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内容精选

  • 查看调用链详情 根据搜索条件查询出来的调用链列表可以查看调用链的基本信息 在查询后的调用链列表中,单击待查看的调用链前的,查看该调用链基本信息,如下图所示。 图2 调用链基本信息 表中标识的具体参数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调用链的HttpMethod。 调用链的RestURL,Rest URL为restful风格的URL,URL中带有变量名称,如/apm/get/{id};单击该URL可以跳转到调用链的详情页面。 调用链的开始时间。 调用链返回的HTTP状态码。 调用链的响应时间。 调用链的TraceID。 调用链所在组件。 调用链所在环境。 调用链所在实例的主机名。 调用链所在实例的IP。 调用链的实际URL。 调用链支持“查看日志”功能。 在LTS服务侧,配置“采集配置”,详细操作参见云日志服务 LTS《用户指南》的ECS接入章节。 单击“查看日志”,根据traceid跳转至LTS页面。LTS页面相关操作,请参见日志搜索。 如果未开通traceid关联日志,弹出“未关联日志服务”提示框。单击“跳转”,页面跳转至“关联日志服务设置”页面。“关联日志服务设置”详细操作,参见组件设置。 用户也可以从一些监控项视图页面,比如Url监控项的table视图,单击具体的Url跳转过来,这样就已经预先填写好搜索条件,帮助用户更快速搜索出所需要的调用链信息。 调用链详情页面可以查看调用链的完整链路信息,包含本地方法堆栈和相关远程调用的调用关系 单击调用链名称,可查看调用链详细信息,如下图所示。 上半部分为调用链完整链路的时序图,展示组件之间的完整调用关系,内部包含一次调用对应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信息,然后线条越在下面,越晚发生调用。 下半部分为调用链详细的方法堆栈,每一行代表一个方法调用,展示了调用链内部方法的详细调用关系。默认只展示javaagent支持的组件方法,如需展示应用方法,可以在JavaMethod配置中配置需要拦截的应用方法。 图3 调用关系 表中标识的具体参数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调用链的时序图中调用接口所属的组件和环境。 数字为接口调用的客户端响应时间,单位ms,具可将鼠标指针放置在该位置进行查看。 数字为接口调用的服务端响应时间,单位ms。 调用链方法堆栈中该方法对应的关键参数数据,如tomcat入口方法展示实际url、mysql的sql调用方法则展示具体执行sql。 调用链方法的扩展数据,一般展示该方法相关的参数信息。 调用链是“树”状结构,深度表示“树”状结构的层数。如图4所示。 图4 深度 单击“查看”,展示对应的Spans详细信息。单击“查看日志”,根据traceid跳转至LTS页面。详细介绍,参见“查看日志”章节。 时序图支持折叠,单击“收起时序图”,则时序图被折叠,不再展示。 图5 时序图折叠 单击“展开时序图”则时序图被展开,展示时序图。 调用链的时序图中,接入的探针类型或用户接入端的类型。web前端、小程序(微信、百度、支付宝以及钉钉)、移动端APP(Android和iOS)和公众号接入的探针,显示为“WEB”。其他的探针类型则显示为“user”。
  • 智能采样算法 APM系统会采用智能采样算法,决定是否对请求进行调用链跟踪。 如果决定要跟踪,那么就会生成一个TraceID,拦截A下面的一些重要方法(一般具有树结构父子关系)的详细信息(称为event),同时APM会将TraceID透传到B,B也会拦截下面的重要方法,同时透传TraceID到C,C也跟B和A类似。每个节点分别上报event信息,通过TraceID形成关联,这样通过TraceID就可以查看整个请求的调用详情。 如果决定不跟踪,那么就不会生成TraceID,B服务由于没有收到TraceID,自身也会产生跟A服务一样的算法,决定是否要进行调用链跟踪。 数据上报后,APM系统除了会存储所有event详情,同时会将每个服务的根event(称为span)信息额外存储起来,用于后续调用链搜索。用户一般是先搜索到span信息,然后根据span信息上附带的TraceID获取到总体调用链详情。 调用链采样策略系统默认是智能采样,url分为错误url、慢url(默认800ms、用户自定义配置)、正常url三种url,每种url调用链数据的采样率单独计算。APM的统计数据是一分钟采集上报一次,第一个采集周期所有url调用链数据都按正常url采样。第二个采集周期时,根据上一个采集周期的统计数据,将url分类为错误url、慢url、正常url三种url。 错误url的采样率:cpu小于30%每分钟采集100条,cpu大于或等于30%小于60%每分钟采集50条,cpu大于或等于60%每分钟采集10条,每条url至少采集2条。 慢url的采样率:cpu小于30%每分钟采集100条,cpu大于或等于30%小于60%每分钟采集50条,cpu大于或等于60%每分钟采集10条,每条url至少采集2条。 正常url的采样率:cpu小于30%每分钟采集20条,cpu大于或等于30%小于60%每分钟采集10条,cpu大于或等于60%每分钟采集5条,每条url至少采集1条。 上述调用链算法优点是,一旦决定产生调用链信息,那么链路是完整的,帮用户做正确决策。对于大量调用的url,可能会采集不到异常请求,可以通过异常监控的指标采集等其他方式来定位系统中的异常。
  • 版本更新说明 sdk如何处理个人信息请参考华为云应用性能分析服务数据采集SDK隐私声明。 您集成和使用华为的sdk时需要遵从个人信息保护基本要求,详情请参考华为云应用性能分析服务数据采集SDK开发者合规指南。 表1 版本更新说明 版本号 SDK下载地址 检验信息下载地址 更新说明 系统 2.0.6 SDK下载 插件下载 SDK下载 插件下载 修复了配置导致SDK启动失败的问题。 Android 7 及以上 2.0.5 SDK下载 插件下载 SDK下载 插件下载 适配了 Gradle8.0 以上版本的 transform API Android 7 及以上 2.0.4 SDK下载 插件下载 SDK下载 插件下载 适配配置文件字段,修复插件无法响应日志字段的问题 网络拦截升级,修复 URLConnection 只使用部分属性无法上报的问题。 Android 7 及以上 2.0.1 SDK下载 插件下载 SDK下载 插件下载 提供采集上报App启动性能、崩溃、卡顿、错误、网络请求、终端设备、自定义上报等应用监控能力。 Android 7 及以上
  • Profiler性能剖析配置 进入组件配置页,在“Profiler性能剖析配置”表单中填写相关信息。 图5 Profiler性能剖析配置 表2 Profiler性能剖析配置说明 参数 说明 总开关 打开后将低开销的对您应用进行持续诊断,解决Java程序中因为CPU、内存和10导致的瓶颈问题。 开关默认为关闭,开关置灰。总开关关闭时,所有子开关都处于关闭状态。 CPU 开启后将采集应用运行过程中CPU火焰图信息。 开关默认为关闭,开关置灰。 内存 开启后将采集应用运行过程中堆内内存火焰图信息。 开关默认为关闭,开关置灰。 延时 开启后将采集应用运行过程中时延火焰图信息。 开关默认为关闭,开关置灰。 生效范围 组件:组件级范围生效。该组件下关联的所有实例生成Profiler。开关默认为开启,开关为蓝色。 实例:实例级范围生效。仅所选实例生成Profiler,实例开启或离线后不会在新的实例生成profiler。开关默认为关闭,开关置灰。 单击实例开关,开启“实例”,开关为蓝色。 单击“选择实例”,选择所需要的实例。 图6 选择实例 选择1个或多个实例后,单击“确定”,设置成功。 图7 选择需要的实例 注意: 如果选择了实例级范围生效,则不能复制到其他组件/环境。 “组件”和“实例”只能选择其中一项,不支持同时选择。 单击“保存”,提示保存成功。 单击“复用到其他环境”,弹出“复用到其他环境”选择框。 图8 复用到其他环境 选择一个或多个环境,单击“保存并复用到其他环境”,则当前“Profiler性能剖析配置”信息,成功的复制到被选择的环境中。
  • 关联日志服务设置 应用性能管理(APM)与云日志服务(LTS)关联,您可以在 LTS中关联调用链的 TraceID 信息,当应用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调用链的 TraceID 快速关联到业务日志,及时定位分析并解决问题。 关联业务日志与TraceId开关,开启后业务日志中会自动生成调用链的TraceId。如果关闭关联业务日志与TraceId开关,则关联日志服务设置不生效。 关联业务日志支持Log4j/Log4j2/Logback日志组件。 自定义设置只支持java类型。 进入组件配置页,在“关联日志服务设置”表单中填写相关信息。 图2 关联日志服务设置 表1 关联日志服务设置参数说明 参数 说明 项目 在下拉菜单中选择项目。 日志组 日志组(LogGroup)是云日志服务进行日志管理的基本单位,可以创建日志流以及设置日志存储时间,每个账号下可以创建100个日志组。创建日志组详细操作参见日志组。 日志流 日志流(LogStream)是日志读写的基本单位,日志组中可以创建日志流,将不同类型的日志分类存储,方便对日志进一步分类管理。详细操作参见日志流。 单击“保存”,弹出“关联日志服务”提示框。 图3 关联日志服务 单击“确认”,关联成功。 单击“复用到其他环境”,弹出“复用到其他环境”选择框。 图4 复用到其他环境 选择一个或多个环境,单击“保存并复用到其他环境”,则当前“关联日志服务”的配置,成功的复制到被选择的环境中。
  • 使用导读 本地图介绍了APM功能使用场景的相关指导,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应用列表 APM应用列表展示了应用组件或环境、Agent状态、支持的操作等信息。 CMDB管理 APM会内置一个资源配置管理信息CMDB,用于组织应用结构信息以及相关配置信息。 应用指标监控 APM可以管理标签、监控应用的JVM、GC、服务调用、异常、外部调用、数据库访问、Profiler性能分析以及其他中间件的指标调用等数据,帮助用户全面掌握应用的运行情况。APM支持通过普罗实例,将应用指标上报到AOM界面。 调用链 拓扑发现异常服务,通过查看调用状态、耗时、接口调用的详细信息,进一步定界问题产生的原因。 应用拓扑 可视化展示应用间调用关系和依赖关系,应用拓扑自发现,异常应用实例无处躲藏。 应用拓扑主要分两种: 单组件拓扑:是单个组件下的单个环境的拓扑,同时可以展开直接或间接上下游的组件的拓扑关系。 全局应用拓扑:可以查看这个应用下面全部或者部分组件的全局拓扑关系。 URL跟踪 通过URL跟踪可以让用户跟踪某一些重要接口调用与下游的服务调用关系,从更细粒度角度发现问题。 资源标签管理 通过给账户下资源添加标签,可以对资源进行自定义标记,实现资源的分类。 标签管理 APM支持各业务下的环境及应用进行标签管理,按照业务需求对不同的环境及应用添加对应的标签,用来划分业务,方便对业务进行管理。 告警管理 接入APM的应用在达到设定告警条件时,会触发告警并及时上报信息,以便用户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服务的异常状况,进而迅速处理故障,避免造成业务损失。 Agent管理 通过Agent管理您可以查看当前已接入Agent的部署状态及运行状态,并且能对接入的Agent进行停止、启动和删除操作。 前端监控 APM支持监控浏览器/H5端、小程序端、配置告警策略性能加载、配置JS稳定性、API请求、服务流量以及自定义上报等数据,帮助用户全面掌握前端应用的运行情况。 链路追踪 链路追踪采集分布式应用的完整调用链路,提供了拓扑、接口调用、数据库、异常等数据采集类型,配置告警策略,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分析和诊断分布式应用架构下的性能瓶颈,提高微服务时代下的开发诊断效率。 App监控 APM Agent会周期性采集一些移动监控的性能指标数据,用来衡量Android端、iOS端的总体健康状况。可以采集崩溃、卡顿、错误、启动性能、网络请求、终端设备以及自定义上报等数据,帮助用户全面掌握App应用的运行情况。 配置管理 集中管理、展示APM中支持的配置,配置管理主要包括2部分。 采集中心:采集中心主要是集中管理、展示APM中支持的采集器插件的入口,在这里可以看到APM中支持的各种采集器插件、指标以及支持的可配置的参数信息。 数据脱敏:APM支持配置脱敏策略,对依赖APM2.0上报的接口相关数据,按照脱敏配置策略进行脱敏处理。 系统管理 集中管理、展示系统配置,主要包括:访问密钥、通用配置以及探针统计。 访问密钥:是租户在APM服务的长期身份证,用户确保上报请求的机密性、完整性和请求者身份的正确性。 通用配置:系统通用配置,设置Agent字节码方式拦截,慢请求阈值、监控指标数据采集的最大行数以及前端监控聚合设置。 探针统计:APM支持对租户使用的探针数量进行统计。 权限管理 APM使用企业项目管理控制用户对APM资源的访问范围。 了解更多 权限管理 创建用户并授权使用APM。 快速入门 使用APM功能前,了解多种场景下应用如何接入APM。
  • 版本更新说明 表1 版本更新说明 版本号 SDK下载地址 检验信息下载地址 更新说明 系统 2.0.6 单击下载 单击下载 修复配置引起的SDK启动失败问题。 iOS10、Xcode11及以上。 2.0.5 单击下载 单击下载 解决网络请求、错误监控系统兼容性问题。 iOS10、Xcode11及以上。 2.0.1 单击下载 单击下载 解决系统兼容性问题。 iOS10、Xcode11及以上。 2.0.0 单击下载 单击下载 提供采集上报App启动性能、崩溃、卡顿、错误、网络请求、终端设备、自定义上报等应用监控能力。 iOS10、Xcode11及以上。
  • Agent启停 当Agent处于启动状态时,启停按钮显示为;当Agent处于停止状态时,启停按钮显示为。 停止Agent 在实例列表页面,单击需要停用Agent的实例所在行的启停按钮。 在弹出的“停用Agent”弹框单击“确定”,完成对所选实例的停止。 启动Agent 在实例列表页面,单击需要启动Agent的实例所在行的启停按钮。 在弹出的“启用Agent”弹框单击“确定”,完成对所选实例的启动。
  • 查看URL监控 接口维度汇总 针对外部服务调用常见的URL调用,系统会采集每个URL的指标。具体指标以及说明,参见表1。 图4 接口维度汇总URL监控 表1 接口维度汇总指标说明表 指标集 指标 说明 接口维度汇总 url 请求的url。 method 请求的httpmethod。 调用次数 该url的调用次数。 平均响应时间(ms) 该url在采集周期内平均响应时间。 错误数 该url的错误数。 最大并发 该url的最大并发。 最慢调用(ms) 该url在采集周期内最大响应时间。 apdex 满意度,取值范围0~1。数值越趋近于1,表示满意度越高。 详情请参见基本概念-apdex。 异常数 该url的异常数。 0-10ms 响应时间在0-10ms范围请求数。 10-100ms 响应时间在10-100ms范围请求数。 100-500ms 响应时间在100-500ms范围请求数。 500-1000ms 响应时间在500-1000ms范围请求数。 1-10s 响应时间在1-10s范围请求数。 10s-n 响应时间在10s以上请求数。 接口调用会作为调用链的起点,单击某个URL,系统会跳转到调用链页面,显示默认20分钟内该接口的调用情况。 可以将某个环境的某个监控项的调用标示为URL跟踪,具体配置方法请参见配置URL跟踪。 单击“调用次数”、“平均响应时间”等列的蓝色字体数值,会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对应的数值详情。 状态码维度汇总 APM支持以状态码的维度汇总对接口的调用次数。系统会采集每个URL的指标。具体指标以及说明,参见表2。 图5 状态码维度汇总URL监控 表2 状态码维度汇总指标说明表 指标集 指标 说明 状态码维度汇总 code 状态码。 个数 该状态码的发生次数。 最近url 该状态码在采集周内采样的url。 单击“code”列的某个状态码,系统会跳转到调用链页面,显示默认20分钟内所在环境,所选实例该状态码的调用情况。 单击“个数”列的数值,可以查看所选时间段内该状态码的趋势图。 单击最近url,可以查看对应状态码下的调用详情。 集群维度汇总 APM支持以集群的维度汇总对接口的指标。具体指标以及说明,参见表3。 图6 集群维度汇总URL监控 表3 集群维度汇总指标说明表 指标集 参数 说明 集群维度汇总 clusterId 调用方的集群id。 调用次数 该集群的调用次数。 平均响应时间(ms) 用户在采集周期内平均响应时间。 错误数 该集群调用的错误次数。 最大并发 该集群的最大并发次数。 最慢调用(ms) 用户在采集周期内最慢调用时间。 单击“调用次数”、“平均响应时间”等列的蓝色字体数值,会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对应的数值详情。 总览 可以在总览页签下查看所选实例的指标的趋势图。具体指标以及说明,参见表4。选中某一个时间节点时,图表支持联动。展示该时间节点下,总请求数、平均响应时间(ms)、错误次数以及apdex的实际数值。 图7 URL监控总览 表4 总览指标说明表 指标集 指标 说明 总览 总请求数 url的总请求数。 平均响应时间(ms) url的平均响应时间。 错误次数 url的总错误次数。 apdex url的满意度。
  • 错误码 表1 SDK错误码 错误类型 错误码 错误描述 可能原因 处理措施 参数类错误 (APM.00XX) APM.0001 %@ is null. 参数%@为空 请设置非空的参数后重试 APM.0002 %@ is invalid. 参数%@的类型、格式无效 请设置有效的参数后重试 APM.0003 The length of %@ exceeds the maximum value of %@. 参数%@的长度超过了最大值%@ 请修改参数长度后重试 APM.0004 The value of %@ must be between %@ and %@. 参数%@的值必须在%@-%@之间 请修改参数值后重试 APM.0006 %@ doesn't match pattern. 参数%@不匹配正则表达式 请设置符合正则表达式的参数后重试 APM.0007 Invalid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无效的配置参数 请设置正确的配置项参数后重试 APM.0008 This feature needs to be enabled in the configuration file. 功能未启用 请在配置文件中启用此功能 APM.0009 Unsupported region. 上报日志不支持该地区 请使用下列有效区域:cn-north-4 集成类错误 (APM.01XX) APM.0100 The APMSDK is not initialized. SDK未初始化 请设置符合规则的配置参数,正确初始化SDK APM.0102 The APMSDK requires %@ or higher. SDK要求%@及以上操作系统 请根据提示调整最低操作系统版本 APM.0103 Open database failed, code=%@. 打开数据库失败 请根据sqlite3 error code查询具体情况 APM.0104 Create database table failed, code=%@, error=%@. 创建数据表失败 请根据sqlite3 error code查询具体情况 APM.0105 Insert into database failed, code=%@, error=%@. 插入数据失败 请根据sqlite3 error code查询具体情况 APM.0106 Delete from database failed, code=%@, error=%@. 删除数据失败 请根据sqlite3 error code查询具体情况 APM.0107 Select from database failed, code=%@, error=%@. 查询数据失败 请根据sqlite3 error code查询具体情况 APM.0108 Close database failed, code=%@. 关闭数据库失败 请根据sqlite3 error code查询具体情况 APM.0109 Reduce database size failed, code=%@, error=%@. 减小数据库大小失败 请根据sqlite3 error code查询具体情况 APM.0110 Begin transaction failed, code=%@, error=%@. 开启事务失败 请根据sqlite3 error code查询具体情况 APM.0111 Commit transaction failed, code=%@, error=%@. 提交事务失败 请根据sqlite3 error code查询具体情况 APM.0112 The count of database records exceeds the maximum value of %@,will delete %@ records before inserting. 数据库达到最大日志条数限制 将自动删除适量老日志,再插入新日志 APM.0113 Update column(%@) to database failed, code=%d, error=%s. 更新数据失败 请根据sqlite3 error code查询具体情况 系统类错误 (APM.02XX) APM.0202 Write to file failed. 写入文件失败 请检查文件写权限 APM.0203 No file read and write permissions. 无文件读写权限 请授权文件/目录读写权限 APM.0204 Call the system API failed,API=%s, error=%s. 调用系统API时发生错误 请根据系统API、错误描述查询具体情况 网络类错误 (APM.03XX) APM.0300 Request failed,response code=%@,error=%@. 请求发送失败 具体处理措施参见Status Code。 父主题: SDK接入
  • 响应消息体(可选) 响应消息体通常以结构化格式返回,与响应消息头中Content-type对应,传递除响应消息头之外的内容。 对于“获取用户Token”接口,返回如下消息体。为篇幅起见,这里只展示部分内容。 { "token": { "expires_at": "2019-02-13T06:52:13.855000Z", "methods": [ "password" ], "catalog": [ { "endpoints": [ { "region_id": "xx-xx", ...... 当接口调用出错时,会返回错误码及错误信息说明,错误响应的Body体格式如下所示。 { "error_msg": "The format of message is error", "error_code": "AS.0001" } 其中,error_code表示错误码,error_msg表示错误描述信息。
  • 基本概念 账号 用户注册时的账号,账号对其所拥有的资源及云服务具有完全的访问权限,可以重置用户密码、分配用户权限等。由于账号是付费主体,为了确保账号安全,建议您不要直接使用账号进行日常管理工作,而是创建用户并使用该用户进行日常管理工作。 用户 由账号在IAM中创建的用户,是云服务的使用人员,具有身份凭证(密码和访问密钥)。 在我的凭证下,您可以查看账号ID和IAM用户ID。通常在调用API的鉴权过程中,您需要用到账号、用户和密码等信息。 区域(Region) 从地理位置和网络时延维度划分,同一个Region内共享弹性计算、块存储、对象存储、VPC网络、弹性公网IP、镜像等公共服务。Region分为通用Region和专属Region,通用Region指面向公共租户提供通用云服务的Region;专属Region指只承载同一类应用或只面向特定租户提供应用服务的专用Region。 详情请参见区域和可用区。 可用区(AZ,Availability Zone) 一个可用区是一个或多个物理数据中心的集合,有独立的风火水电,AZ内逻辑上再将计算、网络、存储等资源划分成多个集群。一个Region中的多个AZ间通过高速光纤相连,以满足用户跨AZ构建高可用性系统的需求。 项目 区域默认对应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由系统预置,用来隔离物理区域间的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以默认项目为单位进行授权,用户可以访问您账号中该区域的所有资源。如果您希望进行更加精细的权限控制,可以在区域默认的项目中创建子项目,并在子项目中创建资源,然后以子项目为单位进行授权,使得用户仅能访问特定子项目中资源,使得资源的权限控制更加精确。 图1 项目隔离模型 同样在我的凭证下,您可以查看项目ID。 企业项目 企业项目是项目的升级版,针对企业不同项目间资源的分组和管理,是逻辑隔离。企业项目中可以包含多个区域的资源,且项目中的资源可以迁入迁出。 关于企业项目ID的获取及企业项目特性的详细信息,请参见《企业管理用户指南》。 父主题: 使用前必读
  • 调用API获取项目ID 项目ID还可通过调用查询指定条件下的项目信息API获取。 获取项目ID的接口为“GET https://{Endpoint}/v3/projects/”,其中{Endpoint}为IAM的终端节点,可以从地区和终端节点获取。 响应示例如下,其中projects下的“id”即为项目ID。 { "projects": [ { "domain_id": "65382450e8f64ac0870cd180d14e684b", "is_domain": false, "parent_id": "65382450e8f64ac0870cd180d14e684b", "name": "cn-north-4", "description": "", "links": { "next": null, "previous": null, "self": "https://www.example.com/v3/projects/a4a5d4098fb4474fa22cd05f897d6b99" }, "id": "a4a5d4098fb4474fa22cd05f897d6b99", "enabled": true } ], "links": { "next": null, "previous": null, "self": "https://www.example.com/v3/projects" } }
  • 请求方法 HTTP请求方法(也称为操作或动词),它告诉服务你正在请求什么类型的操作。 GET:请求服务器返回指定资源。 PUT:请求服务器更新指定资源。 POST:请求服务器新增资源或执行特殊操作。 DELETE:请求服务器删除指定资源,如删除对象等。 HEAD:请求服务器资源头部。 PATCH:请求服务器更新资源的部分内容。当资源不存在的时候,PATCH可能会去创建一个新的资源。 在“获取用户Token”的URI部分,您可以看到其请求方法为“POST”,则其请求为: POST https://Endpoint/v3/auth/tokens
  • 请求消息头 附加请求头字段,如指定的URI和HTTP方法所要求的字段。例如定义消息体类型的请求头“Content-Type”,请求鉴权信息等。 详细的公共请求消息头字段请参见表1。 表1 公共请求消息头 名称 描述 是否必选 示例 Host 请求的服务器信息,从服务API的URL中获取。值为hostname[:port]。端口缺省时使用默认的端口,https的默认端口为443。 否 使用AK/SK认证时该字段必选。 code.test.com or code.test.com:443 Content-Type 消息体的类型(格式)。推荐用户使用默认值application/json,有其他取值时会在具体接口中专门说明。 是 application/json Content-Length 请求body长度,单位为Byte。 否 3495 X-Project-Id project id,项目编号。 否 如果是专属云场景采用AK/SK认证方式的接口请求或者多project场景采用AK/SK认证的接口请求,则该字段必选。 e9993fc787d94b6c886cbaa340f9c0f4 X-Auth-Token 用户Token。 用户Token也就是调用获取用户Token接口的响应值,该接口是唯一不需要认证的接口。 请求响应成功后在响应消息头(Headers)中包含的“X-Subject-Token”的值即为Token值。 否 使用Token认证时该字段必选。 注:以下仅为Token示例片段。 MIIPAgYJKoZIhvcNAQcCo...ggg1BBIINPXsidG9rZ API同时支持使用AK/SK认证,AK/SK认证是使用SDK对请求进行签名,签名过程会自动往请求中添加Authorization(签名认证信息)和X-Sdk-Date(请求发送的时间)请求头。 AK/SK认证的详细说明请参见认证鉴权的“AK/SK认证”。 对于获取用户Token接口,由于不需要认证,所以只添加“Content-Type”即可,添加消息头后的请求如下所示。 1 2 POST https://endpoint/v3/auth/tokens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