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即服务
科技的十字路口,工业走向何方?

回望漫长璀璨的历史银河,会发现人类文明是以许多闪亮的时代标志为节点,进而被铭记、被理解。

大不列颠上空的一缕蒸汽,将机器与工厂写进人类历史,世界的运转逻辑从此改变。

电器与内燃机的轰鸣声中,崭新的社会组织——企业,登上历史舞台。

计算机与空间技术定义了20世纪,社会经济与人们的生活结构进入新的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则见证着智能化席卷一切的强劲浪潮。

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作为社会活动基本经济单位的企业,便一直与时代的脉搏共振。电器、计算机、移动互联网等多种工业时期的代表性符号,陆续深入企业的各个环节,推动其发展。

而今的“工业4.0”,则向企业提出了新的考题,如何深耕智能技术,搭上数字化的快车,成为了它们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

昨日与今时

一个热知识,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工业门类的国家。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统计局曾制定过一个《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行业分类》,把国民经济分为大、中、小类,这些类别里也包含了工业门类。

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这意味着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中国全部覆盖。

在庞杂的工业类目之下,是大大小小的企业构成了支撑这一巨大体系的毛细血管。

回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程,不懈求索与矢志不移的脚印,依然清晰可见。

1979年,我国第一家民营企业在上海成立,照亮创业浪潮蓄势待发的前夕。

1983年,第一辆国产桑塔纳诞生。

1984年,中国现代企业元年,许多知名公司的前身,在这一年拥有了自己的雏形,“十亿人民九亿商”的大幕自此正式拉开。

新千年来临,“中国制造”席卷全球,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表示“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560家利润增长10倍以上的公司,中国占了225个,居世界之首。

……

一道筚路蓝缕的轨迹,勾勒出中国企业稳扎稳打的奋斗历程,骁勇攀登至高处,风景这边独好。

如今,世殊事异,财经作家吴晓波形容中国企业正处于改革的“不惑之年”。

解决了生产力问题,创造了就业与财富,在全球市场拥有姓名之后,中国企业正面临新的历史条件,具体地说,是新的技术条件。

随着技术革命步伐的加快,人工智能、云技术、大数据已经成为当前的时代强音。它们不断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肌理,不仅掀起一场技术上的风暴,更深刻改写着商业社会的运转逻辑。

对于企业来说,接受这样技术上的升级,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一朵云的力量

疫情之后广泛应用的线上会议软件,手机上即可操作的大型游戏,大行其道的直播潮流,日渐常见的智能家居……

在生活的各个细节里,云技术正变得无处不在。

普通人对云技术简单而直接的理解,大概在于所需硬件的减少,以及触达的快速与便捷。而如果将这些优势翻译到企业的语境里,大概会是:开箱即用、按需取用、资源弹性。

算力是云技术的重要一环,但如何让算力与相应的业务应用实现最佳匹配,更考验功力。

广汽本田引入了分布式云原生理念,先后将车联网、新能源车监控、门店服务、售后管理、会员系统等数十个业务系统完成容器化改造,大幅提升计算资源利用率。并通过华为云云原生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更好应对新业务、新需求的不断涌现,让业务部署与运行有了更多的选择。

同时,从代码托管到业务上线整个管理流程标准化之后,大幅提升了变更效率,缩短了变更时间窗,实现季度无中断变更1600余次,大幅提升了业务的敏捷性。技术赋能企业,已不是这个时代的新鲜话题,而在此之中,华为云的思路更加清晰。

资源管理向来是企业心病,冗杂繁琐的资源,再加诸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壁垒,使得资源管理成为对企业考验性极强的一门功课。

在华为云Techwave全球技术峰会现场,华为云提出包含泛在、计算、调度、网络等在内的云原生2.0十大新范式,希望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最优解,全面释放云原生技术红利。

简单来说,就是不仅把云看作一种技术思路,而是将其当成底层逻辑,在基础设施、架构设计、开发运维、治理运营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全流程地“云化”。

而作为服务供给者,让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更简单的方式达到这种高效协同,恰是华为云深耕数字化多年的目标之一。 

未来,就在眼前

国家管网,便是这种服务的亲历者。

国家管网联合华为云,确立了全面云化和服务化的数字化发展目标。

随之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

过去,管道与站场之间存在厚重的数据壁垒,要想将两者跑通,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9万公里的管道,1000多座站场,3万多名员工,要实现三者的高效协同,绝非易事。

携手华为云进行数字化转型后,管道、站场、员工顺利实现了连接。管道和站场之间的孤岛被打通,孤立的数据连接成网,形成“无人操作、无人值守、无人看护、有人管理”的运行模式,“全国一张网”的运营方式成为现实。

基于华为云工业物联平台,陕煤集团旗下的红柳林煤矿完成200种采矿设备建模、35类OT系统接入、400个矿区业务模型构建,从“人-风-水-电-煤”五个维度进行全矿区的数字化重构,实现业务跨系统协同联动、线下作业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智能化采煤率高达97.7%。

毋庸置疑,人类社会的未来将在云上。它不只是技术,更是思路,不只是方法论,更是认识论。“数字化成功的关键是用云原生的思维践行云原生”,这是华为云坚守的核心。

而对企业来说,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意味着自上而下每一层级与步骤,都经历数字化的改造优化,实现高效、协同、灵活、全面的企业效能。

深耕数字化,一切皆服务。伟大的企业会勇敢踏上时代浪潮,不惧变局与荆棘。而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路途中,华为云将常伴企业左右,共同开启未来之门。

  • 本期杂志

  • 杂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