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内容精选

  • CloudPond如何保障可靠性? CloudPond通过多种软硬件可靠性保障措施,支撑整体平台的可靠性。 硬件方面,CloudPond使用的服务器、交换机和其他设备均按冗余方案部署,避免单一设备故障引起整个站点不可用的情况。 并且,CloudPond支持用户对计算服务器(计算节点)配置HA,以防止特定计算节点损坏时,业务无法迁移的问题。 在软件/云服务层面,运行在CloudPond上的ECS服务,可支持虚拟机云服务器组的特性,防止特定的用于多台云服务器集中部署到同一个物理设备上导致的硬件故障无法冗余的问题。 父主题: 产品咨询
  • 如何从第三方云厂商将日志搬迁到华为云LTS? 若用户是在第三方云厂商使用日志服务,有大量数据在第三方云厂商对象存储上,希望将日志搬迁到华为云,对于不同的日志类型,请参考如下方法: 热日志(搜索分析):典型保存7-14天,用于应用运维,该日志不需要搬迁到华为云。用户在华为云直接启用云日志服务LTS,运行14天后,第三方云厂商保存的日志自然就老化了。详细请参考开始使用云日志服务。 归档日志(等保合规):典型保存180天以上,用于安全合规审计,该日志一般转储存放到对象存储中。使用对象存储的迁移工具,将第三方云厂商保存在对象存储中的文件迁移到华为云对象存储服务OBS即可。详细操作请参考迁移第三方云厂商数据至OBS。 父主题: 产品咨询问题
  • 使用RocksDB存储引擎的华为云DDS在执行大量增删改操作时,发现监控中出现磁盘来回波动、CPU毛刺的现象,这是为什么? RocksDB存储引擎下,所有的写入均为追加写,不管是更新还是删除,都不会直接修改原数据,而是追加写在尾端,因此同key可能会在磁盘上存在不同版本的值。追加写过程中,同一条数据的多版本同时存在,磁盘容量会上升。 不同版本的值最终会在新写入的数据量到达一定量后触发后台归并,即RocksDB的Compaction动作。归并数据动作是异步操作,当一轮运行结束后会将本轮涉及到的多版本数据进行归并合一,归并后会生成新的单版本数据数据文件,删除老的多版本数据文件,在生成新文件和删除老文件这段过渡期,新老文件会同时存在,即磁盘此时会短暂上涨,归并数据结束后,磁盘容量会即时下降。 归并数据操作本身会占用少量CPU资源,因此可能会出现轻微的CPU毛刺现象。 如果发现磁盘和CPU占用持续过高,请联系华为工程师处理。
  • 使用RocksDB存储引擎在典型业务场景下有哪些表现差异与优化建议? 表2描述了RocksDB相较于WiredTiger在一些典型业务场景下的表现差异与优化建议。 表2 典型业务场景下RocksDB的表现差异与优化建议 业务场景 RocksDB的表现差异 优化建议 示例 多文档扫描 RocksDB在文档扫描(docsExamined)多的业务场景下对CPU、IO等资源消耗相较于WiredTiger更多。 建议通过添加适当的索引进行优化,提高扫描效率,降低CPU、IO等资源的消耗。 例如,在coll表A字段没有添加索引的情况下以该字段为条件进行查询:db.coll.find({A: 1})。
  • RocksDB和WiredTiger两者有什么区别? 写机制的区别 WiredTiger存储引擎的数据结构为B+ tree,落盘数据中一个键(key)对应一个版本号(version),对某一个键(key)进行插入、更新或删除操作都是直接操作对应的数据节点。 Rocksdb存储引擎的数据结构为LSM-tree,写数据就像写日志,以追加写的方式进行。落盘数据除了一个键(key),值(value)之外,还有对应的版本号(version)。同一个键(key)在磁盘上有多个版本(version)的数据。业务层的插入、更新、删除操作,在Rocksdb侧都是写操作。这些多版本数据积压到一定阈值后,会触发后台自动归并,对多版本(version)的数据进行合并,这个行为就是RocksDB的Compaction。 数据组织的区别 WiredTiger存储引擎中一个集合(collection)的数据或者一个索引的数据对应一个磁盘文件,集合是多大,对应的文件就是多大。 RocksDB存储引擎下则没有集合(collection)维度,而是64M一个文件分布在磁盘上。
  • 华为云DDS 4.2及其以上版本将存储引擎切换为RocksDB会对业务产生影响吗? 功能方面:存储引擎是数据库的一个组件,负责管理数据在内存和磁盘中的存储方式。RocksDB和WiredTiger虽然是不同的存储引擎,数据库服务会封装存储引擎,极大兼容社区接口使用方式,开发者使用层面无使用差异感知,业务无差异影响。 性能方面:当前RocksDB存储引擎已经经过长期的社区演进,结合DDS团队对其定制化的开发,性能方面二者切换无明显差异,部分查询场景下RocksDB存储引擎表现更优,存储或计算资源使用方面或存在少量差异。
  • RocksDB优势在哪里? 表1从开源生态、存储空间、可定制化、内存高压场景、频繁更新删除场景、多表场景六个方面描述了RocksDB对比WiredTiger的优势。 表1 RocksDB与WiredTiger对比 存储引擎 RocksDB WiredTiger 开源生态 RocksDB相比WiredTiger有更好的开源生态(github stars),一些知名数据库比如TIDB/CRDB/YUGADB都采用了RocksDB做为存储引擎。 开源社区生态不如RocksDB。 存储空间 RocksDB数据写入过程中,部分业务场景会临时保存多个版本的数据,多版本数据会在后续做异步归并为最终版本,因此存储空间可能会存在临时上涨。 WiredTiger落盘只保留最新版本的数据,存储空间消耗相对少。 可定制化 RocksDB性能调优参数较多,支持根据业务的读写能力要求做定制化的参数修改。 WiredTiger性能调优参数较少。 内存高压场景 RocksDB读写性能稳定,不会随着内存压力变化。 WiredTiger需要频繁地刷脏页,进行内存与磁盘数据置换,引起读写性能波动比较大。 频繁更新删除场景 RocksDB在积攒了一定量的新写数据后,会自动异步触发后台compact线程对同一数据的多版本进行归并聚合,释放多余的磁盘空间,因此基本上不会出现磁盘碎片化问题。 WiredTiger在删除数据进行数据多版本归并聚合后,会空余出磁盘空间碎片,并且不会将这部分磁盘空间返回给操作系统,而是留待后续写入使用,磁盘碎片化问题较为明显。 多表场景 RocksDB支持10K以上的表及索引数量。 WiredTiger在表及索引数量达到1K以上时,读写性能会受到影响。
  • 自建GaussDB内核版本号与UGO界面显示GaussDB版本号对应关系 登录自建GaussDB数据库,执行以下命令,查询版本号。 select version (); 查询出的版本号,与UGO界面上显示的GaussDB版本号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版本号对应关系 GaussDB内核版本号 UGO显示GaussDB版本号 V500R002C10 GaussDB 2.7 企业版 503.0.x GaussDB 3.1 企业版 503.1.x GaussDB 3.2 企业版 503.2.x GaussDB 3.3企业版 505.0 GaussDB 8.0 企业版 505.1 GaussDB 8.100 企业版 505.2 GaussDB 8.200 企业版 父主题: 产品咨询
  • VPCEP资源配额 在创建“对象迁移”任务中,使用数据库实例连接的方式进行测试连接和创建迁移任务的时候,UGO会使用VPC终端节点(VPC Endpoint)服务进行网络打通。 对于VPC终端节点(VPC Endpoint)服务,一个用户在单个区域中创建终端节点服务的数量默认限制为20个,一个用户在单个区域中购买终端节点的数量默认限制为50个。如果受当前资源配额限制,无法满足业务使用需求,您可以申请扩大配额。
  • 态势感知与其他安全服务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SA与其他安全防护服务(WAF、HSS、Anti-DDoS、DBSS、AAD)的关系与区别如下: 关联: SA:作为安全管理服务,依赖于其他安全服务提供威胁检测数据,进行安全威胁风险分析,呈现全局安全威胁态势,并提供防护建议。 其他安全服务:威胁检测数据可以统一汇聚在SA中,呈现全局安全威胁攻击态势。 区别: SA:仅为可视化威胁检测和分析的平台,不实施具体安全防护动作,需与其他安全服务搭配使用。 其他安全服务:仅展示对应服务的检测分析数据,并实施具体安全防护动作,不会呈现全局的威胁攻击态势。 SA与其他安全防护服务含义、关联与区别如表1所示。 表1 SA与其他服务的区别 服务名称 服务类别 关联与区别 防护对象 功能详细介绍 态势感知(SA) 安全管理 SA着重呈现全局安全威胁攻击态势,统筹分析多服务威胁数据和云上安全威胁,并提供防护建议。 呈现全局安全威胁攻击态势。 SA功能介绍 Anti-DDoS流量清洗(Anti-DDoS) 网络安全 Anti-DDoS集中于异常DDoS攻击流量的检测和防御。 同步相关攻击日志、防护等数据给SA。 保障企业业务稳定性。 Anti-DDoS功能特性 DDoS高防(AAD) 网络安全 AAD将公网流量引流至高防IP,聚焦于大流量的DDoS攻击的检测和防御。 同步相关攻击日志、防护等数据给SA。 保障企业重要业务连续性。 AAD产品介绍 主机安全服务(HSS) 主机安全 HSS着手于保障主机整体安全性,检测主机安全风险,执行防护策略。 同步相关告警、防护等数据给SA。 保障主机整体安全性。 HSS功能特性 Web应用防火墙(WAF) 应用安全 WAF服务对网站业务流量进行多维度检测和防护,防御常见攻击,阻断攻击进一步威胁。 同步相关入侵日志、告警数据等给SA,呈现全网Web风险态势。 保障Web应用程序的可用性、安全性。 WAF功能特性 数据库安全服务(DBSS) 数据安全 DBSS着力于数据库访问行为的防护和审计。 同步相关审计日志、告警数据等给SA。 保障云上数据库安全和资产安全。 DBSS产品介绍 父主题: 产品咨询
  • 解决方法 管理员登录IAM控制台。 管理员在用户列表中,单击新建的用户,右侧的“授权”。 图1 IAM用户授权 授权模型选择“角色授权”。 图2 选择授权模型 授权方式选择“直接给用户授权(适用于企业项目授权)”,根据需要分配“COC FullAccess”或“COC ReadOnlyAccess”策略,策略详情可查看COC权限管理。 图3 分配COC策略 如已有包含云运维中心策略的群组,可选择"继承所选用户组的策略"方式授权,可参考IAM用户授权。 选择授权范围方案,指定企业项目资源。 完成授权。 图4 完成授权
  • EIP是否支持跨账号迁移? 按需计费的弹性公网IP支持跨账户迁移,你可以按照需求提交工单处理。工单提交请参见提交工单。 弹性公网IP跨账号迁移,只支持同一区域下的弹性公网IP迁移。 待迁移的弹性公网IP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弹性公网IP是按需计费模式。 包月/包年的弹性公网IP不支持直接跨账户迁移。如果您的EIP是包月/包年计费模式,您可以根据需求将EIP转成按需计费模式后,再申请EIP跨账号迁移。 包月/包年的EIP转成按需计费模式操作步骤请参考包年/包月即时转按需计费。 待迁移的弹性公网IP处于解绑状态。 父主题: 产品咨询类
  • 操作步骤 创建用户组并授权 系统策略:如果IAM用户需要主机迁移服务(SMS)的所有操作权限,则为IAM用户授予系统策略。在IAM控制台创建用户组,并授予“SMS FullAccess”、"OBS OperateAccess"、“ECS FullAccess”、“VPC FullAccess”、“EVS FullAccess”。 自定义策略:如果IAM用户只需要拥有主机迁移服务(SMS)的部分操作权限,则使用自定义策略,参见SMS自定义策略。 自定义策略相比于系统策略,粒度更细,更安全。 在IAM控制台创建IAM用户。 给IAM用户授权。 将创建的IAM用户,加入步骤1中创建的用户组。 使用创建的IAM用户登录华为云控制台。 参考访问密钥,获取IAM用户的AK/SK。
  • 处理告警事件 HSS通过暴力破解检测算法和全网IP黑名单,如果发现暴力破解主机的行为,对发起攻击的源IP进行拦截,并上报告警事件。 当接收到来源于HSS的告警事件时,请登录HSS管理控制台确认并处理告警事件。 如果您的主机被爆破成功,检测到入侵者成功登录主机,账户下所有云服务器可能已被植入恶意程序,建议参考如下措施,立即处理告警事件,避免进一步危害主机的风险。 请立即确认登录主机的源IP的可信情况。 请立即修改被暴力破解的系统账户口令。 请立即执行检测入侵风险账户,排查可疑账户并处理。 请及时执行恶意程序云查杀,排查系统恶意程序。 如果您的主机被暴力破解,攻击源IP被HSS拦截,请参考如下措施,加固主机安全。 请及时确认登录主机的源IP的可信情况。 请及时登录主机系统,全面排查系统风险。 请根据实际需求升级HSS防护能力。 请根据实际情况加固主机安全组、防火墙配置。 详情请参见HSS如何处理账户暴力破解事件?。
  • 迁移是否会影响目的端桶的已有数据 对象存储迁移对目的端桶已有数据的影响,主要看目的端桶与源端桶是否有同名对象。 不存在同名对象,OMS迁移服务对目的桶已有数据无影响。 迁移过程中,不会修改目的端桶的已有数据。 迁移完成后,不会删除目的端桶的已有数据。 存在同名对象,会根据创建任务/任务组时,高级选项中的同名对象覆盖方式来执行覆盖规则。规则说明参见表1。 表1 同名对象覆盖规则说明 覆盖规则 说明 大小/最后修改时间对比覆盖 对于源端和目的端存在的同名对象,如果对象大小相同,则保留最后修改时间较新的对象;如果对象大小不同,则源端覆盖目的端。 不覆盖 对于源端和目的端存在的同名对象,跳过源端对象,保留目的端对象。 全覆盖 对于源端和目的端存在的同名对象,源端对象直接覆盖目的端对象。 父主题: 产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