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内容精选

  • 操作步骤 进入TICS服务控制台。 在计算节点管理中,找到购买的计算节点,通过登录地址,进入计算节点控制台。 图1 前往计算节点 登录到计算节点后,进入数据管理并进行数据集发布。 图2 数据管理中新建数据集 参考下图填写参数信息。(1)指定连接器为localConnector,选择数据文件的路径,填写数据名称;(2)字段配置中特征字段(x_{特征序号})均配置为字段类型:FLOAT,字段类别:特征,特征类型:连续;标签字段(label)配置为字段类型:INTEGER,字段类别:标签。 图3 配置数据集参数 发布数据集。 图4 发布数据集 数据集发布的过程并不会直接从数据源中导出用户数据,仅从数据源处获取了数据集相关的元数据信息,用于任务的解析、验证等。
  • 精准:测试用例表达用词要求精准 规则7.1.1 测试步骤、预期结果为必填项。 规则7.1.2 前置条件需详细、简洁地说明执行测试前的准备事项,如被测对象所处状态、预置数据、预置条件等,不使用无用、抽象的条件。 规则7.1.3 测试步骤中对必须的测试操作对象、操作方法需实例化表达清楚,非用例作者通过浏览也可以进行测试操作。 规则7.1.4 步骤中有需要设置参数的要显示说明,不能只有“边界值”、“错误值”、“非法值”、“遍历所有字符”等简单描述。 规则7.1.5 用例表述中不要使用模糊的、含二义性的语句,避免使用概数,如“很多”、“一些”、“部分”等。 规则7.1.6 不要遗漏任何测试动作。 模糊词列表 很多、一些、部分、大量、少量、多次、设备无异常、随机、任意、一段时间、一会、一点、特殊、很长、较长、很短、较短、多个、几块、多条、数次、变差、所有、大概、频繁、大约、某些、计数正常、长时间、多端口、异常、错误信息、死循环、正常、最大、最小、非法报文、非法字符、超长、超小、超短、长包、短包、边界值、过低、过高、全部、缺省、默认、各模块、可能、有的、一定范围、适量、多于、少于、左右、上下 【正例/反例】 字段 正例 反例 点评说明 前置条件 通信录中已经添加联系人。 无前置条件。 若后续测试步骤有依赖数据时,需要添加前置条件。如:测试短信编写功能,通信录没有保存联系人,则短信编辑界面不显示联系人列表。反例中未描述必要前置条件。 前置条件 1、XXX SDK正确安装 2、python安装版本为python34以上 3、adb版本为1.3.6以上 XXX SDK、python及adb已正常安装。 反例中前置条件描述过于抽象,未明确标明依赖软件python及adb的版本要求,可能导致不兼容的情况发生。 测试步骤 使用XX工具,强行中断A模块的进程。 创造条件,使得A模块异常。 反例中未描述如何使A模块异常,不具备指导性。 测试步骤 拔掉A模块所在机器的网线。 创造条件,使得A模块异常。 反例中未描述如何使A模块异常,不具备指导性。 测试步骤 1.进入信息主界面 2.单击新建信息按钮 在New Message界面,通过左上角选择New message新建短信 把操作步骤分割清楚,并且使用严谨的词。 预期结果 检查XXX消息中参数YYY的取值为ZZZ。 检查消息流程正确。 反例中未明确消息流程如何判断是否正确。 预期结果 检查XXX消息跟踪,跟踪消息全面,对以下关键字段:消息类型、长文件名的解析正确。 检查消息跟踪、解析正确。 反例中未明确如何跟踪消息是否全面。 父主题: 用例前置条件、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文字表达规则
  • 训练型横向联邦作业流程 联邦学习分为横向联邦及纵向联邦。相同行业间,特征一致,数据主体不同,采用横向联邦。不同行业间,数据主体一致,特征不同,采用纵向联邦。xx医院的应用场景为不同主体的相同特征建模,因此选用横向联邦。 创建训练型横向联邦学习作业。 图1 创建训练型横向联邦学习作业 配置作业的执行脚本,训练模型文件。 执行脚本是每个参与方的计算节点在本地会执行的模型训练、评估程序,用于基于本地的数据集训练子模型。 训练模型文件则定义了模型的结构,会用于每个参与方在本地初始化模型。 图2 配置执行脚本、训练模型文件 配置已方、对方数据集。在作业的数据集配置中,选择己方、对方的本地数据集,此外需将已方的数据集设为评估数据集。横向联邦中,需要确保不同参与方的数据集结构完全一致。 图3 配置数据集 保存并执行作业。单击下方的“保存并执行”按钮,即可发起执行横向联邦学习作业。 单击“历史作业”按钮,查看当前作业的执行情况。 单击“计算过程”按钮可以查看作业的具体执行计划。 单击“执行结果”按钮可以查看作业保存的模型文件路径,用于后续的评估型作业。 图4 查看作业的执行情况 图5 查看作业的具体执行计划 图6 查看作业的执行结果 父主题: 测试步骤
  • 风格一致:测试用例表达用词要求风格一致 规则7.5.1 测试语法表达规则,即测试用例的表达须符合测试语法表达规则。 规则7.5.2 测试逻辑与测试数据分离。 【测试语法表达规则案例】 类别 说明 建议的语法 语法 操作类 指执行一个特定操作或动作,主要是指测试执行步骤。 [操作者][动作][对象][参数] 用户按键1234567890#* 赋值类 指设置某个对象的属性,主要指预置条件。 设置[对象][属性]为[参数] 设置ICD业务字冠为1234567890#* 检查类 指检查某个对象的属性,主要指预期结果。 检查[对象][属性]为[参数] 检查ICD业务字冠为1234567890#* 重复类 当需要多次重复执行时。 重复步骤[X]到步骤[Y],重复N次 重复执行步骤(或流程)3~10,重复2次 父主题: 用例前置条件、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文字表达规则
  • 易确认:测试用例表达用词要求易确认 规则7.4.1 预期结果的描述尽量准确、具体、易确认、有代表性,测试人员可以清楚地判断测试失败还是成功,避免预期结果直接写“无错误”、“无异常”等笼统无法检查的描述。 规则7.4.2 影响用例最终结果的检查点,需要填写预期结果,避免测试检查点遗漏。 规则7.4.3 预期结果中不能出现操作步骤,要将操作步骤和预期结果严格区分开。 【正例/反例】 字段 正例 反例 点评说明 预期结果 A接口返回HTTP状态码200,返回值中status值为success。 A接口返回无异常。 反例中未描述如何确认A接口返回无异常,不易判断。 预期结果 1.进入新建信息编辑界面,短信编辑界面显示收件人、收件人列表和短信内容输入框,界面显示符合UX设计规范要求。 进入短信编辑。 明确需要关注的点和测试目的。 易确认是针对预期结果而言的,指的是执行完成后根据预期结果能明确知道用例执行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目前主要的问题是测试用例中的检查点往往过多,因此在用例描述上过于含糊,从而无法确认用例执行是成功还是失败。 父主题: 用例前置条件、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文字表达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