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治理策略 治理策略是微服务治理中的一个概念,指当前治理使用的某种方法。每一种治理策略都可以绑定一个业务场景,同一种策略不可以绑定多种业务场景。不同的治理策略可以绑定同一个业务场景。 前提条件 已参考创建业务场景完成业务场景创建。 待治理的微服务开发框架需要启用基于动态配置的流量特征治理功能
配置文件加密方案 配置文件中经常会涉及一些敏感信息,例如账号密码等参数。这时需对这些敏感信息进行加密,提供信息安全性。 本章节介绍使用jasypt-spring-boot-starter组件进行加密的实践,以RBAC认证中涉及的账号名和密码作为示例。 在pom文件中引入加密组件对应的依赖
创建业务场景 您可根据自身业务流程和需求创建对应的业务场景,可针对性地实施治理策略,保障业务稳定、高效运行。 前提条件 已参考创建并部署组件完成应用部署。 您需要了解待治理的微服务接口设计,根据接口特征创建业务场景。 创建业务场景 单击待操作的引擎。 选择“业务场景治理”。 当ServiceComb
开发环境规划管理 规划开发环境的目的是要保证开发人员更好地并行工作,减少依赖,减少搭建环境的工作量,降低生产环境上线的风险。 管理开发环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开发测试,部署上线。 图1 开发环境 结合项目经验,一般会按照图1规划开发环境: 搭建内网本地开发环境。本地开发环境的好处是各个业务
合理的规划系统架构 Spring Cloud提供了丰富的组件,帮助搭建具备足够韧性的云原生系统。spring cloud gateway具备通用网关的大部分能力,并且集成了Spring Cloud的服务治理能力,可以实现Spring Cloud多协议转发。一个典型的Spring Cloud
快速接入ServiceComb引擎 使用Spring Cloud Huawei接入ServiceComb引擎主要步骤可以归纳为如下两个步骤: 增加/修改组件依赖。 在配置文件“boostrap.yaml”中增加ServiceComb引擎配置信息。 具体操作,请参考Spring Cloud
创建1.x版本ServiceComb引擎配置 配置管理提供微服务间的公共配置,如日志级别、运行参数等。配置添加以后,如果微服务没有自定义相同的配置项,会将该配置作为默认配置使用。 配置项使用明文存储,请勿附带敏感数据。 创建配置 配置管理提供微服务间的公共配置,如日志级别、运行参数等
ServiceComb专享版引擎版本从1.x升级到2.x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从1.x升级到2.x的过程中及升级完以后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及解决方法如下: 现象1:在ServiceComb引擎专享版从1.x版本升级至2.x版本的过程中,使用接口获取配置或更新配置失败
升级到Java Chassis的最新版本 持续升级版本,可以更好地使用CSE的新功能和新特性,及时修复已知的质量和安全问题,降低维护成本。 持续升级版本也会带来一些兼容性问题。一个比较好的策略是将持续升级纳入版本计划,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而不是以问题驱动。 持续升级还需要构建自动化测试能力
Spring boot从 2.0.x.RELEASE升级到2.3.x.RELEASE兼容性问题 FeignClient名问题 问题描述 老版本的Spring Boot允许bean重名覆盖,新版本默认不允许,需要通过配置项启用。 解决方案 增加配置: spring: main:
注册中心地址错误 问题描述 当使用Spring Cloud Huawei时,启动微服务时,当报错示例如下: send request to https://192.168.10.1:30100/v4/default/registry/microservices failed and
管理1.x版本ServiceComb引擎配置 编辑配置 单击待操作的引擎名称。 单击“配置管理”。 未开启安全认证的引擎,请执行4。 开启安全认证的引擎,当登录控制台的IAM用户为导入IAM账号中导入的用户,请执行4,其他用户请执行3。 在弹出的“安全认证”对话框输入账号名及其密码
创建2.x版本ServiceComb引擎配置 ServiceComb引擎定义了一套与开发框架无关的配置机制。配置项由key、label和value组成,通过label区分配置项属于全局配置、微服务配置等作用范围,label也可以表示value的类型。 约束与限制 配置项使用明文存储
三方软件版本管理策略 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三方软件冲突是最常见的问题。随着软件迭代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软件兼容性管理策略已经不适应软件的发展。 本章节分享三方软件管理的最佳实践,帮助您打造一个持续演进的应用系统。 开源软件选型 主要的开源社区,例如Spring Boot、Sp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