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内容精选

  • 创建Region内集群级容灾 前提条件 集群处于可用状态或者非均衡状态才可进行创建容灾操作。 操作步骤 登录GaussDB(DWS)管理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中,单击“容灾管理”。 在“容灾管理”页面,单击“创建容灾”。 选择“容灾类型”。 “容灾类型”:选择“Region内容灾”类型。 “容灾名称”:容灾名称在4位到64位之间,不区分大小写,必须以字母开头,可以包含字母、数字、中划线或者下划线,不能包含其他的特殊字符。 选择生产集群信息。 “集群名称”:提供下拉列表选择已创建的生产集群。 “可用分区”:生产集群的可用区,用户在选择生产集群后自动显示其对应的可用区信息。 选择灾备集群信息。 “可用分区”:选择灾备集群工作区域下的关联可用分区。 灾备集群可用分区支持与生产集群可用分区相同,3AZ集群在其中的任一AZ都可以作为灾备集群选中。 “集群名称”:用户选择灾备集群可用分区后,会自动过滤出符合逻辑同构要求的灾备集群列表,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灾备集群,可单击“创建灾备集群”创建与生产集群配置相同的集群作为灾备集群。 设置高级配置。选择“自定义”时,可以设置以下高级配置参数,若选择“默认配置”,以下参数将使用它们的默认值。 “容灾同步周期”:容灾同步周期决定了生产集群间隔多长时间向灾备集群同步增量数据,请结合实际业务数据量设置合理值。 容灾同步周期默认值为30分钟。 单击“确定”,开始为集群创建容灾。 此时容灾的“容灾状态”显示为“创建中”,创建需要时间请耐心等待。创建成功后“容灾状态”显示为“未启动”。
  • 使用约束 尽管容灾提供了实时的数据复制功能,但实际的数据同步进展,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例如,当前主集群业务的繁忙程度,备集群进程的健康状态等。因此,在正常情形下,备集群不应该接管业务。极端情形下是否可以接管业务,可由系统维护人员以及决策人员根据当前的数据同步指标来决定。 容灾功能当前仅支持一主一备。 通常情况下,不允许对备集群的灾备表进行表级别的操作,例如修改表属性、删除表等,一旦误操作备集群后会造成主集群数据同步失败、备集群对应表的数据丢失。 主集群的HBase表已启用容灾功能同步数据,用户每次修改表的结构时,需要手动修改备集群的灾备表结构,保持与主集群表结构一致。
  • 前提条件 主备集群都已经安装并启动成功,且获取集群的管理员权限。 必须保证主备集群间的网络畅通和端口的使用。 如果主集群部署为安全模式且不由一个FusionInsight Manager管理,主备集群必须已配置跨集群互信。如果主集群部署为普通模式,不需要配置跨集群互信。 主备集群必须已配置跨集群拷贝。 主备集群上的时间必须一致,而且主备集群上的NTP服务必须使用同一个时间源。 必须在主备集群的所有节点的hosts文件中,配置主备集群所有机器的机器名与业务IP地址的对应关系。 如果主集群的客户端安装在集群外的节点上,也需在该节点的hosts文件中配置主备集群所有机器的机器名与业务IP地址的对应关系。 主备集群间的网络带宽需要根据业务流量而定,不应少于最大的可能业务流量。 主备集群安装的MRS版本需要保持一致。 备集群规模不小于主集群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