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内容精选

  • thread_top_level 参数说明:提高 WALWRITERAUXILIARY || WALWRITER || STARTUP ||WALRECEIVER || WAL_NORMAL_SENDER || PGSTAT线程的优先级到最高。 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见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布尔型 on表示上述线程优先级提高到最高。 off表示不提高上述线程优先级。 默认值:off
  • enable_wal_shipping_compression 参数说明:在流式容灾模式下设置启动跨数据库实例日志压缩功能。 该参数属于SIGHUP类型参数,请参见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该参数仅作用于流式容灾中跨数据库实例传输的一对walsender与walreceiver中,在主数据库实例上配置。 取值范围:布尔型 true表示打开流式容灾跨数据库实例日志压缩。 false表示关闭流式容灾跨数据库实例日志压缩。 默认值:false
  • wal_keep_segments 参数说明:Xlog日志文件段数量。设置“pg_xlog”目录下保留事务日志文件的最小数目,备机通过获取主机的日志进行流复制。 参数类型:整型 取值范围:2 ~ INT_MAX。 默认值:128 设置方式:该参数属于SIGHUP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设置建议: 当服务器开启日志归档或者从检查点恢复时,保留的日志文件数量可能大于wal_keep_segments设定的值。 如果此参数设置过小,则在备机请求事务日志时,此事务日志可能已经被产生的新事务日志覆盖,导致请求失败,主备关系断开。 当双机为异步传输时,以COPY方式连续导入4G以上数据需要增大wal_keep_segments配置。以T6000单板为例,如果导入数据量为50G,建议调整参数为1000。可以在导入完成并且日志同步正常后,动态恢复此参数设置。 若synchronous_commit级别小于LOCAL_FLUSH,重建备机时,建议调大该参数为1000,避免重建过程中,主机日志回收导致重建失败。
  • wal_sender_timeout 参数说明:设置本端等待事务日志接收端接收日志的最大等待时间。 该参数属于SIGHUP类型参数,请参见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如果主机数据较大,重建备机数据库时需要增大此参数的值,主机数据在500G时,此参数的参考值为600s。 此值不能大于wal_receiver_timeout或数据库重建时的超时参数。 取值范围:整型,0 ~ INT_MAX,单位为毫秒(ms)。 默认值:6s
  • max_replication_slots 参数说明:设置主机端的日志复制slot个数。 参数类型:整型 取值范围:0~1024(建议取值范围:8~100)。 默认值:20 设置方式: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见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设置建议: 当使用双机复制、备份恢复、逻辑解码时,该参数值建议设为:当前物理流复制槽数+备份槽数+所需的逻辑复制槽数。如果实际设置值比上述建议值要小,那么可能造成这些功能不可用或异常。 物理流复制槽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的方法来确保主节点在所有备节点收到xlog之前,xlog不会被移除。也就是说物理流复制槽用于支撑主备HA。数据库所要的物理流复制槽数为备节点的和与主节点之间的比例。例如,假设数据库高可用方案为1主、1备,则所需物理流复制槽数为1。假设数据库的高可用方案为1主3备,则所需物理流复制槽数为3。 备份槽:记录备份执行过程中的一些复制信息,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各自对应单独的备份槽,共2个。 关于逻辑复制槽数,请按如下规则考虑: 一个逻辑复制槽只能解码一个数据库的修改,如果需要解码多个数据库,则需要创建多个逻辑复制槽。 如果需要多路逻辑复制同步给多个目标数据库,在源端数据库需要创建多个逻辑复制槽,每个逻辑复制槽对应一条逻辑复制链路。 同一实例上,最多支持同时开启20个逻辑复制槽进行解码。
  • enable_logicalrepl_xlog_prune 参数说明:设置是否开启逻辑复制槽强制失效功能。在设置当前GUC参数enable_logicalrepl_xlog_prune=on、enable_xlog_prune=on、max_size_for_xlog_retention为非零值,且备份槽或逻辑复制槽导致保留日志段数已超过GUC参数wal_keep_segments同时其他复制槽并未导致更多的保留日志段数时,如果max_size_for_xlog_retention大于0且当前逻辑复制槽导致保留日志的段数(每段日志大小为16MB)超过max_size_for_xlog_retention,或者max_size_for_xlog_retention小于0且磁盘使用率达到(-max_size_for_xlog_retention)/100,则该逻辑复制槽会强制失效,restart_lsn被置为7FFFFFFF/FFFFFFFF。 该参数属于SIGHUP类型参数,请参见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布尔型 true表示开启逻辑复制槽强制失效功能。 false表示关闭逻辑复制槽强制失效功能。 默认值:false
  • repl_uuid 参数说明:设置用于主备UUID验证的UUID码。 该参数属于SIGHUP类型参数,请参见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如果主机上开启了UUID验证功能、且配置了非空字符串的repl_uuid验证码,那么备机也需要开启UUID验证功能、且配置相同的repl_uuid验证码,否则主备日志复制和备机重建请求将被主机拒绝。 该参数支持SIGHUP动态加载新值。修改之后,不影响已建连的主备连接,对后续主备复制请求和主备重建请求生效。 支持Quorum、DCF协议下的备机重建验证;支持Quorum协议下的主备复制验证;不支持DCF协议下的主备复制验证。 不支持跨数据库实例主、备之间的认证,包括Dorado主备实例和容灾主备实例。 UUID验证功能主要为了防止主、备误连导致的数据串扰和污染,不是用于安全目的。 该参数不支持主、备间自动同步。 取值范围:字符串类型。长度0 – 63个字符,字母和数字的组合,大小写不敏感,内部统一转换为小写存储。空字符串表示不启用UUID验证功能。 默认值:空字符串
  • repl_auth_mode 参数说明:设置主备复制和备机重建的验证模式。 该参数属于SIGHUP类型参数,请参见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如果主机上开启了UUID验证功能、且配置了非空字符串的repl_uuid验证码,那么备机也需要开启UUID验证功能、且配置相同的repl_uuid验证码,否则主备日志复制和备机重建请求将被主机拒绝。 该参数支持SIGHUP动态加载新值。修改之后,不影响已建连的主备连接,对后续主备复制请求和主备重建请求生效。 支持Quorum、DCF协议下的备机重建验证;支持Quorum协议下的主备复制验证;不支持DCF协议下的主备复制验证。 不支持跨数据库实例主、备之间的认证,包括Dorado主备实例和容灾主备实例。 UUID验证功能主要为了防止主、备误连导致的数据串扰和污染,不是用于安全目的。 该参数不支持主、备间自动同步。 取值范围:枚举类型 off 表示关闭UUID验证功能。 default 表示关闭UUID验证功能。 uuid 表示开启UUID验证功能。 默认值:default
  • max_wal_senders 参数说明:指定事务日志发送线程的并发连接最大数量,必须小于max_connections。 wal_level必须设置为archive、hot_standby或者logical以允许备机的连接。 参数类型:整型 取值范围:0 ~ 1024(建议取值范围:8 ~ 100)。 默认值:20 设置方式:该参数属于POSTMASTER类型参数,请参见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设置建议:1、只有当使用单DN实例无主备场景下才可以设置0;2、当使用双机复制、备份恢复、逻辑解码时,该参数值建议设为:当前备机个数+备份连接数+所需的逻辑复制连接数。如果实际设置值小于建议取值范围,可能造成这些功能不可用或异常。
  • hadr_recovery_point_target 参数说明:在流式容灾模式下设置hadr_recovery_point_target能够让备数据库实例完成日志刷盘的rpo时间。 该参数属于SIGHUP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整型,0~3600 (秒) 0是指不开启日志流控,1~3600是指备机能够在hadr_recovery_point_target时间内完成日志的刷盘,可以保证主数据库实例与备数据库实例切换时日志差距能够在hadr_recovery_point_target秒内,保障备数据库实例升主日志量。hadr_recovery_point_target设置时间过小会影响主机的性能,设置过大会失去流控效果。 默认值:0
  • hadr_super_user_record_path 参数说明:该参数为流式异地容灾参数,表示备数据库实例中hadr_disaster用户的加密文件存放路径。该参数属于SIGHUP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方式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修改建议:由流式容灾密码传递工具自动设置,不需要用户手动添加。 取值范围:字符串 默认值:NULL 在一个包含了主机、备机的数据库实例中,主机相对于备机是发送端,备机相对于主机是接收端。 发送端主动向接收端同步配置文件、接收端请求发送端同步配置文件是两个独立的事件,均会使得配置文件同步。若不希望配置文件同步,则需要在接收端配置为none_node,发送端若为备机只能配置为none_node,发送端若为主机,配置为none_node时主机与所有备机都不同步,为only_sync_node时仅与同步备同步,不与异步备同步。 配置参数同步的具体表现为,发送端发送配置文件,对接收端配置文件中的对应参数直接覆盖。若设置了配置文件需要同步的策略,则修改接收端配置参数后,发送端会立刻覆盖接收端的配置参数,使得接收端修改不生效。 即使设置了配置文件需要同步的策略,仍有部分配置参数不会被同步。包括:"application_name", "audit_directory", "available_zone", "comm_control_port", "comm_sctp_port", "listen_addresses", "log_directory", "port", "replconninfo1", "replconninfo2", "replconninfo3", "replconninfo4", "replconninfo5", "replconninfo6", "replconninfo7", "replconninfo8", "replconninfo9", "replconninfo10", "replconninfo11", "replconninfo12", "replconninfo13", "replconninfo14", "replconninfo15", "replconninfo16", "replconninfo17", "replconninfo18", "ssl", "ssl_ca_file", "ssl_cert_file", "ssl_ciphers", "ssl_crl_file", "ssl_key_file", "ssl_renegotiation_limit", "ssl_cert_notify_time", "synchronous_standby_names", "local_bind_address", "perf_directory", "query_log_directory", "asp_log_directory", "streaming_router_port", "enable_upsert_to_merge", "recovery_min_apply_delay", "sync_config_strategy"。
  • hadr_recovery_time_target 参数说明:在流式容灾模式下设置hadr_recovery_time_target能够让备数据库实例完成日志写入和回放。 该参数属于SIGHUP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整型,0~3600 (秒) 0是指不开启日志流控,1~3600是指备机能够在hadr_recovery_time_target时间内完成日志的写入和回放,可以保证主数据库实例与备数据库实例切换时能够在hadr_recovery_time_target秒完成日志写入和回放,保证备数据库实例能够快速升主。hadr_recovery_time_target设置时间过小会影响主机的性能,设置过大会失去流控效果。 默认值:0
  • sync_config_strategy 参数说明:主机和备机、备机和级联备之间配置文件的同步策略。 该参数属于USERSET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枚举类型 all_node: 主机配置为all_node时,表示允许主机向所有备机主动同步配置文件;备机配置为all_node时,表示允许当前备机向其主机发送同步请求,允许当前备机向其所有级联备主动同步配置文件;级联备配置为all_node时,表示允许当前级联备向其备机发送同步请求。 only_sync_node: 主机配置为only_sync_node时,表示仅允许主机向所有同步备机主动同步配置文件;备机配置为only_sync_node时,表示允许当前备机向其主机发送同步请求,不允许当前备机向其所有级联备主动同步配置文件;级联备配置为only_sync_node时,表示允许当前级联备向其备机发送同步请求。 none_node: 主机配置为none_node时,表示不允许主机向任何备机主动同步配置文件;备机配置为none_node时,表示不允许当前备机向其主机发送同步请求,不允许当前备机向其所有级联备主动同步配置文件;级联备配置为none_node时,表示不允许当前级联备向其备机发送同步请求。 默认值:all_node
  • keep_sync_window 参数说明:延迟进入最大可用模式的时间 当最大可用模式most_available_sync配置为on,在主备场景下,当存在同步备发生故障, 导致不满足当前所配置的同步备数量(详细可参考synchonous_standby_name的含义)时, 如果配置了keep_sync_window参数,则在keep_sync_window设置的时间窗口内,继续保持最大保护模式,即阻塞主机的事务提交,延缓进入最大可用模式的时间。 若在keep_sync_window超时窗口内,同步备机故障恢复,且满足当前所配置的同步备数量, 则不阻塞事务, 恢复到正常状态. 如果设置keep_sync_window,推荐最小配置为5s,以避免监控系统监控到网络不稳定的误报。 该参数属于SIGHUP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整型,范围0~INT_MAX,单位为秒 0表示不设置keep_sync_window超时时间窗口, 即直接进入最大可用模式。 其余表示keep_sync_window超时时间窗口的大小。 默认值:0 配置该参数可能会对RPO造成影响,若主机在所配置的超时时间窗口内发生故障,则从开始阻塞到主机故障这段时间窗口内的数据可能丢失。
  • catchup2normal_wait_time 参数说明:打开最大可用模式most_available_sync,主备场景下,控制备机数据追赶(catchup)阻塞主机的最长时间。该时间为估算值,实际结果可能与参数值有偏差。 该参数属于SIGHUP类型参数,请参考表1中对应设置方法进行设置。 取值范围:整型,范围-1~10000,单位为毫秒。 -1表示主机阻塞直到备机数据追赶完成。 0表示备机数据追赶时始终不阻塞主机。 其余值表示备机数据追赶时阻塞主机的最长时间。例如,取值5000,表示当备机数据追赶完成时间还剩5s时,阻塞主机等待其完成。 默认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