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项目与扩展点 本节将指导您为应用开通新的流水线项目,并为该项目配置跨服务权限。 创建Scrum项目 登录UCS控制台,在左侧导航栏选择“流水线”。 单击“开始搭建你的第一个容器舰队流水线”,跳转至CodeArts服务界面,单击“立即开通”。 图1 开通CodeArts服务 单击
云原生日志采集插件 本章节主要介绍本地集群或附着集群云原生日志采集插件相关内容,开启日志中心时会自动安装云原生日志采集插件,也可以参考本章节内容手动安装。华为云集群云原生日志采集插件相关内容请参见云原生日志采集插件。 插件简介 云原生日志采集插件(log-agent)是基于开源fluent-bit
为附着集群开启监控 本章节讲述为附着集群开启监控的操作流程。 前提条件 已将附着集群注册到UCS中,具体操作请参见附着集群概述。 准备网络环境 附着集群的数据接入方式支持公网接入和私网接入。 公网接入是通过公网Internet接入,要求集群能够访问公网,具有弹性灵活、成本低、易接入的优势
为伙伴云集群开启监控 本章节讲述为伙伴云集群开启监控的操作流程。 前提条件 已将伙伴云集群注册到UCS中。 准备网络环境 伙伴云集群的数据接入方式支持公网接入和私网接入。 公网接入是通过公网Internet接入,要求集群能够访问公网,具有弹性灵活、成本低、易接入的优势。如果对网络质量没有要求
重定向 开启重定向,可以在客户端将对目标地址的请求重定向到配置的新的目标地址。 YAML设置如下: apiVersion: networking.istio.io/v1beta1 kind: VirtualService metadata: name: ratings-route
故障注入 故障注入是一种有效的测试方法,它能够将错误引入系统,以确保系统能够承受错误的并从错误中恢复。开启故障注入,可以通过配置灵活注入延迟或特定错误,开展故障测试。 以延迟故障注入为例,YAML设置如下: route: - destination: host
对端认证 ASM服务通过端到端的PEP(Policy Enforcement Points)隧道实现服务实例之间的通信,对端认证定义了流量如何通过隧道(或者不通过隧道)传输到当前服务的实例。已经注入sidecar的服务实例之间,默认通过隧道进行通信,流量会自动进行TLS加密。对等身份认证可以控制对目标工作负载上双向认证的模式
网关证书 控制台创建网关证书 登录UCS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中的“服务网格”,进入服务网格列表页。 单击服务网格名称,进入服务网格详情页。 在左侧导航栏,单击“服务网关 > 网关证书”,进入网关证书列表页面。 单击右上角“创建网关证书”,弹出创建网关界面。 填写配置参数,单击右下角
示例:某公司权限设计及配置 假设A公司在华为云使用UCS服务管理多集群,公司中有多个职能团队,分别负责权限分配、资源管理、创建应用、流量分发、监控运维等。结合使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IAM)与Kubernetes的角色访问控制(RBAC)的权限管理,可以实现精细化授权的目标。 图1
汽车行业场景 应用场景 随着车联网等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汽车的数字化营销、智慧生产、智慧门店等新兴场景不断涌现,传统汽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产业发展趋势,但是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多种挑战。 挑战一:传统稳态业务资源利用率不高,基础资源无法有效整合。 挑战二:弹性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大量在线用户并发接入
为本地集群开启监控 本章节讲述为本地集群开启监控的操作流程。 前提条件 已将本地集群注册到UCS中,具体操作请参见本地集群概述。 准备网络环境 本地集群的数据接入方式支持公网接入和私网接入。 公网接入是通过公网Internet接入,要求集群能够访问公网,具有弹性灵活、成本低、易接入的优势
有状态负载 在运行过程中会保存数据或状态的工作负载称为“有状态工作负载(statefulset)”,创建的Pod拥有持久型标识符,Pod迁移或销毁重启后,标识符仍会保留。有状态负载不支持弹性伸缩,适用于需要使用持久化存储的场景,如ETCD等。 创建有状态负载 登录UCS控制台,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
如何确认集群连通 VPC网段之间的网络连通 登录云容器引擎控制台,选择本端集群,进入集群详情页,单击左侧导航栏“节点管理”,进入节点详情页。 单击节点名称列的节点名称链接,在弹出的页面中单击“确定”,单击右上角“远程登录”,选择其他方式中的VNC方式登录。 根据界面提示,输入账号和密码
可靠性 UCS双集群可靠性提升建议
权限 IAM用户配置UCS服务权限
联邦 使用对等连接打通CCE集群网络
容灾 使用集群联邦实现应用多活容灾 使用流量分发实现应用故障倒换
集群 创建终端节点以私网接入本地集群
流量 通过MCI实现跨集群业务流量分发
工作负载 使用工作负载Identity安全访问云服务 使用多集群负载伸缩扩缩工作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