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内容精选

  • API失败率趋势图 API失败率趋势图展示调用次数、慢请求占比以及API失败率的趋势图。鼠标停留在某个时间节点处,可以展示调用次数、慢请求占比以及API失败率。 图2 API失败率趋势图 表2 设备总览趋势图相关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调用次数 调用API次数。 慢请求占比 调用API慢请求占比=调用API慢请求次数/调用API总次数。 API失败率 调用API失败率=网络API失败次数/网络调用API总次数。
  • 网络请求列表 网络请求列表展示某个应用网络请求的相关信息,指标包括:API、请求方式、请求总数、请求耗时、慢请求次数、慢请求占比、错误次数、错误率以及操作。 图4 网络请求列表 表4 网络请求列表相关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API API信息。 请求方式 API请求方式。 请求总数 API请求总次数。 请求耗时 API请求耗时。 慢请求次数 API慢请求次数。 慢请求占比 调用API慢请求占比=调用API慢请求次数/调用API总次数。 错误次数 调用API错误次数。 错误率 调用API错误率=调用API错误次数/调用API总次数。 单击“API”列的某一行对应的“操作”列的“分析”按钮,展示某条网络请求的详细信息。包括:API失败率趋势图、调用平均耗时趋势图、网络请求列表以及请求状态码分布。 图5 网络请求详细信息 某条网络请求没有正确的Trace ID,因此找不到对应的调用链。此时,网络请求对应的“操作”列的“分析”按钮置灰。 单击“设备型号/ID”列的某一行对应的“操作”列的“查看详情”。展示该跳转至Trace ID对应的调用链详情页,调用链相关内容,请参见查看调用链详情。
  • 华为如何收集和使用你的个人信息 华为仅会根据本声明以下所述目的和方式收集和使用您的个人信息,如果华为要将收集的您的个人信息用于本声明未载明的其他目的,华为会以合理的方式自行或通过开发者明确向您告知,并再次获取您的同意或取得其他合法性基础。如果SDK存在扩展功能或收集和使用了可选个人信息,华为会在下文特别说明。 华为云应用性能分析服务数据采集SDK: 用户在其APP中可以调用SDK将其APP日志上报到华为云应用性能分析服务,该SDK可以收集设备型号、设备名称、设备磁盘信息、设备内存信息、设备品牌、设备CPU信息、操作系统名称、操作系统版本、APP版本、APP名称、APP进程信息、APP线程信息、Wi-Fi状态信息,目的是为了便于用户将APP性能相关信息上报到华为云应用性能分析服务。
  • 管理您的个人信息 华为非常尊重您对个人信息的关注,华为将遵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协调、支持并保障您行使访问、复制、更正、删除等个人信息主体权利。 由于您是通过开发者应用使用【华为云应用性能分析服务数据采集SDK】和服务,如果您希望访问、复制或更正与【华为云应用性能分析服务数据采集SDK】和服务相关的个人信息,您应通过开发者应用提供的路径实现您的个人信息主体权利。 为保障您访问、复制、更正和删除个人信息的权利实现,华为在与开发者的协议中,明确要求开发者承诺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向您提供便捷的权利实现方式。【同时,华为的开放能力也向开发者提供了相关的接口,支持开发者通过接口调用方式来执行您关于个人信息的访问、复制、更正和删除的权利请求。】您也可以通过本声明“如何联系华为”章节中所述联系方式与华为取得联系,华为将尽力协调、支持并保障您的上述权利实现。 当您直接向华为提出个人信息主体权利时,为了保障您的数据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华为可能会对您的身份进行验证并要求您提供验证身份所必要的个人信息,同时华为也可能会向开发者提供收集的身份验证信息以核实您的身份。在验证确认您的身份后,华为会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响应您的相关请求。 如您对您的数据主体权利有进一步要求或存在任何疑问、意见或建议,可通过本声明中“如何联系华为”章节中所述方式与华为取得联系,并行使您的相关权利。
  • 设备权限调用 当您使用相应功能及服务时,华为会通过开发者应用向系统申请您设备的相应权限。您可以在设备的设置功能或“隐私设置”中查看权限状态,并可自行选择开启或关闭部分或全部权限。 开发者在集成、使用相应开放能力时,将自行决定权限的调用范围,因此开发者应对权限的调用及用途向您进行说明。您根据开发者应用的请求开启任一权限即代表授权华为可以处理相关个人信息来为您提供对应服务;一旦您关闭任一权限即代表您取消了授权,华为将不再基于对应权限继续处理相关个人信息,可能无法继续为您提供该权限所对应的服务。请注意,您关闭权限的决定不会影响此前基于您授权所进行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效力。 权限 权限描述 使用目的 获取网络状态权限 获取网络状态。 用于检测当前的网络连接是否有效。 获取Wi-Fi状态权限 获取Wi-Fi状态。 用于获取当前Wi-Fi接入的状态。
  • 如何联系华为 华为设立了个人信息保护专职部门,您可以通过访问个人行使权利的申请受理页面与其取得联系,华为会尽快回复。 公司注册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黔中大道交兴功路华为云数据中心。 如果您对华为的回复不满意,特别是当华为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损害了您的合法权益时,您还可以通过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向行业自律协会或政府相关管理机构投诉等外部途径进行解决。您也可以向华为了解可能适用的相关投诉途径的信息。 华为将始终遵照华为的隐私政策来收集和使用您的信息。有关华为的隐私政策,可参阅华为云隐私政策声明。
  •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华为非常重视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保护,华为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对未成年人提供服务并对未成年人提供保护。如果您是未成年人,需要您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您使用开发者应用并同意相关应用的服务条款。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也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保护未成年人,包括监督其对开发者应用的使用。 特别地,如果您是儿童(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您使用开发者应用和华为的服务前,请务必通知您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一起仔细阅读开发者应用隐私声明、本声明,并在您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或指导后,使用开发者应用和华为的服务或向华为提供信息。如果您是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请确保您监护的儿童在您的同意或指导下使用开发者应用和华为的服务以及向华为提供信息。
  • 智能采样算法 APM系统会采用智能采样算法,决定是否对请求进行调用链跟踪。 如果决定要跟踪,那么就会生成一个TraceID,拦截A下面的一些重要方法(一般具有树结构父子关系)的详细信息(称为event),同时APM会将TraceID透传到B,B也会拦截下面的重要方法,同时透传TraceID到C,C也跟B和A类似。每个节点分别上报event信息,通过TraceID形成关联,这样通过TraceID就可以查看整个请求的调用详情。 如果决定不跟踪,那么就不会生成TraceID,B服务由于没有收到TraceID,自身也会产生跟A服务一样的算法,决定是否要进行调用链跟踪。 数据上报后,APM系统除了会存储所有event详情,同时会将每个服务的根event(称为span)信息额外存储起来,用于后续调用链搜索。用户一般是先搜索到span信息,然后根据span信息上附带的TraceID获取到总体调用链详情。 调用链采样策略系统默认是智能采样,url分为错误url、慢url(默认800ms、用户自定义配置)、正常url三种url,每种url调用链数据的采样率单独计算。APM的统计数据是一分钟采集上报一次,第一个采集周期所有url调用链数据都按正常url采样。第二个采集周期时,根据上一个采集周期的统计数据,将url分类为错误url、慢url、正常url三种url。 错误url的采样率:cpu小于30%每分钟采集100条,cpu大于或等于30%小于60%每分钟采集50条,cpu大于或等于60%每分钟采集10条,每条url至少采集2条。 慢url的采样率:cpu小于30%每分钟采集100条,cpu大于或等于30%小于60%每分钟采集50条,cpu大于或等于60%每分钟采集10条,每条url至少采集2条。 正常url的采样率:cpu小于30%每分钟采集20条,cpu大于或等于30%小于60%每分钟采集10条,cpu大于或等于60%每分钟采集5条,每条url至少采集1条。 上述调用链算法优点是,一旦决定产生调用链信息,那么链路是完整的,帮用户做正确决策。对于大量调用的url,可能会采集不到异常请求,可以通过异常监控的指标采集等其他方式来定位系统中的异常。
  • 查看调用链详情 根据搜索条件查询出来的调用链列表可以查看调用链的基本信息 支持仅展示“请求成功”或“请求失败”调用链信息,以绿色“请求成功”按钮为例。 单击处于高亮状态的绿色“请求成功”按钮,仅展示“请求成功”的调用链信息,同时红色“请求失败”按钮置灰。 当红色“请求失败”按钮置灰时,单击处于高亮状态的绿色“请求成功”按钮,则展示所有调用链信息,同时红色“请求失败”恢复高亮。 绿色“请求成功”按钮和红色“请求失败”按钮,不支持同时置灰。 在查询后的调用链列表中,单击待查看的调用链前的,查看该调用链基本信息,如下图所示。 图2 调用链基本信息 表中标识的具体参数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调用链的HttpMethod。 调用链的RestURL,Rest URL为restful风格的URL,URL中带有变量名称,如/apm/get/{id};单击该URL可以跳转到调用链的详情页面。 调用链的开始时间。 调用链返回的HTTP状态码。 调用链的响应时间。 调用链的TraceID。 调用链所在组件。 调用链所在环境。 调用链所在实例的主机名。 调用链所在实例的IP。 调用链的实际URL。 调用链支持“查看日志”功能。 在LTS服务侧,配置“采集配置”,详细操作参见云日志服务 LTS《用户指南》的ECS接入章节。 单击“查看日志”,根据traceid跳转至LTS页面。LTS页面相关操作,请参见日志搜索。 如果未开通traceid关联日志,弹出“未关联日志服务”提示框。单击“跳转”,页面跳转至“关联日志服务设置”页面。“关联日志服务设置”详细操作,参见组件设置。 支持仅展示“请求成功”或“请求失败”调用链信息,以绿色“请求成功”按钮为例。 单击处于高亮状态的绿色“请求成功”按钮,仅展示“请求成功”的调用链信息,同时红色“请求失败”按钮置灰。 当红色“请求失败”按钮置灰时,单击处于高亮状态的绿色“请求成功”按钮,则展示所有调用链信息,同时红色“请求失败”恢复高亮。 绿色“请求成功”按钮和红色“请求失败”按钮,不支持同时置灰。 用户也可以从一些监控项视图页面,比如Url监控项的table视图,单击具体的Url跳转过来,这样就已经预先填写好搜索条件,帮助用户更快速搜索出所需要的调用链信息。 调用链详情页面可以查看调用链的完整链路信息,包含本地方法堆栈和相关远程调用的调用关系 单击调用链名称,可查看调用链详细信息,如下图所示。 上半部分为调用链完整链路的时序图,展示组件之间的完整调用关系,内部包含一次调用对应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信息,然后线条越在下面,越晚发生调用。 下半部分为调用链详细的方法堆栈,每一行代表一个方法调用,展示了调用链内部方法的详细调用关系。默认只展示javaagent支持的组件方法,如需展示应用方法,可以在JavaMethod配置中配置需要拦截的应用方法。 图3 调用关系 表中标识的具体参数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调用链的时序图中调用接口所属的组件和环境。 数字为接口调用的客户端响应时间,单位ms,具可将鼠标指针放置在该位置进行查看。 数字为接口调用的服务端响应时间,单位ms。 调用链方法堆栈中该方法对应的关键参数数据,如tomcat入口方法展示实际url、mysql的sql调用方法则展示具体执行sql。 调用链方法的扩展数据,一般展示该方法相关的参数信息。 调用链是“树”状结构,深度表示“树”状结构的层数。如图4所示。 图4 深度 单击“查看”,展示对应的Spans详细信息。单击“查看日志”,根据traceid跳转至LTS页面。详细介绍,参见“查看日志”章节。 时序图支持折叠,单击“收起时序图”,则时序图被折叠,不再展示。 图5 时序图折叠 单击“展开时序图”则时序图被展开,展示时序图。 调用链的时序图中,接入的探针类型或用户接入端的类型。web前端、小程序(微信、百度、支付宝以及钉钉)、移动端APP(Android和iOS)和公众号接入的探针,显示为“WEB”。其他的探针类型则显示为“user”。
  • 崩溃列表 崩溃列表展示崩溃信息的崩溃摘要、崩溃类型、崩溃次数、影响设备数、影响版本数、首次发生时间、最后发生时间以及操作。 图5 崩溃列表 表5 崩溃列表相关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崩溃摘要 崩溃信息的摘要。 崩溃类型 崩溃的类型。 崩溃次数 崩溃的次数。 影响设备数 崩溃影响的设备数量。 影响版本数 崩溃影响的版本数量。 首次发生时间 首次发生崩溃的时间。 最后发生时间 最后一次发生崩溃的时间。 单击“崩溃摘要”列的某一行对应的“操作”列的“分析”按钮,展示某条崩溃记录的详细信息。包括:崩溃总览趋势图、TOP5版本崩溃、TOP5设备崩溃以及崩溃列表。 图6 崩溃摘要详细信息 单击“设备型号/ID”列的某一行对应的“操作”列的“查看详情”。展示该崩溃记录的基本信息以及崩溃堆栈。 图7 崩溃-查看详情 表6 崩溃-查看详情相关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说明 发生时间 发生崩溃的时间。 用户标识 用户的唯一标识。 设备名称 设备名称。 摘要 崩溃信息摘要。 接入方式 App接入方式。 系统版本 系统版本号。 App版本 App版本号。 内存占用 内存占用大小。 内存空闲 内存空闲大小。 CPU使用 CPU已经使用率。 CPU架构 CPU的架构。 可用磁盘 磁盘总大小。 已用磁盘 磁盘已使用大小。 应用包名 应用包名称。 崩溃堆栈 崩溃堆栈。
  • 查看Druid连接池监控 针对Druid连接池监控系统会采集数据源、获取连接详情、额外配置以及异常的相关信息,您可以单击列表右上角的自定义列表项,使界面上显示您需要查看的指标数据。具体指标以及说明,参见表5。 表5 Druid连接池监控参数说明列表 指标集 指标 说明 数据源 连接地址 连接地址。 驱动 驱动名称。 初始化连接数 初始化连接数。 连接池最小空闲数 连接池最小空闲数。 连接池最大空闲数 连接池最大空闲数。 连接池最大连接量 最大池中连接数。 空闲连接数 空闲连接数。 最大空闲连接数 实际出现的最大空闲连接数。 活跃连接数 活跃连接数。 最大活跃连接数 实际出现的最大活跃连接数。 等待线程数 等待线程数。 最大等待线程数 最大等待线程数。 等待线程数上限 等待线程数上限。 获取连接总数 获取连接总数。 获取连接详情 连接地址 连接地址。 调用次数 调用次数。 总时间 总时间。 平均响应时间(ms) 平均响应时间(ms)。 错误次数 错误次数。 最大并发 最大并发。 最慢调用 最慢调用。 0-10ms 响应时间在0-10ms范围请求数。 10-100ms 响应时间在10-100ms范围请求数。 100-500ms 响应时间在100-500ms范围请求。 500-1000ms 响应时间在500-1000ms范围请求数。 1-10s 响应时间在1-10s范围请求数。 10s以上 响应时间在10s以上请求数。 额外配置 连接地址 连接地址。 获取连接最大等待时间 获取连接最大等待时间。 获取连接检测 在连接池中取连接前校验连接是否有效。 归还连接检测 当应用归还连接时是否校验连接是否有效。 空闲连接检测 当应用向连接池申请连接且该连接被判断为空闲连接时,是否校验其有效性。 自动回收超时连接 是否自动回收超时连接。 自动回收的超时时间 如果池中连接被获取且超过该时长未被还回,则回收该连接。 自动回收的超时连接数量 超时连接回收次数。 最小空闲时间 池中连接可空闲的最小时间。 连接有效性检测时间 检查池中连接空闲周期。 异常 异常类 发生异常的类。 异常类型 异常类型。 数量 该异常的发生次数。 异常消息 该异常产生的异常消息。 错误堆栈 该异常产生的堆栈信息。 版本 driver版本 驱动版本。 单击“调用次数”、“平均响应时间”等列的蓝色字体数值,会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对应的数值详情。 单击“驱动”、“driver版本”等列的蓝色字体描述,会先对应的描述详情。 图8 查看Druid连接池监控
  • 查看Hikari连接池监控 针对Hikari连接池监控系统会采集连接池详情、获取连接详情以及异常的相关信息,您可以单击列表右上角的自定义列表项,使界面上显示您需要查看的指标数据。具体指标以及说明,参见表6。 表6 Hikari连接池监控参数说明列表 指标集 指标 说明 连接池详情 连接地址 连接地址。 驱动 驱动名称。 最大允许连接数 最大允许连接数。 当前总连接 当前总连接数。 活跃连接数 活跃连接数。 空闲连接数 空闲连接数。 等待连接数 等待连接数。 获取连接详情 连接地址 连接地址。 调用次数 调用次数。 总时间 总时间。 平均响应时间(ms) 平均响应时间(ms)。 错误次数 错误次数。 最大并发 最大并发。 最慢调用 最慢调用。 0-10ms 响应时间在0-10ms范围请求数。 10-100ms 响应时间在10-100ms范围请求数。 100-500ms 响应时间在100-500ms范围请求。 500-1000ms 响应时间在500-1000ms范围请求数。 1-10s 响应时间在1-10s范围请求数。 10s以上 响应时间在10s以上请求数。 异常 异常类 发生异常的类。 异常类型 异常类型。 数量 该异常的发生次数。 异常消息 该异常产生的异常消息。 错误堆栈 该异常产生的堆栈信息。 单击“调用次数”、“平均响应时间”等列的蓝色字体数值,会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对应的数值详情。
  • 查看Mysql数据库监控 sql维度汇总 APM支持从sql维度对Mysql数据库进行监控,具体指标以及说明,参见表1。您可以单击列表右上角的自定义列表项,使界面上显示您需要查看的指标数据。 图4 sql维度汇总Mysql数据库监控 表1 sql维度汇总参数说明列表 指标集 指标 说明 sql监控 sql sql对应的唯一id,用于告警配置。 sql语句 sql语句。 调用次数 该sql的调用次数。 平均响应时间(ms) 平均响应时间(ms)。 错误次数 该sql的错误次数。 读取行数 该sql的读取行数。 更新行数 该sql的更新行数。 最大并发 该sql的最大并发。 最慢调用(ms) 该sql的最大响应时间。 0-10ms 响应时间在0-10ms范围请求数。 10-100ms 响应时间在10-100ms范围请求数。 100-200ms 响应时间在100-200ms范围请求数。 200-1000ms 响应时间在200-1000ms范围请求数。 1-10s 响应时间在1-10s范围请求数。 10s以上 响应时间在10s以上请求数。 最慢调用链 采集周期内最慢的调用链对应traceId。 错误调用链 采集周期内发生错误的调用链对应traceId。 单击“sql”列的sql语句可以查看sql语句详情。 单击“调用次数”、“平均响应时间”等列蓝色字体数值,会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对应的数值详情。 单击“最慢调用链”或“错误调用链”列的某个最慢调用链或者错误调用链,系统会跳转到该调用链详情页面,查看该调用链的调用情况。 数据库维度汇总 APM支持以数据库维度汇总对Mysql数据库监控的指标,具体指标以及说明,参见表2。 图5 数据库维度汇总Mysql数据库监控 表2 数据库维度汇总参数说明列表 指标集 指标 说明 数据库连接 db 数据库名称。 创建连接数 该数据库创建连接数。 销毁连接数 该数据库销毁连接数。 平均响应时间(ms) 平均响应时间(ms)。 调用次数 该数据库的调用次数。 错误次数 该数据库发生错误数。 读取行数 该数据库读取行数。 更新行数 该数据库更新行数。 最慢调用(ms) 该数据库的最大响应时间。 0-10ms 响应时间在0-10ms范围请求数。 10-100ms 响应时间在10-100ms范围请求数。 100-200ms 响应时间在100-200ms范围请求数。 200-1000ms 响应时间在200-1000ms范围请求数。 1-10s 响应时间在1-10s范围请求数。 10s以上 响应时间在10s以上请求数。 单击“调用次数”、“平均响应时间”等列蓝色字体数值,会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对应的数值详情。 异常 可以在异常页签下查看sql调用发送的异常统计信息,具体指标以及说明,参见表3。 表3 异常参数说明列表 指标集 指标 说明 异常 causeType 异常发生类。 exceptionType 异常类型。 次数 异常次数。 异常sql 发生异常的sql。 异常堆栈 异常产生的堆栈信息。 消息 异常消息。 总览 可以在总览页签下查看所选实例的调用趋势图,具体指标以及说明,参见表4。选中某一个时间节点时,图表支持联动。展示该时间节点下各个指标的实际数值。 图6 总览 表4 总览参数说明列表 指标集 指标 说明 总览 调用次数 总调用次数。 读取行数 总读取行数。 平均响应时间(ms) 平均响应时间(ms)。 错误次数 总错误次数。 更新行数 该数据库更新行数。 信息 可以在信息页签下查看driver版本信息,单击蓝色driver版本信息,展示该版本详情。 图7 信息
  • 查看Redis 方法 可以在方法页签下查看所选实例的指标信息,具体指标以及说明,参见表2。 图4 方法 表2 Redis方法参数说明列表 指标集 指标 说明 方法 主机 主机。 方法 方法。 调用次数 调用次数。 平均响应时间(ms) 平均响应时间(ms)。 错误数 错误次数。 慢调用 最大响应时间。 0-10ms 响应时间在0-10ms范围请求数。 10-100ms 响应时间在10-100ms范围请求数。 100-200ms 响应时间在100-200ms范围请求数。 200-1000ms 响应时间在200-1000ms范围请求数。 1-10s 响应时间在1-10s范围请求数。 10s以上 响应时间在10s以上请求数。 最后错误 最后错误的traceId。 最慢调用链 采集周期内最慢的调用链对应traceId。 错误调用链 采集周期内发生错误的调用链对应traceId。 单击“调用次数“、”平均响应时间”等列的蓝色字体数值,会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对应的数值详情。 单击“最慢调用链”列的查看详情,可以查看对应线程下线程详情。 单击“最慢调用链”列的历史信息,可以查看对应线程的线程堆栈信息。 汇总【主机】 可以在汇总【主机】页签下查看所选实例的信息,具体指标以及说明,参见表3。 图5 汇总【主机】 表3 Redis汇总【主机】参数说明列表 指标集 指标 说明 汇总【主机】 主机 主机。 调用次数 调用次数。 get方法调用次数 get类方法调用次数(统计gethget、expire等查询类型方法)。 命中数 命中数(统计get,hget、expire等查询类型方法)。 命中率 命中数(统计get,hget、expire等查询类型方法)/查询的总次数。 总响应时间 总响应时间。 平均响应时间(ms) 平均响应时间。 错误数 错误数。 流量 调用流量。 0-10ms 响应时间在0-10ms范围请求数。 10-100ms 响应时间在10-100ms范围请求数。 100-200ms 响应时间在100-200ms范围请求数。 200-1000ms 响应时间在200-1000ms范围请求数。 1-10s 响应时间在1-10s范围请求数。 10s以上 响应时间在10s以上请求数。 单击“调用次数”、“平均响应时间”等列的蓝色字体数值,会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对应的数值详情。 汇总【方法】 可以在汇总【方法】页签下查看所选实例的信息,具体指标以及说明,参见表4。 图6 汇总【方法】 表4 Redis汇总【方法】参数说明列表 指标集 指标 说明 汇总【方法】 方法 方法。 调用次数 调用次数。 平均响应时间(ms) 平均响应时间。 错误数 错误数。 最慢调用 最大响应时间。 0-10ms 响应时间在0-10ms范围请求数。 10-100ms 响应时间在10-100ms范围请求数。 100-200ms 响应时间在100-200ms范围请求数。 200-1000ms 响应时间在200-1000ms范围请求数。 1-10s 响应时间在1-10s范围请求数。 10s以上 响应时间在10s以上请求数。 单击“调用次数”、“平均响应时间”等列的蓝色字体数值,会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对应的数值详情。 汇总 可以在汇总页签下查看所选实例的信息,具体指标以及说明,参见表5。 图7 汇总 表5 汇总参数说明列表 指标集 指标 说明 汇总 调用次数 调用次数。 get方法调用次数 get类方法调用次数(统计gethget、expire等查询类型方法)。 命中率 命中数(统计get,hget、expire等查询类型方法)/查询的总次数。 总时间 总响应时间。 平均响应时间(ms) 平均响应时间。 错误数 错误数。 单击“调用次数”、“平均响应时间”等列的蓝色字体数值,会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对应的数值详情。
  • 查看Jedis 表1 Jedis监控指标说明 指标集 指标 说明 连接池[详情] pool 连接池唯一标示(主机名+端口)。 active 当前激活个数。 waiters 等待个数。 idle 当前空闲个数。 created 创建个数。 destroyed 销毁个数。 borrowed borrow个数。 total 最大连接数。 切换[汇总] from[最近] 原主机。 to[最近] 目的主机。 总次数 某一对主机之间切换总次数。 切换次数 - 单击,展示全部实例视图。 连接池配置 maxTotal 最大连接数。 maxIdle 最大空闲数。 maxWaitMillis 最大等待时间(单位:ms)。 maxBorrowWaitTimeMillis borrow最大等待时间(单位:ms)。 meanActiveTimeMillis 平均激活时间(单位:ms)。 meanBorrowWaitTimeMillis 平均borrow等待时间(单位:ms)。 客户端信息 版本 客户端版本。 运行模式 redis运行模式,包括:standalone以及cluster。 redis节点 redis节点(只统计主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