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挑战
-
依靠人工监管与管理,监管质量不可靠
传统的动产融资业务,企业将合法拥有且银行认可的动产交由金融机构委托的物流监管方进行监管,物流监管方通过派驻监管人员实施人工现场监管。在这种业务模式中,物流监管的质量和准确性,依靠第三方监管公司人工监控方式,监管质量完全取决于监管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现场监管人员的履责程度
传统的动产融资业务,企业将合法拥有且银行认可的动产交由金融机构委托的物流监管方进行监管,物流监管方通过派驻监管人员实施人工现场监管。在这种业务模式中,物流监管的质量和准确性,依靠第三方监管公司人工监控方式,监管质量完全取决于监管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现场监管人员的履责程度
-
资产信息滞后且不透明,状态难以实时感知
传统仓库监管方式,对于资产存放的仓储、物流的信息采集滞后且不透明。为了做到对资产的全程无遗漏风险管控,需要通过物联网对货物的物流、入库、移库、出库以及实时情况进行感知,并通过集成平台同步给周边系统
传统仓库监管方式,对于资产存放的仓储、物流的信息采集滞后且不透明。为了做到对资产的全程无遗漏风险管控,需要通过物联网对货物的物流、入库、移库、出库以及实时情况进行感知,并通过集成平台同步给周边系统
-
仓储与融资环节完全分离,一物多抵高风险
在传统体系下,“仓储”和“融资”是两个分离的环节,企业做完贸易和仓储以后,拿着仓单找金融机构融资,金融机构担心企业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要花费很大的代价来做验证。金融机构可能面临重复抵质押、押品不实、押品变更、货权不清晰等问题
在传统体系下,“仓储”和“融资”是两个分离的环节,企业做完贸易和仓储以后,拿着仓单找金融机构融资,金融机构担心企业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要花费很大的代价来做验证。金融机构可能面临重复抵质押、押品不实、押品变更、货权不清晰等问题
-
缺乏集成平台,信息孤岛导致多方互信难解决
动产质押业务参与方多,包括生产企业、仓储企业、交易商、金融机构、监管机构。机构间数据难以共享,导致业务层面协同困难,无法支撑新业务的快速创新。如何打破各个环节的“信息孤岛”问题,构建多方互信是关键
动产质押业务参与方多,包括生产企业、仓储企业、交易商、金融机构、监管机构。机构间数据难以共享,导致业务层面协同困难,无法支撑新业务的快速创新。如何打破各个环节的“信息孤岛”问题,构建多方互信是关键
解决方案场景
解决方案架构
商品交易所动产质押方案架构
华为云依托物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面向金融质押场景构建了数字化方案,实现了对动产存货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以及智能化的管理,使客户、监管方、金融机构等各方参与者均可以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全面感知动产存续的状态和变化,有效解决了动产融资过程中实时性差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方案优势
方案优势
利用物联网技术,无遗漏采集动产及周边环境各种信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360°监管,实时、透明感知动产的状态,降低资产的抵押风险
基于边云协同方案,融入视觉AI技术,进行边缘侧的视觉分析推理,能够有效识别异常人员闯入,资产异常移动等风险事件
利用区块链技术共识加密机制,推动以信用为核心的仓单体系,实现实物商品的数字化,明确产品归属,解决重复抵质押等问题
聚焦应用和数据连接,提供轻量化消息、数据、API等集成能力,连接企业与周边生态伙伴,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