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内容精选

  • 纳管节点 在执行机上使用./ucs-ctl config generator -t node -o node.csv命令生成纳管节点时使用的配置文件。 将所需节点的参数写入配置文件,使用英文逗号分隔,如下所示。参数描述如表1。 表1 配置文件参数描述 参数 描述 Node IP 节点IP User SSH连接用户 Password SSH连接密码 示例: Node IP,User,Password 123.45.6.789,root,******** 123.45.6.890,root,******** 在执行机上执行以下命令./ucs-ctl create node -c [集群名称] -m node.csv,完成节点的纳管。 node.csv文件中存在秘钥信息,请妥善保管。
  • 卸载节点 方法一: 在执行机上执行 ./ucs-ctl delete node -c [集群名称] -n [node ip1],[node ip2],… 使用-n指定具体IP,使用英文逗号分隔。 方法二: 在执行机执行 ./ucs-ctl delete node -c [集群名称] -m node.csv 使用-m指定纳管时使用的节点文件,可以一次性卸载所有节点。 如果命令执行失败,请参考如何手动清理本地集群节点?处理。
  • 上传配置文件 登录UCS控制台,单击待接入集群栏的“点击接入”进入集群接入界面,可选择“公网接入”和“私网接入”。 选择接入方式并下载代理配置文件。 若选择“公网接入”,直接在界面单击“下载文件”,下载本地集群代理配置文件“agent-[集群名称].yaml”。 若选择“私网接入”,需要先选择项目,再选择安装前准备(私网接入)中创建的终端节点,然后单击“下载文件”,下载本地集群代理配置文件“agent-[集群名称].yaml”。 集群代理配置文件存在私有秘钥信息,每个集群仅能下载一次,请您妥善保管。 输入集群安装所需参数并下载集群配置文件“cluster-[集群名称].yaml”。 图1 下载集群配置文件 通过远程传输工具,使用root用户将下载的“agent-[集群名称].yaml”和“cluster-{集群名称}.yaml”文件上传到执行机的“/root/”目录下。 若您需要使用L4或L7负载均衡能力,则需要将集群网络类型配置为BGP,具体操作请参见Cilium。 执行机如果出现SSH连接超时,请参考虚拟机SSH连接超时处理方法处理。
  • 功能验证 登录UCS控制台。 如果是未加入舰队集群,直接单击集群名即可进入集群控制台。 如果是已加入容器舰队的集群,先进入对应容器舰队控制台,选择左侧 “集群管理”内的“容器集群”,再进入对应集群控制台。 左侧导航栏内选择“工作负载”,单击镜像创建。 选择可用镜像创建负载,并在“服务配置”中单击,添加一个ClusterIP类型的Service,具体操作请参见5工作负载服务配置。 左侧导航栏内选择“服务与路由”,单击“路由”,单击“创建路由”,选择刚刚所创建的ClusterIP类型的Service。路由配置相关操作请参见路由。 访问ingress服务,确认转发规则配置成功。 如果是使用LoadBalancer暴露的ingress服务,选择LoadBalancer的ingress服务进行集群外访问: 如果是使用NodePort暴露的ingress服务,选择任意节点+ingress svc端口进行集群外访问:
  • 安装Ingress-nginx 登录UCS控制台。 左侧导航栏内选择“云原生服务中心”,在“服务目录中”中搜索Ingress-nginx开源插件,单击进入插件详情。 图1 搜索Ingress-nginx 订阅Ingress-nginx后,单击“创建实例”,选择需要使用Ingress-nginx的集群。 如果是集群已安装Metallb,可以使用Metallb的负载均衡能力,将ingress-nginx服务暴露到集群外,直接根据页面引导进行安装。 如果集群未规划安装Metallb,则只能通过NodePort形式暴露ingress-nginx能力。 需要将.values.controller.service.type从LoadBalancer修改为NodePort后进行安装,如图2所示。 图2 参数修改
  • 外部依赖 表5 外部依赖项 依赖项 功能解释 DNS服务器 DNS服务器需要能够解析OBS、SWR、IAM、DNS等服务的域名,这些服务的域名请参见地区及终端节点。 公网接入情况下,节点可自动识别默认DNS配置,需提前将DNS服务器上游设置为公网DNS,接下来无需再手动进行DNS服务器配置。 私网接入情况下,节点无法识别默认DNS配置,因此需提前配置VPCEP解析能力,详情请参考安装前准备。若您还未搭建DNS服务器,可参考DNS进行搭建。 apt源 确保有可用的apt源,因为在本地集群执行纳管节点时(纳管节点是指待添加到本地集群管理的服务器),部分安装组件如ntp等,需要从apt源中获取依赖包。 NTP服务器 可选,用于保证集群各节点时间同步,如果使用,推荐用户提供外置NTP服务器。
  • 磁盘挂卷 表6 磁盘挂卷 节点类型 磁盘挂载点 可用大小(GB) 用途 集群管理节点 /var/lib/containerd 50 存放containerd镜像目录 /run/containerd 30 containerd运行时目录 /var/paas/run 50 etcd数据目录(推荐使用ssd盘) /var/paas/sys/log 20 存放日志目录 /mnt/paas 40 容器运行挂载目录 /tmp 20 临时文件目录 集群计算节点 /var/lib/containerd 100 存放containerd镜像目录 /run/containerd 50 containerd运行时目录 /mnt/paas 50 容器运行挂载目录
  • 用户规划 表9 用户规划 用户 用户组 用户ID 用户组ID 密码 用途 root root 0 0 - UCS本地集群安装时使用的默认用户,也可以指定其他用户来安装本地集群。安装用户要求满足如下条件: 规划的所有集群管理节点密码一致。 用户具有完全的root用户权限。 说明: 安装完成后用户可以自行修改该用户密码或限制该用户root权限。 paas paas 10000 10000 - UCS本地集群服务进程的运行用户、用户组,在安装过程中创建。该用户和用户组对应名称为paas:paas,用户ID和用户组ID对应为10000:10000,因此安装前需要保证用户名、用户组名、用户ID和用户组ID不被占用。若发生冲突,需提前删除对应的用户或者用户组。
  • 资源规格 UCS所安装的本地集群为HA版,适用于商用场景,以满足容灾高可用需求。商用版资源规格如下所述: 表2 容器平台基础能力资源规格 节点类型 数量 CPU (Cores) Mem (GiB) Disk (G)-系统盘 Disk (G)-高性能盘 Disk (G)-数据盘 备注 集群管理节点 3 8 16 100 50 300 需要提供一个VIP用于高可用。 集群计算节点 按需 2 4 40 - 100 数量按需可扩展。 表3 容器智能分析节点资源规格 节点类型 CPU (Cores) Mem (GiB) 监控prometheus Requests:1 Limits:4 Requests:2 Limits:12 事件log-agent Requests:0.5 Limits:3 Requests:1.5 Limits:2.5 表4 云原生服务中心计算节点资源规格 类型 数量 CPU (Cores) Mem (GiB) Disk (G)-系统盘 Disk (G)-高性能盘 Disk (G)-数据盘 operator-chef 1 Requests:0.5 Limits:2 Requests:0.5 Limits:2 不涉及 不涉及 10(日志) helm-operator 1 Requests:0.3 Limits:1.5 Requests:0.3 Limits:1.5 不涉及 不涉及 10(日志) ops-operator 1 Requests:0.3 Limits:1.5 Requests:0.3 Limits:1.5 不涉及 不涉及 10(日志)
  • 防火墙规划 防火墙的规划需符合表1中要求。 表1 防火墙规划 源设备 源IP 源端口 目的设备 目的IP 目的端口(侦听) 协议 端口说明 侦听端口是否可更改 认证方式 加密方式 ucsctl执行机 源设备所在节点IP ALL 所有节点 目的设备所在节点IP 22 TCP SSH 否 证书/用户名密码 TLS v1.2 所有节点 源设备所在节点IP ALL NTP server 目的设备所在节点IP 123 UDP ntp 否 无 无 所有节点 源设备所在节点IP ALL DNS server 目的设备所在节点IP 53 UDP dns 否 无 无 所有节点 源设备所在节点IP ALL 自建APT源 目的设备所在节点IP 80/443 TCP http 否 无 无 所有节点 源设备所在节点IP ALL 集群负载均衡/VIP 目的设备所在节点IP 5443 TCP kube-apiserver 否 https+证书 TLS v1.2 所有节点 源设备所在节点IP 1024-65535 所有节点 目的设备所在节点IP 1024-65535 ALL 无 否 无 无 所有节点 源设备所在节点IP ALL 所有节点 目的设备所在节点IP 8472 UDP vxlan端口 否 无 无 需要访问ingress的节点 源设备所在节点IP ALL 网络节点 目的设备所在节点IP 80/443/按需指定端口 TCP http 否 https+证书 TLS v1.2 所有节点 源设备所在节点IP ALL 3台master节点 目的设备所在节点IP 5444 TCP kube-apiserver 否 https+证书 TLS v1.2 ucsctl执行机 源设备所在节点IP ALL 华为云OBS服务 obs.cn-north-4.myhuaweicloud.com 443 TCP http 否 https+证书 TLS v1.2 3台master节点 源设备所在节点IP ALL 华为云UCS服务 124.70.21.61 proxyurl.ucs.myhuaweicloud.com 30123 TCP grpc 否 https+证书 TLS v1.2 3台master节点 源设备所在节点IP ALL 华为云IAM服务 iam.cn-north-4.myhuaweicloud.com 443 TCP http 否 https+证书 TLS v1.2 所有节点 源设备所在节点IP All 华为云SWR服务 swr.cn-north-4.myhuaweicloud.com 443 TCP http 否 https+证书 TLS v1.2 所有节点 源设备所在节点IP ALL Ubuntu官方源/国内代理源 按需配置 80/443 TCP http 否 无 无 监控节点 源设备所在节点IP ALL 华为云AOM 域名对应IP地址 443 TCP http 否 https+证书 TLS v1.2 监控节点 源设备所在节点IP ALL 华为云LTS 域名对应IP地址 443 TCP http 否 https+证书 TLS v1.2
  • 在控制台注销本地集群 仅在控制台进行注销操作,不会删除集群。 进入 UCS 界面,左侧导航栏选择“容器舰队”。 找到待注销的本地集群: 已加入容器舰队的本地集群,先进入对应的容器舰队控制台,然后再左侧导航栏选择容器集群。 未加入容器舰队的本地集群,单击容器舰队列表最上面的“未加入舰队的集群”即可。 单击本地集群右上角红色的注销按钮,会弹出注销确认框。 确认待注销的集群名称等信息,并勾选“我已阅读并知晓上述信息”,单击“确定”即可在控制台注销本地集群。
  • 本地资源清理 该操作可能导致与该集群有绑定关系的资源(比如指定调度集群的负载等)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避免对运行中的业务造成影响。 在控制台注销并没有真正删除本地集群,您需要手动进入集群内完成删除过程。 复制注销之后控制台返回的卸载命令。 进入本地集群中的节点内,执行卸载命令。 ./ucs-ctl delete cluster cluster_name cluster_name请替换为集群名称。
  • 注册集群 登录UCS控制台,在左侧导航栏中选择“容器舰队”。 单击本地集群选项卡中的“注册集群”按钮。 参考表1填写待添加集群的基础信息,其中带“*”的参数为必填参数。 表1 注册集群基础信息配置 参数 参数说明 集群名称* 输入集群的自定义名称,需以小写字母开头,由小写字母、数字、中划线(-)组成,且不能以中划线(-)结尾。 所属区域* 选择集群所在的区域。 集群标签 非必填项,以键值对的形式为集群添加标签,可以通过标签实现集群的分类。键值对可自定义,以字母或者数字开头和结尾,由字母、数字、连接符(-)、下划线(_)、点号(.)组成,且63个字符之内。 容器舰队 选择集群所属的舰队。 舰队用于权限精细化管理,一个集群只能加入一个舰队。若不选择舰队,集群注册成功后将显示在“未加入舰队的集群”页签下,后续还可以再添加至舰队中。 不支持在注册集群阶段选择已开通集群联邦能力的舰队,如果一定要加入这个舰队,请在集群注册成功后,再添加到该舰队中。关于集群联邦的介绍,请参见开通集群联邦章节。 如需新建舰队,请参见管理容器舰队。 单击“确定”,集群注册成功后如图1所示,请在24小时内接入网络。您可选择集群的接入方式或单击右上角按钮查看详细的网络接入流程。 如您未在24小时内接入网络,将会导致集群注册失败,可单击右上角按钮重新注册集群。如果已经接入但数据未采集上来,请等待2分钟后刷新集群。 图1 集群等待接入状态
  • 配置DNS服务器 配置DNS转发:在DNS服务器配置相应的DNS转发规则,将解析华为云内网域名的请求转发到DNS终端节点。以常见的DNS软件Bind为例:例如/etc/named.conf内,增加DNS转发器的配置,forwarders为DNS终端节点IP地址。 下示代码中xx.xx.xx.xx是DNS的终端节点IP。 options { forward only; forwarders{ xx.xx.xx.xx;}; }; 增加静态DNS配置解析:增加DNS静态配置,SWR与CIE实例地址。如使用dnsmasq为例,在/etc/dnsmasq.conf中添加以下两个静态解析: 第一个静态解析如下,下示代码中xx.xx.xx.xx是SWR的终端节点IP。 address=/swr.cn-north-4.myhuaweicloud.com/xx.xx.xx.xx 第二个静态解析如下,下示代码中xx.xx.xx.xx是域名对应的IP地址,在开启集群监控后生成。 address=/cia-{当前选择接入的VPCID前八位}{当前选择接入的VPC子网ID前八位}.cn-north-4.myhuaweicloud.com/xx.xx.xx.xx 示例:address=/cia-9992be3cf3eace24.cn-north-4.myhuaweicloud.com/ 172.16.0.81 生成域名。 SWR:address=/swr.cn-north-4.myhuaweicloud.com/{SWR VPC-EP} CIA:域名的获取:如当前选择接入的VPC和子网如下(如下截图vpc-cie仅是示例,实际VPC以UCS服务所在的VPC为准) 图2 VPC的ID前8位 图3 子网的ID前8位 最终域名拼接后是:cia-388c6b41a55f85b1.cn-north-4.myhuaweicloud.com
  • 部署网络环境 在UCS提供服务的区域中创建一个VPC,该VPC将用于后续安装终端节点,需保证该VPC与用户自有IDC网络环境打通。 VPC创建操作请参见创建虚拟私有云和子网,当前仅支持“华北-北京四”区域。 该VPC子网网段不能与IDC中已使用的网络网段重叠,否则将无法接入集群。例如,IDC中已使用的VPC子网为192.168.1.0/24,那么华为云VPC中不能使用192.168.1.0/24这个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