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版本升级为专业版。
修复漏洞:当扫描到服务器存在漏洞时,您需要及时根据漏洞的危害程度结合实际业务情况处理漏洞,避免漏洞被入侵者利用入侵您的服务器。如果漏洞对您的业务可能产生危害,建议您尽快修复漏洞。
安全云脑已获得“SMN FullAccess”权限,即拥有消息通知服务的所有权限。
还可以包含其他服务的授权项,可以包含的其他服务必须跟本服务同属性,即都是项目级服务或都是全局级服务。
通过调用IAM服务获取用户Token接口获取(响应消息头中X-Subject-Token的值) 表3 请求Body参数 参数 是否必选 参数类型 描述 dataspace_id 是 String 工作空间ID pipe_name 是 String 数据管道名称 description
安全评分扣分项 安全评分扣分项及其分值情况如下所示: 表2 安全评分扣分项 分类 扣分项 单项扣分值 处理建议 最高扣分上限 安全服务启用 未开启安全相关服务 不扣分 开启安全相关服务 30 合规检查 存在未处理的致命不合规项 10 按照合规修复建议指导进行合规问题修复,修复后重新触发扫描任务
因此,建议您前往对应服务(WAF或HSS)进行查看并处理。 为什么总览页面中没有显示资产总数? 问题现象: 工作空间新增完成后,在工作空间内的“资产管理”页面中同步并已显示资产信息,但是“总览”页面中的资产总数仍然显示为0。
定时扫描 默认每周定时执行一次全量服务器漏洞扫描,为了您的业务安全考虑,建议您设置合理的定时扫描周期和扫描服务器范围,定期扫描服务器漏洞。 手动扫描 当您修复了漏洞需要查看漏洞修复情况或者您需要查看实时主机漏洞情况时,建议您手动执行漏洞扫描。
详细的退订规则请参见云服务退订规则概览。 如果您已开启“自动续费”功能,为避免继续产生费用,请在自动续费扣款日(默认为到期前7日)之前关闭自动续费。 登录安全云脑 SecMaster控制台。 单击管理控制台左上角的,选择区域和项目。
查看总览 安全云脑“总览”页面实时呈现云上整体安全评估状况,并联动其他云安全服务,集中展示云上安全,包括资产的安全评估结果、安全监控和安全趋势等信息,可以全面了解资产的安全情况。
前提条件 已完成数据接入,详细操作请参见云服务接入。 下载或导出日志 登录安全云脑 SecMaster控制台。 单击管理控制台左上角的,选择区域和项目。 在页面左上角单击,选择“安全与合规 > 安全云脑 SecMaster”,进入安全云脑管理页面。
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一:创建数据投递任务 步骤二:数据投递授权 步骤三:在数据投递的目的数据管道查看数据投递 约束与限制 跨账号投递仅支持投递到其他账号管道中,不支持投递到其他云服务。 如果新增的数据投递为跨账号投递,则需要登录目的账号进行授权操作。
图4 进入防线策略管理页面 单击需配置防线策略产品所属的防线名称,右侧滑出对应防线对应的云服务信息。 在对应云服务页签中,单击“防护策略”,进入对应云服务防护策略配置页面。 如果还未购买对应云服务,请在产品介绍描述信息中单击产品名称,进入对应云服务控制台页面后,购买对应云服务。
如果您可预估使用安全云脑服务的周期,并需要长期使用安全云脑服务,可以将按需购买的专业版安全云脑资源转为包周期计费模式,节省开支。 前提条件 已购买按需计费的安全云脑专业版服务。 约束与限制 仅安全云脑专业版支持按需转包周期。 安全云脑增值包不支持按需转包周期。
安全云脑专业版支持包周期和按需两种计费方式,如果您可预估使用安全云脑服务的周期,并需要长期使用安全云脑服务,可以将按需购买的专业版安全云脑资源转为包周期计费模式,节省开支,详细操作请参考按需转包周期。 安全云脑增值包不支持变更计费模式。 父主题: 变更计费模式
如OBS、LTS等。 投递目的信息 数据投递目的地相关信息。 监控 数据投递监控情况。可单击监控图标,查看数据消费情况。 状态 投递任务的状态。 投递中:已创建数据投递任务且已完成数据投递授权,数据投递中。 挂起 待授权:已创建数据投递任务,但是未执行数据投递授权。
当您需要授予使用子账号操作安全云脑服务时,需要使用主账号对子账号进行授权操作。 给IAM子账号授权 使用管理员账号登录安全云脑 SecMaster控制台。 在页面左上角单击,选择“管理与监管 >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进入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管理控制台。 创建用户组。
由于安全云脑功能对其他云服务资源有依赖,需要您将相关云服务的操作权限委托给安全云脑,让安全云脑以您的身份使用这些云服务,代替您进行一些任务调度、资源运维等工作。 当您首次使用安全云脑时,需要先进行委托授权操作,才能正常访问和使用安全云脑。
安全编排 分类和映射 分类和映射是指对云服务告警进行类型匹配和字段映射。
安全云脑基于云上威胁数据和华为云服务采集的威胁数据,通过大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分析并呈现威胁态势,并提供防护建议。 一方面采集全网流量数据,以及安全防护设备日志等信息,通过大数据智能AI分析采集的信息,呈现资产的安全状况,并生成相应的威胁告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