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名称

软通动力

所属行业

汽车

概述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是中国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领导企业,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技术服务领导企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信赖合作伙伴。公司在10余个重要行业服务超过1100家国内外客户,其中超过230家客户为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企业,员工近90000人,在全球40余个城市布局业务,设有近百个分支机构和超过20个全球交付中心。        

2017年,软通动力成为华为云首批“同舟共济”战略合作伙伴,2022年软通动力成为华为云首家CTSP 服务伙伴,也是首批先进云咨询与集成伙伴和盘古大模型合作伙伴,围绕客户上云、用云、管云旅程,已认证通过10个华为云一级能力标签,双方共同打造并上市4个伙伴解决方案,上架 50 余款云商店商品,服务于制造、零售、金融、医疗等行业100+客户,覆盖中国大陆、亚太、中东等区域。

业务背景

上汽通用五菱正积极推动营销数字化转型,在销量持续攀升的同时,旗下五菱、宝骏汽车及车联网等60余个采用多云架构的业务系统,在实际运营中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多业务跨团队协作与增强资源调度效率,云成本精细化运营和管理以提升资源利用率,以及安全防护以保障业务稳定运行。

业务挑战
  • 痛点 1:多云环境下多业务系统运维工作面临较高挑战

    1)多业务系统运维协同存在难度:业务体系复杂度较高,60 余个核心系统覆盖多个领域,且需多团队协同配合,进一步增加了运维工作的复杂性。

    2)故障响应偏被动,应急处理面临一定挑战:监控覆盖范围有待扩大,故障发现存在滞后性,尚未完全实现主动预防与提前处置。

  • 痛点 2:用云成本管控面临一定压力

    1)云成本管控与分析工具有待完善:资源申请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尚未通过工具实现对用云成本的主动、持续监控与分析,可能造成资源成本不合理增长。

    2)用云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完善:资源申请标准有待细化,资源成本归属尚不够清晰,给成本管控带来一定压力。

    3)技术架构设计有待优化:技术组件存在高配低用、僵尸实例等现象,剔除客户业务规模增长因素后,年度云资源费用仍以 20% 左右幅度增长,存在一定的成本优化空间。

  • 痛点 3:安全与合规管理存在需改进空间

    部分流程存在优化空间:需夯实账号及权限管理体系并持续健全灾备演练及应急响应机制,进一步提升系统管控能力。

解决方案
  • 看得清:构建多云管理的确定性、可观测的智能运维体系

    1)流程规范提效:基于软通动力深厚行业实践和轻量级ITSM系统构建20+核心运维流程(故障、OnCall、应急、变更、重大保障等),实现全场景标准化管理,终结“问题找人”的低效局面。     

    2)全链路监控预防:集成华为云AOM、SMN及Prometheus(普罗米修斯)等工具,实现核心业务100%监控,推动运维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型,提前发现并化解潜在风险。   

    3)高效应急响应:建立标准化的WarRoom协作机制,确保在面对突发故障时,能够迅速响应,最大程度减少业务损失。   

    4)价值透明可视:通过多维运维看板(任务、故障、资源等)及月度运维报告,全面呈现运维工作成效,将运维价值透明化展示,增强客户对运维工作的信任。

  • 管得精:基于FinOps管理实践,打造精细化云成本治理体系

    1)精细化成本分析:基于华为云监控服务与云成本中心工具,对云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精准分析,识别出高配低用、僵尸实例等场景,及时回收闲置资源。  

    2)统一预算和成本管理:基于预算规划和成本预测,建立跨多云的资源申请、评估、分配及回收的流程,从源头杜绝不合理的资源申请,达成云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 

    3)技术架构优化:通过开源组件替换为华为云服务、云原生改造、Serverless探索等,显著提升系统性能和对业务动态变化的灵活支撑,有效降低资源闲置率。

  • 守得严:构筑主动防御、合规达标的立体安全体系  

    1)等保三级合规加固,筑牢安全根基:依托华为云DDoS防护、WAF、HSS等安全组件,对超过100个风险点实现全面覆盖、60+系统节点进行100%安全监控,提升了系统抵御各类安全威胁,同时业务运营满足等保合规要求。 

    2) 精细化权限管控,保障操作合规:权限申请流程线上化、规范化,建立操作记录清晰可查且可追溯的审计机制。

软通动力通过将华为云卓越架构体系及优秀实践应用于运维场景,不仅提升业务可靠性与安全性,还显著提高运维效率,实现用云成本精细化管理。

依托华为云CES、AOM、DDoS、WAF等云服务产品能力,以卓越架构技术框架(Well-Architected Framework)及优秀实践为指导,融合软通行业实践,实现运维全过程看得清、管得精、守得严;秉持技术即服务理念,全力保障业务高可用性。

客户效益

1、业务可靠性实质性飞跃

60+核心业务故障主动发现率100%,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基础设施资源重大故障次数逐年下降至2025年0次,达成99.99%的业务高可用性目标。

2、云资源使用效率提升,优化用云成本结构

存量业务系统未显著增加的情况下,23年至24年整体云资源月均节约成本降幅超过20%,首年即实现云成本优化;节省的费用支撑了多云托管,还支撑了更多新业务极速上云;客户用云效率大大提升。

3、安全防护与合规全面达标

安全方案覆盖60+系统100%敏感业务场景,实现“零”安全事故,有力支撑等保合规评级达标。

case_like

成为华为云伙伴


携手共赢
成为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