧道子网,新建一个二层连接,连通云下和云上Subnet C之间二层网络。 并且,同一个VPC内的子网网络三层互通,此时云下IDC内Subnet A和云上Subnet C、云上Subnet A和云下Subnet C之间三层互通。 图3 云上和云下三层网络互通
  • 步骤七:验证云上和云下主机网络通信 选择“计算 > 弹性云服务器”,切换为“华东-上海一”区域。 在ecs-shanghai-8(10.0.1.8)所在行的操作列下,选择“更多 > 删除”,并释放弹性公网IP和数据盘。 模拟IDC内主机业务完全迁移上云后、删除主机。 登录ecs-shanghai-131(10.0.1.131)。 弹性云服务器有多种登录方法,具体请参见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本示例是通过管理控制台远程登录(VNC方式)。 执行以下命令,验证ecs-shanghai-131访问ecs-guangzhou-8。 ping 10.0.1.8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表示网络通信正常。 选择“计算 > 弹性云服务器”,切换为“华南-广州”区域。 登录ecs-guangzhou-8(10.0.1.8)。 弹性云服务器有多种登录方法,具体请参见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本示例是通过管理控制台远程登录(VNC方式)。 执行以下命令,验证ecs-guangzhou-8访问ecs-shanghai-131。 ping 10.0.1.131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表示网络通信正常。 选择“网络 > 虚拟专用网络”,切换为“华东-上海一”或“华南-广州”区域,可以看到VPN连接的状态已经变为“正常”。 至此IDC和云上构建二层网络,实现主机粒度的不中断业务迁移上云的最佳实践配置完成。
  • 步骤六:修改云上主机IP地址 选择“计算 > 弹性云服务器”,切换为“华东-上海一”区域。 在ecs-shanghai-8(10.0.1.8)所在行的操作列下,选择“更多 > 关机”,关闭ecs-shanghai-8。 选择“计算 > 弹性云服务器”,切换为“华南-广州”区域。 在ecs-guangzhou-8(10.0.1.21)所在行的操作列下,选择“更多 > 关机”,关闭ecs-guangzhou-8。 关闭ecs-guangzhou-8,继续选择“更多 > 网络设置 > 修改私有IP”。 根据界面提示,将ecs-guangzhou-8的私有IP由10.0.1.21改为10.0.1.8。
  • 步骤五:迁移云下主机至云上 将华东-上海一的ecs-shanghai-8(10.0.1.8)迁移到华南-广州的ecs-guangzhou-8(10.0.1.21)。 迁移具体操作,请参见主机迁移服务快速入门。 迁移完成后,验证华东-上海一的ecs-shanghai-131(10.0.1.131)和华南-广州的ecs-guangzhou-8(10.0.1.21)之间二层网络通信。 选择“计算 > 弹性云服务器”,切换为“华东-上海一”区域。 登录ecs-shanghai-131。 弹性云服务器有多种登录方法,具体请参见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本示例是通过管理控制台远程登录(VNC方式)。 执行以下命令,验证ecs-shanghai-131访问ecs-guangzhou-8。 ping 10.0.1.21 选择“计算 > 弹性云服务器”,切换为“华南-广州”区域。 登录ecs-guangzhou-8。 弹性云服务器有多种登录方法,具体请参见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本示例是通过管理控制台远程登录(VNC方式)。 执行以下命令,验证ecs-guangzhou-8访问ecs-shanghai-131。 ping 10.0.1.131
  • 步骤四:配置企业交换机 在系统首页,选择“网络>企业交换机”。 进入企业交换机页面。 在界面右上角,单击“购买”。 进入企业交换机购买页面。 根据资源和成本规划配置参数,购买上海一的企业交换机,完成后单击“立即购买”。 区域:华东-上海一 隧道连接方式:VPN 关联网关:vpngw-shanghai 隧道子网:subnet-3 名称:l2cg-shanghai 未提及参数,保持默认或根据界面引导配置 创建过程大约需要6分钟,记录l2cg-shanghai的“本端隧道IP”地址(10.0.3.131)。 创建过程中,请手动单击页面刷新按钮刷新页面。 重复1~3,创建购买广州的企业交换机,关键参数如下。 区域:华南-广州 隧道连接方式:VPN 关联网关:vpngw-guangzhou 隧道子网:subnet-5 名称:l2cg-guangzhou 未提及参数,保持默认或根据界面引导配置 创建过程大约需要6分钟,记录l2cg-guangzhou的“本端隧道IP”地址(10.0.5.196)。 创建过程中,请手动单击页面刷新按钮刷新页面。 单击“l2cg-guangzhou”页面的“创建连接”,配置源端接入信息,完成后单击“创建”。 隧道号:1000 隧道IP:填写l2cg-shanghai的“本端隧道IP”地址(10.0.3.131) 名称:l2conn-guangzhou 未提及参数,保持默认或根据界面引导配置 创建过程大约需要2分钟,状态变为“已连接”表示广州Region的二层连接创建成功。 创建过程中,请手动单击页面刷新按钮刷新页面。 切换到l2cg-shanghai,并单击“l2cg-shanghai”页面的“创建连接”,配置源端接入信息,完成后单击“创建”。 隧道号:1000 隧道IP:填写l2cg-guangzhou的“本端隧道IP”地址(10.0.5.196) 名称:l2conn-shanghai 未提及参数,保持默认或根据界面引导配置 创建过程大约需要2分钟,状态变为“已连接”表示上海Region的二层连接创建成功。 创建过程中,请手动单击页面刷新按钮刷新页面。
  • 步骤二:创建弹性云服务器 选择“计算 > 弹性云服务器”,单击“购买弹性云服务器”。 根据资源和成本规划配置上海的弹性云服务器的基础信息,完成后单击“下一步:网络配置”。 计费模式:按需计费 区域:选择华东-上海一 规格:用户自定义。本实践以c6.large.2举例。 镜像:公共镜像。具体镜像用户自定义,本实践以CentOS 8.0举例。 未提及参数,保持默认或根据界面引导配置 配置ECS的网络信息,完成后单击“下一步:高级配置”。 网络:选择“vpc-shanghai”,并选择“手动分配IP地址”,指定IP地址。 安全组:Sys-FullAccess。本实践选择一个全部放通的安全组作为测试安全组,后期可以根据业务情况重新绑定业务所需的安全组,提升业务安全性。 弹性公网IP:暂不购买 未提及参数,保持默认或根据界面引导配置 设置云服务器名称和密码等信息,完成后单击“下一步:确认配置”。 云服务器名称:ecs-shanghai-131 登录凭证:密码;并输入密码。 未提及参数,保持默认或根据界面引导配置 确认ECS信息无误后,勾选“协议”并单击“立即购买”,完成ECS创建。 单击弹性云服务器总览页面所在行的“远程登录”,选择VNC方式登录。 使用root帐号登录ECS,并执行如下命令查询ECS的私网IP地址是否为规划的IP地址。 ifconfig 重复1~7,完成华东-上海一ecs-shanghai-8(10.0.1.8)和华南-广州ecs-guangzhou-8(10.0.1.8)的ECS的创建。 使用root帐号登录ecs-shanghai-131,执行如下命令确认子网内的主机可以相互访问。 ping 10.0.1.8
  • 步骤一:创建VPC和子网 登录华为云管理控制台,并选择“华东-上海一”区域。 选择“网络 > 虚拟私有云”,单击“创建虚拟私有云”。 根据资源和成本规划配置上海一的VPC,完成后单击“立即创建”。 区域:选择华东-上海一 名称:vpc-shanghai IPv4网段:10.0.0.0/16 名称:subnet-1 子网IPv4网段:10.0.1.0/24 单击“添加子网” 名称:subnet-3 子网IPv4网段:10.0.3.0/24 未提及参数,保持默认或根据界面引导配置 查看创建结果。 单击“创建虚拟私有云”,根据资源和成本规划配置广州的VPC,完成后单击“立即创建”。 区域:选择华南-广州 名称:vpc-guangzhou IPv4网段:10.0.0.0/16 名称:subnet-1 子网IPv4网段:10.0.1.0/24 单击“添加子网” 名称:subnet-5 子网IPv4网段:10.0.5.0/24 未提及参数,保持默认或根据界面引导配置 查看创建结果。
  • 资源和成本规划 表1 资源和成本规划 区域 资源 资源名称 资源说明 数量 每月费用(元) 华南-广州: 模拟华为云(本端) 虚拟私有云VPC vpc-guangzhou VPC网段:10.0.0.0/16 1 00.00 虚拟私有云子网 subnet-1 子网网段:10.0.1.0/24 本端二层连接子网,模拟华为云业务集群所在的子网,此处为迁移后的ECS所在子网 2 00.00 subnet-5 子网网段:10.0.5.0/24 本端隧道子网,模拟华为云上的隧道子网,此处为VPN所在子网 弹性云服务器ECS ecs-guangzhou-8 私有IP地址:10.0.1.21 模拟华为云内的主机,此台主机为迁移后的主机,迁移前IP地址为10.0.1.21,迁移完成后,修改IP地址为10.0.1.8 1 263.90 虚拟专用网络VPN vpn-guangzhou 本端子网:subnet-5 远端网关:119.3.121.173,此处填写华东-上海VPN的本端网关 远端子网:10.0.3.0/24,此处填写华东-上海VPN所在的子网 1 375.00 企业交换机 ESW l2cg-guangzhou 隧道连接方式:VPN 关联网关:vpngw-guangzhou 隧道子网:subnet-5 1 65000.00 二层连接 l2conn-guangzhou 隧道IP:10.0.5.196 隧道号:1000 1 00.00 华东-上海一: 模拟客户IDC(远端) 虚拟私有云VPC vpc-shanghai VPC网段:10.0.0.0/16 1 00.00 虚拟私有云子网 subnet-1 子网网段:10.0.1.0/24 远端二层连接子网,模拟客户IDC业务集群所在的子网,此处为待迁移的主机所在子网 2 00.00 subnet-3 子网网段:10.0.3.0/24 远端隧道子网,模拟客户IDC内的隧道子网,此处为VPN所在子网 弹性云服务器ECS ecs-shanghai-131 私有IP地址:10.0.1.131 模拟客户IDC内集群中的主机 2 527.80 ecs-shanghai-8 私有IP地址:10.0.1.8 模拟客户IDC内的主机,此台主机待迁移 虚拟专用网络VPN vpn-shanghai 本端子网:subnet-3 远端网关:139.9.20.226,此处填写华南-广州VPN的本端网关 远端子网:10.0.5.0/24,此处填写华南-广州VPN所在的子网 1 375.00 企业交换机 ESW l2cg-shanghai 隧道连接方式:VPN 关联网关:vpngw-shanghai 隧道子网:subnet-3 1 65000.00 二层连接 l2conn-shanghai 隧道IP:10.0.3.131 隧道号:1000 1 00.00 资源成本费用预估为131541.70元,该费用中,不包括迁移主机产生的费用,迁移费用详情请参见计费说明。 本文提供的成本预估费用仅供参考,资源的实际费用以华为云管理控制台显示为准。
  • 方案架构 客户的模拟场景说明如下: 华东-上海一:用作模拟客户IDC,部门A的业务部署在subnet-1内的主机10.0.1.131和主机10.0.1.8上,两台主机组成集群对外提供服务。 华南-广州:用作模拟客户迁移上云的区域,部门A业务所在的主机10.0.1.8待迁移到华为云上。 本最佳实践提供的迁移方案说明如下: 使用VPN和ESW打通“华东-上海一”和“华南-广州”两个子网之间的二层网络,将主机10.0.1.8迁移到云上子网内。 迁移完成后,删除IDC内主机10.0.1.8,主机10.0.1.131能够和云上的主机10.0.1.8相互访问。 图1 企业交换机迁移组网(VPN+ESW)
  • 约束与限制 对于使用云专线对接企业交换机的场景,请您提前联系客服确认您的云专线是否支持和企业交换机进行VXLAN对接,可提交工单确认。 如果您的IDC需要与华为云企业交换机对接来建立云下和云上二层网络通信,那么IDC侧的交换机需要支持VXLAN功能。以下为您列举部分支持VXLAN功能的交换机,仅供参考。 华为交换机:Huawei CE58、CE68、CE78、CE88系列支持VXLAN,比如CE6870、CE6875、CE6881、CE6863、CE12800。 其他厂商交换机:比如Cisco Nexus 9300。
  • 方案优势 云下IDC侧的业务网络互访很多是通过IP地址而非域名,上云前如果改造IDC侧网络,会导致上云周期延长、迁移期间业务中断,并且网络改造往往增加运维成本。 使用企业交换机后,上云不用修改IDC侧IP地址,减少业务对环境感知,加快上云进度。 云下IDC侧的每个子网通常承载几十种不同的业务,如果按照子网粒度进行迁移,几十种业务一次性上云存在较大风险,无法满足业务连续性需求。 使用企业交换机后,按照“虚拟机”粒度迁移上云,支持业务系统灰度上云,应对核心业务分批上云,避免业务在迁移过程中受损,减少上云风险。
  • 方案架构 华为云支持通过企业交换机(Enterprise Switch,ESW)构建客户IDC和云上二层网络互通,在二层网络内,实现主机粒度迁移,助力客户IDC迁移上云期间业务不中断,不修改IP地址的诉求。 通过企业交换机迁移IDC的组网示例如图2所示,本示例中将IDC内的VM-B在不修改IP的前提下,迁移到云上。迁移过程说明如下: 使用云专线或VPN建立云下和IDC隧道子网之间的三层网络通信。因为企业交换机建立二层通信网络时,依赖隧道子网之间的三层网络。 创建企业交换机、建立二层连接、配置VXLAN交换机,建立云上和IDC的二层网络通信。 将主机VM-B(10.0.1.8)迁移到云上ECS-B(10.0.1.21),检查好VM-B和ECS-B的网络通信后,待业务低谷时期关闭IDC内的VM-B。 短暂关闭VM-B时,业务主要由IDC内的VM-A(10.0.1.131)承载,因此不会中断业务。 此处为了验证VM-B和ECS-B之前的正常通信,刚迁移上云的ECS-B和VM-B的IP地址不能一样,否则无法正常通信。 关闭IDC内的VM-B后,将云上的ECS-B地址由10.0.1.21改为10.0.1.8,此时业务流量会通过企业交换机转发到云上的ECS-B处理,确保迁移后不改变主机IP地址。 同时,云上的ECS-B和IDC内的VM-A也可以自由互访,就像还位于同一个子网中。 图2 企业交换机迁移组网
  • 修订记录 发布日期 修订记录 2022-05-31 第三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在主机粒度迁移,不中断业务上云(VPN+ESW)章节,修改成本规划中ESW价钱。 在主机粒度迁移,不中断业务上云(云专线+ESW)章节,修改成本规划中ESW价钱。 2022-05-05 第二次正式发布。 本次变更说明如下: 在方案概述章节,增加方案架构和方案优势。 在主机粒度迁移,不中断业务上云(VPN+ESW)章节,增加方案架构、资源和成本规划以及迁移相关操作。 在主机粒度迁移,不中断业务上云(云专线+ESW)章节,增加方案架构、资源和成本规划以及迁移相关操作。 2022-03-22 第一次正式发布。
共4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