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已登录华为云国际站账号,为了您更好的体验,建议您访问国际站服务网站 https://www.huaweicloud.com/intl/zh-cn
不再显示此消息
负载均衡器配置:后端服务器(组)配置 会话保持模式 监听器的会话保持类型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k8s annotation: kubernetes.io/elb.session-affinity-mode HTTP_COOKIE、APP_COOKIE
合理配置CoreDNS CoreDNS在插件界面仅支持按预设规格配置,通常情况下,这满足绝大多数使用场景。但在一些少数对CoreDNS资源用量有要求的场景下,不能根据需要灵活配置。 CoreDNS官方文档:https://coredns.io/plugins/ 合理配置CoreDNS规格
负载均衡器配置:后端云服务器组 后端云服务器组的负载均衡算法 服务对接的后端实例会在一个后端云服务器组中,此参数支持配置后端云服务器组的负载均衡算法。 参数名 取值范围 默认值 是否允许修改 作用范围 k8s annotation: kubernetes.io/elb.lb-algorithm
为负载均衡类型的Service配置服务器名称指示(SNI) SNI证书是一种扩展服务器证书,允许同一个IP地址和端口号下对外提供多个访问域名,可以根据客户端请求的不同域名来使用不同的安全证书,确保HTTPS通信的安全性。 在配置SNI时,用户需要添加绑定域名的证书,客户端会在发起
集群网络地址段规划实践 在CCE中创建集群时,您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规划VPC的数量、子网的数量、容器网段划分和服务网段连通方式。 本文将介绍VPC环境下CCE集群里各种地址的作用,以及地址段该如何规划。 约束与限制 通过搭建VPN方式访问CCE集群,需要注意VPN网络和集群所在的VPC网段、容器使用网段不能冲突。
创建有状态负载(StatefulSet) 有状态负载(StatefulSet)是指那些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保存数据或状态的应用,例如数据库、缓存服务、消息队列等。与无状态工作负载不同,有状态负载存在以下特点: 固定标识符:有状态工作负载中的每个Pod都有一个固定的标识符,这个标识符与
云服务器无法纳管至节点池时如何修改云服务器配置 云服务器纳管至节点池时,由于以下原因导致无法纳管,您可通过修改配置进行纳管。 无法纳管原因 解决方案 操作指导 规格不一致 将云服务器规格修改成节点池中包含的规格。 修改云服务器的规格 虚拟私有云和子网不一致 将云服务器所在的虚拟私
为ELB Ingress配置服务器名称指示(SNI) SNI证书是一种扩展服务器证书,允许同一个IP地址和端口号下对外提供多个访问域名,可以根据客户端请求的不同域名来使用不同的安全证书,确保HTTPS通信的安全性。 在配置SNI时,用户需要添加绑定域名的证书,客户端会在发起SSL
同步云服务器 操作场景 集群中的每一个节点对应一台云服务器,集群节点创建成功后,您仍可以根据需求,修改云服务器的名称或变更规格。由于规格变更对业务有影响,建议一台成功完成后再对下一台进行规格变更。 CCE节点的部分信息是独立于弹性云服务器ECS维护的,当您在ECS控制台修改云服务
云服务器事件处理建议 云服务器事件概述 在云容器引擎CCE中,您可以采用弹性云服务器ECS实例作为Node节点来构建高可用的Kubernetes集群。在日常运维中,华为云会对ECS实例所在底层宿主机的软硬件故障进行预测和主动规避。 当宿主机上的故障风险无法规避时,为避免因ECS实
容器 介绍视频 容器与Docker 容器技术起源于Linux,是一种内核虚拟化技术,提供轻量级的虚拟化,以便隔离进程和资源。尽管容器技术已经出现很久,却是随着Docker的出现而变得广为人知。Docker是第一个使容器能在不同机器之间移植的系统。它不仅简化了打包应用的流程,也简化
安全运行时与普通运行时 相比于普通运行时,安全运行时可以让您的每个容器(准确地说是Pod)都运行在一个单独的微型虚拟机中,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内核,以及虚拟化层的安全隔离。通过使用安全运行时,不同容器之间的内核、计算资源、网络都是隔离开的,保护了Pod的资源和数据不被其他Pod抢占和窃取。
节点访问(NodePort) 节点访问(NodePort)是Kubernetes中一种基础的服务类型,它在集群内访问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节点端口映射功能,即在每个节点的IP上开放一个静态端口,通过静态端口对外暴露服务。创建NodePort服务时,Kubernetes同样会自动创建一
集群内部无法使用ELB地址访问负载 问题现象 在集群内部(节点上或容器中),使用ELB地址无法访问。 问题原因 当Service设置了服务亲和为节点级别,即externalTrafficPolicy取值为Local时,在使用中可能会碰到从集群内部(节点上或容器中)访问不通的情况,回显类似如下内容:
口相同,会导致访问概率性失败或超时。详细说明请参见为什么同一客户端同时访问不同ELB实例、IP或端口会概率性超时?。如果将ELB的后端服务器配置为IP类型,则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图1 IP类型后端应用场景 前提条件 已创建Kubernetes集群,且集群版本满足以下要求: v1
容器隧道网络模型说明 容器隧道网络模型 容器隧道网络是在主机网络平面的基础上,通过隧道封装技术来构建一个独立的容器网络平面。CCE集群容器隧道网络使用了VXLAN作为隧道封装协议,并使用了Open vSwitch作为后端虚拟交换机。VXLAN是一种将以太网报文封装成UDP报文进行隧道传输的协议,而Open
通过控制台创建ELB Ingress Ingress是Kubernetes中的一种资源对象,用来管理集群外部访问集群内部服务的方式。您可以通过Ingress资源来配置不同的转发规则,从而根据转发规则访问集群内Pod。本文以Nginx工作负载为例,为您介绍如何使用控制台创建ELB Ingress。
通过配置容器内核参数增大监听队列长度 使用场景 net.core.somaxconn默认监听队列(backlog)长度为128,当服务繁忙时,如果连接请求超过了监听队列的长度,新的连接请求将会被拒绝。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您可以通过配置内核参数net.core.somaxconn来增大监听队列的长度。
通过kubectl对接多个集群 应用现状 kubectl命令行工具使用kubeconfig配置文件来查找选择集群所需的认证信息,并与集群的API服务器进行通信。默认情况下,kubectl会使用“$HOME/.kube/config”文件作为访问集群的凭证。 在CCE集群的日常使用
服务发布到ELB,ELB的后端为何会被自动删除? 问题描述: 服务发布到ELB,工作负载已正常,但服务的pod端口未及时发布出来,ELB里的后端会被自动删除。 问题解答: 创建ELB时候,如果ELB健康检查失败,后端服务器组会删除,而且后续服务正常以后也不会添加。如果是更新已有的SVC时则不会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