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入门]openstack磁盘扩容方案内容
云数据库 RDS for SQLServer 功能

变更成功 发布区域:全部 了解更多 扩容磁盘 随着业务数据的增加,原来申请的数据库磁盘容量可能会不足。尤其当实例显示“磁盘空间满”状态,且数据库不可进行写入操作时,您需要为云数据库RDS实例进行扩容。当实例处于“磁盘空间满”状态时,需扩容磁盘空间使用率小于85%才可使实例处于可用状态,使数据库恢复正常的写入操作。

云数据库 GaussDB-功能

重置管理员密码 扩容磁盘 GaussDB实例使用一段时间后业务攀升,原购买磁盘空间大小不足以支撑储存完整业务量。内核监测到磁盘使用量超过85%会将实例设置为只读,无法再写入数据,实例进入盘满只读状态。您可以通过磁盘扩容功能扩容数据库实例的磁盘。 · 在最大值的允许范围内,扩容磁盘后磁盘使用率不能仍然高于85%

云数据库 RDS for PostgreSQL 功能

存储扩展。 了解更多 磁盘扩容 随着业务数据的增加,原来申请的数据库磁盘容量可能会不足,需要为云数据库RDS实例进行扩容。 当实例处于“磁盘空间满”状态时,需扩容磁盘空间使用率小于85%才可使实例处于可用状态,使数据库恢复正常的写入操作。建议您设置“磁盘使用率”指标的告警规则,

内容审核

智能审查涉黄、涉恐、广告等内容,提升审核效率,维护内容安全。 应用场景 内容审核 视频直播 内容审核 内容审核 不合规内容的识别和处理是UGC类网站内容审核的重点工作,基于内容检测,可以识别并预警用户上传的不合规内容,帮助客户快速定位处理,降低业务违规风险,维护网站内容安全 优势 准确率高

数据库RDS for MySQL 功能

储扩展。 发布区域:部分 了解更多 扩容磁盘 随着业务数据的增加,原来申请的数据库磁盘容量可能会不足。尤其当实例显示“磁盘空间满”状态,且数据库不可进行写入操作时,您需要为云数据库RDS实例进行扩容。当实例处于“磁盘空间满”状态时,需扩容磁盘空间使用率小于85%才可使实例处于可用状态,使数据库恢复正常的写入操作。

云数据库GeminiDB

高弹性,实现计算分钟级扩容,存储秒级扩容 Shared Nothing + Shared Storage 架构:多个无状态的计算节点共享一个有状态的分布式存储引擎 高资源利用率:集群动态负载均衡,由内部proxy集群提供数据的动态负载均衡 弹性极致扩容:一键下发任务,计算资源分钟级扩容,存储空间秒级扩容

内容审核-视频

内容审核-视频 VCM 内容审核-视频 VCM 音视频内容审核用于过滤违规内容,支持从声音、图像、文本等多维度审核视频,智能审查涉黄、涉恐、涉暴内容,提升音视频审核效率 智能审查涉黄、涉恐、涉暴内容,提升视频审核效率 视频商用服务费用低至 ¥0.048/分钟,音频审核商用服务费用低至¥0

内容审核-文本

自动识别出文本中出现的涉黄、广告、辱骂、灌水等内容 立即使用 购买套餐包 功能描述 暴恐场景检测 识别文本中的暴恐血腥、恐怖事件等内容 识别文本中的暴恐血腥、恐怖事件等内容 涉黄低俗检测 识别文本中不合规范的涉黄、低俗内容 识别文本中不合规范的涉黄、低俗内容 辱骂语句检测 识别文本中包含有辱骂内容的垃圾文本 识别文本中包含有辱骂内容的垃圾文本

云硬盘EVS - 定价

以实际使用时长为准。 变更配置 变更项 包年/包月 按需计费 容量变更 • 不支持缩容 • 支持扩容扩容需要补差价 说明:扩容后云硬盘到期时间不变 • 不支持缩容 • 支持扩容 扩容成功时间点所在的计费周期(即一小时)内,将会产生多条计费信息。 例如,在01:30:01将云硬盘

[相关产品]openstack磁盘扩容方案内容
磁盘挂载扩容

为用户解决服务器速度慢,网站打开慢,硬盘空间不足,数据库异常,流量异常,进程异常,系统挂载数据盘,服务器问题处理,服务器慢,网站卡,数据盘扩容等问题产品说明:1. 系统类故障排查 CPU/IO/内存/硬盘/带宽资源占用异常的问题排查与定位。系统问题排查与定位,包括多次异常自动重启

磁盘扩容 数据盘分区挂载

Linux、Windows系统磁盘和数据盘分区、扩容 、挂载及数据迁移。腾讯云Linux系统磁盘扩容 ,Windows磁盘扩容分区挂载,磁盘空间不足。服务场景:由于随着业务增长,造成系统盘、数据盘等存储空间不足情况二需要对磁盘进行扩容或者挂载相应的数据盘来维持业务的正常发展,我们为企业提供挂载扩容/磁盘

本地迁移上云 磁盘扩容分区挂载服务

dows 2、Linux服务详情: 1、Windows/Linux系统磁盘扩容操作,帮助云服务器磁盘空间不足的用户扩容 2、Windows/Linux系统数据盘挂载,格式化分区分配盘符,帮助购买新磁盘后将磁盘挂载到云服务器 3、本地数据迁移上云,将本地物理服务器的数据迁移到云服务

ECS服务器磁盘扩容 分区挂载 本地迁移

专业人工服务帮助企业处理磁盘空间不足的问题,Linux系统磁盘扩容 ,Windows磁盘扩容分区挂载随着业务发展和应用数据增长,云服务器存储空间不足时,通过在线扩容的方式增加系统盘和数据盘的磁盘空间。扩容后还需要进入服务器内部扩展文件系统生效,由于扩展文件系统需要专业的技术操作,

磁盘分区

帮助用户操作Linux、Windows磁盘扩容,分区挂载,数据迁移,本地磁盘数据迁移产品介绍帮助用户操作Linux、Windows磁盘扩容,分区挂载,数据迁移,本地磁盘数据迁移产品说明:1云服务器ECS先在后台做快照以避免操作失误带来的损失;2系统盘不支持扩容,数据盘可以扩容华为云ECS云服务器,

运维服务

证书配置:1次,网站HTTPS配置、证书故障排查7. 磁盘扩容磁盘扩容、初始化、挂载服务内容:1.系统补丁更新2.系统安全加固3.防火墙和安全组规则策略4.基于云监控的服务器监控和站点监控,以及监控报警5.基于云安全中心的告警信息处理(系统层面+应用层面指导处理)6.备份:备份方案制定(不含备份所产生的存储

数据迁移(含系统安装 环境配置 数据迁移)硬盘扩容

sql数据迁移、oracle数据迁移、sql server数据迁移、accase数据迁移:站点迁移包括静态页面访问测试、动态页面访问测试、频道访问测试。服务内容:迁移内容:包含迁移评估、环境配置、模块安装、组件安装、软件安装、站点迁移、程序迁移、数据迁移、站点测试。我司依托强大的技术团队,细致的服务,对

云学堂合作内容商品

面向大数据初学者,培训与认证大数据核心基础理论及基于华为云大数据服务MRS的基础应用开发能力。注意事项:       1. 完成购买后请到开发者认证课程详情页进行学习、实验、考试及领取证书,链接:https://edu.huaweicloud.com/certificationi

材料数字化内容管理平台-搜象OCR解决方案

面对企业众多的影像档案等材料资源,系统进行资源的收集、OCR文字识别以及内容的管理,形成并沉淀资源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对外提供数据服务。产品概述面对企业众多的材料资源,例如各种纸质档案、扫描件以及影像等非结构化文件资源,系统进行资源的收集、OCR文字识别以及内容的管理,形成并沉淀资源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

[相似文章]openstack磁盘扩容方案内容
GaussDB磁盘扩容_协调节点缩容_协调节点扩容_分片数量扩容

务量。内核监测到磁盘使用量超过85%会将实例设置为只读,无法再写入数据,实例进入盘满只读状态。您可以通过磁盘扩容功能扩容数据库实例的磁盘。 云数据库GaussDB调用接口扩容 GaussDB数据库支持通过接口调用CN横向扩容/DN分片扩容/磁盘扩容。 CN横向扩容 GaussDB调用接口支持CN横向扩容。

云数据库 RDS for MySQL磁盘扩容方法_华为云

MySQL实例本地SSD盘的最大扩容容量与所选4、实例规格有关,其他存储类型的磁盘最大可扩容至4000GB,扩容次数没有限制。 5、磁盘扩容期间,实例状态为“扩容中”备份业务不受影响。 6、如果是主备实例,针对主实例扩容时,会同时对其备实例进行扩容。 7、磁盘扩容的过程中,不需要重启数据库实例。

磁盘模式是什么意思_磁盘vbd和scsi磁盘模式区别_磁盘模式怎么调整

1、VBD类型:磁盘模式默认为VBD类型。VBD类型的磁盘只支持简单的SCSI读写命令。 2、SCSI类型:SCSI类型的磁盘支持SCSI指令透传,允许云服务器操作系统直接访问底层存储介质。除了简单的SCSI读写命令,SCSI类型的磁盘还可以支持更高级的SCSI命令。 磁盘模式在购买磁盘时配置,购买完成后无法修改。

GaussDB扩容_云数据库GaussDB扩容_GaussDB如何扩容-华为云

过GaussDB扩容磁盘扩容功能扩容数据库实例的磁盘。 GaussDB扩容注意事项 1、在最大值的允许范围内,扩容磁盘磁盘使用率不能仍然高于85%。 2、节点状态需要为正常,否则应先联系运维人员修复节点。 3、GaussDB扩容磁盘的大小必须是(40GB*分片数量)的整数倍。

GaussDB数据库扩容与缩容_Gaussdb扩容_华为gaussdb_gaussdb在线扩容

列的“磁盘扩容”,进入“磁盘扩容”页面。 您也可以通过单击目标实例名称,进入“基本信息”页面,在“存储/备份空间”模块的“存储空间”处,单击“磁盘扩容”,进入“磁盘扩容”页面。 步骤 3在“磁盘扩容”页面,选择空间大小,单击“下一步”。 选择空间大小时,需要考虑扩容后的磁盘使用率

TaurusDB规格变更_包周期库扩容_变更CPU_存储扩容

及目前数据已占用的容量。 −如果已使用空间超过购买的共享存储容量,TaurusDB会自动扩容,无需担心磁盘满带来的业务问题。 −自动扩容的空间会按照按需使用的收费标准收取,建议超出后使用磁盘容量变更功能扩展包周期的存储容量。 备份空间: 系统会赠送一份与包周期或按需存储容量相同大小的备份空间。

云硬盘与对象存储的区别有什么_对象存储部署方式有哪些

CSI读写命令,SCSI类型的磁盘还可以支持更高级的SCSI命令。 数据盘初始化 磁盘挂载至云服务器后,需要登录云服务器初始化磁盘,即格式化磁盘,之后磁盘才可以正常使用。 系统盘:系统盘不需要初始化,创建云服务器时会自带系统盘并且自动初始化,默认磁盘分区形式为MBR分区。 数据盘

TaurusDB包周期容量变更_包周期库扩容_变更CPU_存储扩容

务,以满足您的业务需求。 存储空间如果超过当前容量,超出的部分将按需计费,推荐扩容磁盘享受包周期优惠政策。扩容期间,服务不中断,备份业务不受影响。 TaurusDB约束条件 1.仅包年/包月实例支持磁盘容量变更,按需实例不支持此操作。 2.TaurusDB数据库实例支持无限次容量变更。

CDN内容分发_CDN内容加速_CDN加速

CDN内容分发 CDN内容分发 CDN内容分发是构建在现有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一层智能虚拟网络,通过在网络各处部署节点服务器,实现将源站内容分发至所有CDN节点,使用户可以就近获得所需的内容。 CDN内容分发是构建在现有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一层智能虚拟网络,通过在网络各处部署节点服务器,

openstack磁盘扩容方案内容

操作场景

扩容成功后,对于linux操作系统而言,需要将扩容部分的容量划分至原有分区内,或者为扩容部分的磁盘分配新的分区。

本文以“EulerOS 2.0 64位”操作系统为例,采用parted分区工具为扩容后的磁盘分配分区。

不同操作系统的操作可能不同,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和差异请参考对应操作系统的产品文档。

为扩容后的磁盘分配分区,您可以根据业务需要以及实际的磁盘情况选择以下两种扩容方式,具体如下:
  • 不中断业务,新增分区

    为扩容后的磁盘增加新的分区,不需要卸载原有分区,相比替换原有分区的方法,对业务影响较小。推荐系统盘或者需要保证业务不中断的磁盘扩容场景使用。

    如果当前磁盘使用的是MBR分区形式,则此时要求扩容后的数据盘最大容量为2 TB,并且磁盘的分区数量还未达到上限。

  • 中断业务,替换原有分区

    如果当前磁盘使用的是MBR分区形式,并且磁盘的分区数量已经达到上限,则此时需要替换原有分区,替换原有分区不会删除原有分区的数据,但是需要先卸载原有分区,会影响线上业务运行。

    如果当前磁盘使用的是MBR分区形式,并且扩容后磁盘容量已经超过2 TB,则超过2 TB的部分容量无法使用。此时若需要使用超过2 TB的部分容量,则必须将MBR分区形式换为GPT,更换磁盘分区形式时会清除磁盘的原有数据,请先对数据进行备份。

    扩容时请谨慎操作,误操作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者异常,建议扩容前对数据进行备份,可以使用 CBR 功能,请参见管理备份磁盘

前提条件

查看分区形式

分区前,需要查看当前磁盘的分区形式,当为MBR时可以选择fdisk或者parted工具,当为GPT时需要使用parted工具。

  1.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磁盘情况。

    lsblk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1120 linux]# lsblk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xvda    202:0    0   40G  0 disk └─xvda1 202:1    0   40G  0 part /xvdb    202:16   0  150G  0 disk ├─xvdb1 202:17   0  100G  0 part /mnt/sdc└─xvdb2 202:18   0   50G  0 part /mnt/optxvdc    202:32   0   40G  0 disk ├─xvdc1 202:33   0    8G  0 part └─xvdc2 202:34   0   32G  0 part 

  2. 执行以下命令,然后输入“p”,查看当前数据盘的分区形式。

    parted 磁盘

    以查看“/dev/xvdb”的分区形式为例:

    parted /dev/xvdb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1120 linux]# parted /dev/xvdbGNU Parted 3.1Using /dev/xvdbWelcome to GNU Parted! Type 'help' to view a list of commands.(parted) p                                                                Model: Xen Virtual Block Device (xvd)Disk /dev/xvdb: 161GB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Partition Table: gptDisk Flags: Number  Start   End    Size    File system  Name  Flags 1      17.4kB  107GB  107GB   ext4         opt 2      107GB   161GB  53.7GB  ext4         opt1

    “Partition Table”表示当前磁盘的分区形式,msdos表示磁盘分区形式为MBR,gpt表示磁盘分区形式为GPT。

  3. 查看完成后,输入“q”,退出parted模式。
  4. 参考2~3,查看其它磁盘的分区形式。

新增分区

本操作以该场景为例,为系统盘扩容后的空间分配一个新的分区,并挂载到“/opt”目录下,此时可以不中断业务。

  1.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磁盘的分区信息。

    lsblk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1120 linux]# lsblk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xvda    202:0    0   80G  0 disk └─xvda1 202:1    0   40G  0 part /xvdb    202:16   0  250G  0 disk ├─xvdb1 202:17   0  100G  0 part └─xvdb2 202:18   0   50G  0 part xvdc    202:32   0   40G  0 disk ├─xvdc1 202:33   0    8G  0 part └─xvdc2 202:34   0   32G  0 part  

    表示当前系统盘“dev/xvda”容量为80 GB,当前正在使用的分区“dev/xvda1”为40 GB,新扩容的40 GB还未分配分区。

  2. 执行以下命令,进入parted分区工具,开始对系统盘的新扩容空间分配分区。

    parted 系统盘

    以“/dev/xvda”为例:

    parted /dev/xvda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1120 linux]# parted /dev/xvdaGNU Parted 3.1Using /dev/xvdaWelcome to GNU Parted! Type 'help' to view a list of commands.

  3. 输入“unit s”,按“Enter”,设置磁盘的计量单位为磁柱。
  4. 输入“p”,按“Enter”,查看当前磁盘分区形式。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parted) unit s                                                   (parted) p                                                        Model: Xen Virtual Block Device (xvd)Disk /dev/xvda: 167772160s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Partition Table: msdosDisk Flags: Number  Start  End        Size       Type     File system  Flags 1      2048s  83886079s  83884032s  primary  ext4

  5. 新增分区,输入“mkpart”,按“Enter”。
  6. 以新增一个主分区为例,输入“p”,按“Enter”。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parted) mkpartPartition type?  primary/extended? pFile system type?  [ext2]? ext4                                   Start? 83886080End? 1677722159         

  7. 设置文件系统格式以及新增分区的容量大小。

    磁柱“83886080”表示新增分区“dev/xvda2”磁柱初始值,“167772159”表示截止磁柱值,此处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自行规划磁盘分区数量及容量。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parted) mkpartPartition type?  primary/extended? pFile system type?  [ext2]? ext4                                   Start? 83886080End? 1677722159         

    此处为新建分区设置文件系统格式的操作可能无效,请在分区创建完成后参考10重新设置文件系统格式。

    获取最大截止磁柱值的方法如下:

    • 通过fdisk -l命令查询磁盘的最大截止磁柱值。
    • 可以输入-1s,即默认为磁盘的最大截止磁柱值。

  8. 输入“p”,按“Enter”,查看新建分区。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parted) p                                                        Model: Xen Virtual Block Device (xvd)Disk /dev/xvda: 167772160s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Partition Table: msdosDisk Flags: Number  Start      End         Size       Type     File system  Flags 1      2048s      83886079s   83884032s  primary  ext4 2      83886080s  167772159s  83886080s  primary

    新增分区“dev/xvda2”创建完成。

  9. 输入“q”,按“Enter”,退出parted分区工具。
  10. 执行以下命令,设置新建分区文件系统格式。

    以“ext4” 文件格式为例:

    mkfs -t ext4 /dev/xvda2

    设置xfs文件系统的操作与ext3或ext4一样,命令为:mkfs -t xfs /dev/xvda2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1120 linux]# mkfs -t ext4 /dev/xvda2mke2fs 1.42.9 (28-Dec-2013)Filesystem label=OS type: LinuxBlock size=4096 (log=2)Fragment size=4096 (log=2)Stride=0 blocks, Stripe width=0 blocks2621440 inodes, 10485760 blocks524288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First data block=0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2157969408320 block groups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8192 inodes per group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1605632, 2654208, ?4096000, 7962624Allocating group tables: done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Creating journal (32768 blocks): done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格式化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请观察系统运行状态,若回显中进程提示为done,则表示格式化完成。

  11. 执行以下命令,将新建分区挂载到需要增加空间的目录下,以“/opt”为例。

    mount /dev/xvda6 /opt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1120 linux]# mount /dev/xvda2 /opt[root@ecs-1120 linux]# 

    新增加的分区挂载到不为空的目录时,该目录下原本的子目录和文件会被隐藏,所以,新增的分区最好挂载到空目录或者新建目录。如确实要挂载到不为空的目录,可将该目录下的子目录和文件临时移动到其他目录下,新分区挂载成功后,再将子目录和文件移动回来。

  12.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挂载结果。

    df -TH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1120 linux]# df -TH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dev/xvda1     ext4       43G  8.3G   33G  21% /devtmpfs       devtmpfs  885M     0  885M   0% /devtmpfs          tmpfs     894M     0  894M   0% /dev/shmtmpfs          tmpfs     894M   18M  877M   2% /runtmpfs          tmpfs     894M     0  894M   0% /sys/fs/cgrouptmpfs          tmpfs     179M     0  179M   0% /run/user/2000tmpfs          tmpfs     179M     0  179M   0% /run/user/0tmpfs          tmpfs     179M     0  179M   0% /run/user/1001/dev/xvda2     ext4       43G   51M   40G   1% /opt

替换原有分区

本操作以该场景为例,云服务器上已挂载两块磁盘,磁盘“/dev/xvdc”有1个分区,其中分区“/dev/xvdc1”已挂载至“/mnt/sdc”目录下,现在需要替换原有分区“/dev/xvdc1”,由于只有一个分区,因此该分区也算作末尾分区。将新增容量加到该分区内,此时需要中断业务。

扩容后的新增空间是添加在磁盘末尾的,对具有多个分区的磁盘扩容时,只支持替换排在末尾的分区。

  1.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磁盘的分区信息。

    lsblk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1120 sdc]# lsblk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xvda    202:0    0   80G  0 disk ├─xvda1 202:1    0   40G  0 part /└─xvda2 202:2    0   40G  0 part /optxvdb    202:16   0  350G  0 disk ├─xvdb1 202:17   0  100G  0 part └─xvdb2 202:18   0  200G  0 partxvdc    202:32   0   60G  0 disk └─xvdc1 202:33   0    10G  0 part /mnt/sdc

    表示当前数据盘“/dev/xvdc”总容量为60 GB,已分配分区的容量为10 GB,其中末尾分区为“/dev/xvdc1”,为已挂载至“/mnt/sdc”目录下。

    查看回显中磁盘“/dev/xvdc”的容量,扩容的容量是否已经包含在容量总和中。
    • 若扩容的容量未在磁盘容量总和中,请参考Linux S CS I数据盘扩容后处理(fdisk)章节刷新系统内容量。
    • 若扩容的容量已在磁盘容量总和中,请执行2

  2. 执行以下命令,卸载磁盘分区。

    umount /mnt/sdc

  3.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dev/xvdc”分区的卸载结果。

    lsblk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1120 linux]# umount /mnt/sdc[root@ecs-1120 linux]# lsblk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xvda    202:0    0   80G  0 disk ├─xvda1 202:1    0   40G  0 part /└─xvda2 202:2    0   40G  0 part /optxvdb    202:16   0  350G  0 disk ├─xvdb1 202:17   0  100G  0 part └─xvdb2 202:18   0  200G  0 partxvdc    202:32   0   60G  0 disk └─xvdc1 202:33   0    10G  0 part

  4. 执行以下命令,进入parted分区工具,开始对数据盘的新扩容空间分配分区。

    parted 数据盘

    以“/dev/xvdc”为例:

    parted /dev/xvdc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1120 linux]# parted /dev/xvdcGNU Parted 3.1Using /dev/xvdcWelcome to GNU Parted! Type 'help' to view a list of commands.

  5. 输入“unit s”,按“Enter”,设置磁盘的计量单位为磁柱。
  6. 以新增一个主分区为例,输入“p”,按“Enter”。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parted) mkpartPartition type?  primary/extended? pFile system type?  [ext2]? ext4                                   Start? 83886080End? 1677722159         

  7. 删除待替换的末尾分区“/dev/xvdc1”,分区编号为“1”,输入“rm 1”,按“Enter”。
  8. 输入“p”,按“Enter”,查看当前“/dev/xvdc1”分区是否删除成功。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parted) rm 1(parted) p                                                                Model: Xen Virtual Block Device (xvd)Disk /dev/xvdc: 125829120s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Partition Table: gptDisk Flags: Number  Start  End         Size        File system  Name  Flags

  9. 重新进行分区,输入“mkpart opt 2048s 125829119”,按“Enter”。

    2048”为6中记录的初始磁柱值,“125829119”表示截止磁柱值,应该大于等于6中记录的截止磁柱值。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parted) mkpart opt 2048s 125829119sWarning: You requested a partition from 2048s to 125829199s (sectors 2048..125829199).The closest location we can manage is 2048s to 125829036s (sectors 2048..125829036).Is this still acceptable to you?Yes/No? Yes

    根据系统提示输入“Yes”,设置截止磁柱值。

    若出现以下性能优化提示,请输入“Ignore”,忽视即可。如果已经是最佳性能,则不会出现该提示,本操作中性能最佳的初始磁柱值即为2048s,因此系统没有该提示。
    Warning: The resulting partition is not properly aligned for best performance.Ignore/Cancel? Ignore  
    以下操作会导致数据丢失:
    • 选择的初始磁柱值与原分区的不一致。
    • 选择的截止磁柱值小于原分区的值。

  10. 输入“p”,按“Enter”,查看当前“/dev/xvdc1”分区是否替换成功。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parted) p                                                                Model: Xen Virtual Block Device (xvd)Disk /dev/xvdb: 125829120s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Partition Table: gptDisk Flags: Number  Start       End         Size        File system  Name  Flags 1      2048s       125829086s  125827039s  ext4         opt

    表示“/dev/xvdc1”分区替换成功。

  11. 输入“q”,按“Enter”,退出parted分区工具。
  12. 根据磁盘的文件系统,分别执行以下操作。

    • 若磁盘文件系统为ext3或ext4,请执行以下步骤。
      1. 执行以下命令,检查“/dev/xvdc1”文件系统的正确性。

        e2fsck -f /dev/xvdc1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1120 linux]# e2fsck -f /dev/xvdc1e2fsck 1.42.9 (28-Dec-2013)Pass 1: Checking inodes, blocks, and sizesPass 2: Checking directory structurePass 3: Checking directory connectivityPass 4: Checking reference countsPass 5: Checking group summary information/dev/xvdc1: 11/655360 files (0.0% non-contiguous), 83137/2620928 blocks
      2. 执行以下命令,扩展“/dev/xvdc1”文件系统的大小。

        resize2fs /dev/xvdc1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1120 linux]# resize2fs /dev/xvdc1resize2fs 1.42.9 (28-Dec-2013)Resizing the filesystem on /dev/xvdc1 to 15728379 (4k) blocks.The filesystem on /dev/xvdc1 is now 15728379 blocks long.
      3.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替换分区后数据盘的情况。

        lsblk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1120 linux]# lsblk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xvda    202:0    0   80G  0 disk ├─xvda1 202:1    0   40G  0 part /└─xvda2 202:2    0   40G  0 part /optxvdb    202:16   0  350G  0 disk ├─xvdb1 202:17   0  100G  0 part └─xvdb2 202:18   0  200G  0 partxvdc    202:32   0   60G  0 disk └─xvdc1 202:33   0    60G  0 part

        表示当前“/dev/xvdc”总容量为60 GB,新增的50GB已经划分在“/dev/xvdc1”分区内。

      4. 执行以下命令,将新建分区挂载到“/mnt/sdc”目录下。

        mount /dev/xvdc1 /mnt/sdc

    • 若磁盘文件系统为xfs,请执行以下步骤。
      1. 执行以下命令,将新建分区挂载到“/mnt/sdc”目录下。

        mount /dev/xvdc1 /mnt/sdc

      2. 执行以下命令,扩展“/dev/xvdc1”文件系统的大小。

        sudo xfs_growfs /dev/xvdc1

      3.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替换分区后数据盘的情况。

        lsblk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1120 linux]# lsblk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xvda    202:0    0   80G  0 disk ├─xvda1 202:1    0   40G  0 part /└─xvda2 202:2    0   40G  0 part /optxvdb    202:16   0  350G  0 disk ├─xvdb1 202:17   0  100G  0 part └─xvdb2 202:18   0  200G  0 partxvdc    202:32   0   60G  0 disk └─xvdc1 202:33   0    60G  0 part

        表示当前“/dev/xvdc”总容量为60 GB,新增的50GB已经划分在“/dev/xvdc1”分区内。

  13. 行以下命令,查看“/dev/xvdc1”分区挂载结果。

    df -TH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1120 linux]# mount /dev/xvdc1 /mnt/sdc[root@ecs-1120 linux]# df -TH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dev/xvda1     ext4       43G  8.3G   33G  21% /devtmpfs       devtmpfs  885M     0  885M   0% /devtmpfs          tmpfs     894M     0  894M   0% /dev/shmtmpfs          tmpfs     894M   18M  877M   2% /runtmpfs          tmpfs     894M     0  894M   0% /sys/fs/cgrouptmpfs          tmpfs     179M     0  179M   0% /run/user/2000tmpfs          tmpfs     179M     0  179M   0% /run/user/0tmpfs          tmpfs     179M     0  179M   0% /run/user/1001/dev/xvda2     ext4       43G   51M   40G   1% /opt/dev/xvdc1     ext4       64G   55M   60G   1% /mnt/sdc

    表示“/dev/xvdc1”已挂载至“/mnt/sdc”目录下。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磁盘

如果您需要在云服务器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磁盘,不能采用在 /etc/fstab直接指定 /dev/xvdb1的方法,因为云中设备的顺序编码在关闭或者开启云服务器过程中可能发生改变,例如/dev/xvdb1可能会变成/dev/xvdb2。推荐使用UUID来配置自动挂载数据盘。

磁盘的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是Linux系统为磁盘分区提供的唯一的标识字符串。

  1.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磁盘分区的UUID。

    blkid 磁盘分区

    以查询磁盘分区“/dev/xvdb1”的UUID为例:

    blkid /dev/xvdb1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b656 test]# blkid /dev/xvdb1/dev/xvdb1: UUID="1851e23f-1c57-40ab-86bb-5fc5fc606ffa" TYPE="ext4"

    表示“/dev/xvdb1”的UUID。

  2. 执行以下命令,使用VI编辑器打开“fstab”文件。

    vi /etc/fstab

  3. 按“i”,进入编辑模式。
  4. 将光标移至文件末尾,按“Enter”,添加如下内容。

    UUID=1851e23f-1c57-40ab-86bb-5fc5fc606ffa /mnt/sdc      ext3 defaults     0   2
    UUID=1851e23f-1c57-40ab-86bb-5fc5fc606ffa /mnt/sdc      ext4 defaults     0   2
    以内容上仅为示例,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参数说明如下:
    • 第一列为UUID,此处填写1中查询到的磁盘分区的UUID。
    • 第二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目录,可以通过df -TH命令查询。
    • 第三列为磁盘分区的文件系统格式, 可以通过df -TH命令查询。
    • 第四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选项,此处通常设置为defaults即可。
    • 第五列为Linux dump备份选项。
      • 0表示不使用Linux dump备份。现在通常不使用dump备份,此处设置为0即可。
      • 1表示使用Linux dump备份。
    • 第六列为fsck选项,即开机时是否使用fsck检查磁盘。
      • 0表示不检验。
      • 挂载点为(/)根目录的分区,此处必须填写1。

        根分区设置为1,其他分区只能从2开始,系统会按照数字从小到大依次检查下去。

  5. 按“ESC”后,输入“:wq”,按“Enter”。

    保存设置并退出编辑器。

openstack磁盘扩容方案内容常见问题

更多常见问题 >>
  • 数据库扩容方案的主要分为垂直扩容;水平扩容;停机扩容;平滑扩容。

  • GaussDB数据库支持哪些扩容操作?是否支持节点缩容?云数据库GaussDB是华为自主创新研发的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具备企业级复杂事务混合负载能力,同时支持分布式事务,同城跨AZ部署,数据0丢失,支持1000+节点的扩展能力,PB级海量存储。

  • 对于磁盘增强型弹性云服务器,可使用本地盘和云硬盘两类磁盘存储数据。本地盘常用于存放用户的业务数据,磁盘吞吐量更高。 由于磁盘增强型弹性云服务器不支持规格变更,因此,当本地盘容量不足时,需要通过创建更大规格磁盘增强型弹性云服务器的方式进行扩容处理,原磁盘增强型弹性云服务器中保存的数据可以通过云硬盘进行迁移。

  • 云数据库 RDS for MySQL拥有即开即用、稳定可靠、安全运行、弹性伸缩、轻松管理、经济实用等特点,让您更加专注业务发展。本文介绍如何给云数据库RDS for MySQL进行磁盘扩容。

  • 根据是否支持高级的SCSI命令来划分磁盘模式,分为VBD(虚拟块存储设备 , Virtual Block Device)类型和SCSI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类型。本文主要介绍VBD磁盘模式和SCSI磁盘模式、磁盘的常见使用场景和建议,以及是否可以变更磁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