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内容精选

  • 样式 尺寸位置 W:设置图表的宽,单位为px。 H:设置图表的高,单位px。 X:设置图表在画布中的位置。单位为px。 Y:设置图表在画布中的位置。单位为px。 不透明度:设置图表在画布上的透明度,可通过滑动条进行设置,也可手动输入百分比,比例越大透明程度越低。 图1 尺寸位置 进度条:柱子宽度、圆角半径、背景色、进度条颜色用户可自定义设置。 进度条颜色支持设置纯色和渐变色。渐变色可设置起点、终点颜色,起点终点颜色也可互换。 占比 显示占比:勾选,可显示占比,不勾选不显示占比。 小数位:小数位取值范围为0~10。 占比文本:字体类型、数值颜色、数值字号、字体粗细用户可自定义设置。 偏移:水平偏移取值范围-10000~1000。 值标签 显示/隐藏值标签:单击“显示值标签”左侧的勾选框,表示显示,表示隐藏。 当前值名称:设置当前值名称。 目标值名称:设置目标值名称。 对齐方式:支持设置为左右排列和上下排列。 排列方式:支持设置为顶部、右侧、内部、左侧、底部、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 文本:支持对值标签的字体、颜色、字号、字体粗细的设置。 图2 值标签 动画 显示/隐藏动画:单击“动画”右侧的勾选框,表示开启图表的动画效果;表示预不开启图表的动画效果。 入场动画:组件第一次渲染动画的时长,单位为ms。 动画效果:动画的缓动效果,系统提供多种常见的动画缓动效果供您选择。 更新动画:组件数据更新时的动画时长,单位为ms。 是否从之前位置开始:开启后,组件数据更新时,从上一个数据的位置开始播放动画;关闭后,组件数据更新时,从初始位置开始播放动画。 图3 动画
  • 样式 设置平行坐标系的样式参数。 表2 基础样式参数 参数 说明 卡片标题 卡片支持有和无标题的设置。设置卡片的标题,在卡片的左上角展示。 无标题:当未勾选框时,为无标题格式。 有标题:当勾选框时,为有标题格式。 文本 设置文本字体的大小和字体颜色。可通过输入修改字体大小也可通过和修改字体的大小。 说明: 输入不能为空,且输入值必须在14到32之间。 对齐方式 支持左对齐和居中对齐方式。 下边距 设置平行坐标系图标题与图表之间的距离。可通过输入修改边距的大小也可通过和修改边距的大小。 说明: 输入不能为空,且输入值必须在0到32之间。 分割线 卡片支持无和有分割线的设置。 无分割线:当未勾选框时,为无分割线格式。 有分割线:当勾选框时,为有分割线格式。支持对分割线的样式和下框边距进行设置。分割线样式和下边框支持输入设置,也可通过和进行设置。 说明: 分割线样式的输入不能为空,且输入值必须在0到8之间。在设置样式之后才可以设置下边距,分割线的下边距输入不能为空,且输入值必须在0到32之间。 卡片背景 卡片背景支持有背景和无背景设置。 无背景:当未勾选框时,为无背景格式。 有背景:当勾选框时,为有背景格式。支持背景颜色的设置。 状态icon 可以设置icon的显示方式和颜色,支持始终显示和悬停显示。卡片icon支持有状态icon和无状态icon设置。 无背景:当未勾选框时,为无状态icon。 有背景:当勾选框时,为有状态icon。 表3 图表样式 参数 说明 显示图例 支持显示或不显示,设置为不显示下述参数则不支持设置。 文本 设置文本字体大小。 位置 设置图例的位置,支持设置为下方和上方。 色板 支持设置为系统或自定义。 数值设置 支持对数值的语境、单位、科学计数法、使用千分位分割符、小数位的设置。 表4 坐标轴参数 参数 说明 显示坐标轴 支持对坐标轴的坐标线和颜色的设置。 显示轴标签 支持对轴标签的文本和文本颜色的设置。 显示网格 支持对网格线的粗细和颜色设置。 显示刻度线 支持对尺度类型设置,有线性和对数两种功能。 表5 系列设置 参数 说明 选择度量 根据字段里面选择的度量选择。 语境 对系列的语境进行设置,支持中文(简体)和English 单位 单位支持自动、无、百、千、万、亿、百亿、万亿。 科学计数法 支持使用科学计数法或不支持。 使用千分位分割符 支持使用千分位分割符或不支持。 小数位 支持设置小数位或不支持。 功能设置:支持对空值处理设置,有删除、智能删除、置零功能选择。
  • 云审计服务支持的DLI操作列表说明 通过云审计服务,您可以记录与DLI服务相关的操作事件,便于日后的查询、审计和回溯。 表1 云审计服务支持的DLI操作列表 操作名称 资源类型 事件名称 创建数据库 database createDatabase 删除数据库 database deleteDatabase 修改数据库所有者 database alterDatabaseOwner 创建表 table createTable 删除表 table deleteTable 导出表数据 table exportData 导入表数据 table importData 修改表的所有者 table alterTableOwner 创建队列 queue createQueue 删除队列 queue dropQueue 队列授权 queue shareQueue 修改队列网段 queue replaceQueue 重启队列 queue queueActions 扩容/缩容队列 queue queueActions 提交作业(SQL) queue submitJob 取消作业(SQL) queue cancelJob 授权obs桶给DLI服务 obs obsAuthorize 检查SQL语法 job checkSQL 新建作业 job createJob 更新作业 job updateJob 删除作业 job deleteJob 创建Flink opensource sql作业 jobs createStreamSqlJob 更新Flink opensource sql作业 jobs updateStreamSqlJob 删除Flink作业 jobs deleteStreamJobs 停止Flink作业 jobs stopStreamJobs 提交Flink作业 jobs submitStreamJobs 创建Flink jar作业 jobs createStreamJarJob 更新Flink jar作业 jobs updateStreamJarJob 查看flink作业 jobs checkStreamJob 导入保存点 jobs dealSavepoint 购买包年包月队列 order orderQueue 购买cu时套餐包 order orderPackage 冻结资源 resource freezeResource 解冻资源 resource unfreezeResource 终止资源 resource deleteResource 资源清理 resource cleanResource 数据授权 data dataAuthorize 跨项目数据授权 data authorizeProjectData 导出查询结果 data storeJobResult 保存SQL模板 sqlTemplate saveSQLTemplate 更新SQL模板 sqlTemplate updateSQLTemplate 删除SQL模板 sqlTemplate deleteSQLTemplate 新建Flink模板 template createStreamTemplate 更新Flink模板 template updateStreamTemplate 查看Flink模板 template checkStreamTemplate 删除Flink模板 flinkTemplate deleteStreamTemplate 创建数据上传任务 uploader createUploadJob 获取数据上传任务鉴权 uploader getUploadAuthInfo 提交上传任务数据 uploader commitUploadJob 创建认证信息并上传证书 authInfo uploadAuthInfo 更新认证信息 authInfo updateAuthInfop 删除认证信息 authInfo deleteAuthInfo 更新配额 quota updateQuota 上传资源包 pkgResource uploadResources 删除资源包 pkgResource deleteResource 创建(经典型)跨源连接 datasource createDatasourceConn 删除(经典型)跨源连接 datasource deleteDatasourceConn 重新激活经典型跨源连接 datasource reactivateDSConnection 创建增强型跨源连接 datasource createConnection 删除增强型跨源连接 datasource getConnection 绑定队列 datasource associateQueueToDatasourceConn 解绑队列 datasource disassociateQueueToDatasourceConn 修改主机信息 datasource updateHostInfo 添加路由 datasource addRoute 删除路由 datasource deleteRoute 创建主题 smn createTopic 创建授权DLI agency createAgencyV2 创建批处理作业 batch createBatch 取消批处理作业 batch cancelBatch 创建会话 session createSession 删除会话 session deleteSession 创建语句 statement createStatement 取消语句执行 statement cancelStatement 创建全局变量 globalVar createGlobalVariable 删除全局变量 globalVar deleteGlobalVariable 修改全局变量 globalVar updateGlobalVariable 关于如何开通云审计服务以及如何查看追踪事件,请参考《云审计服务快速入门》中的相关章节。 关于云审计服务事件结构的关键字段详解,请参见《云审计服务用户指南》中的事件结构和事件样例。 父主题: 其他常用操作
  • 前提条件 已在华为云创建Redis实例。 已在华为云创建用于运行Redis-shake的弹性云服务器(ECS)。 创建的ECS需要选择与Redis实例相同的VPC,并且需要绑定弹性公网IP。 Rump模式不支持增量数据迁移,建议您先停止源端Redis的写入再进行迁移,防止数据不一致。 该方案配置只支持同DB映射迁移,异DB映射迁移该方案配置不适用。 源端为多DB使用(有非DB0的DB使用),华为云DCS为Proxy集群时,DCS需要开启多DB模式,否则会迁移失败(单DB0的Proxy集群不支持select命令)。 源端为多DB使用(有非DB0的DB使用),华为云DCS为Cluster集群时,该方案不支持(DCS Cluster集群只支持DB0模式)。
  • 迁移步骤 分别在华为云ECS和源端转发服务器上安装Nginx,本文以ECS操作系统为Centos7.x为例进行安装,不同操作系统命令稍有不同。 执行以下命令,添加Nginx到yum源。 sudo rpm -Uvh http://nginx.org/packages/centos/7/noarch/RPMS/nginx-release-centos-7-0.el7.ngx.noarch.rpm 添加完之后,执行以下命令,查看是否已经添加成功。 yum search nginx 添加成功之后,执行以下命令,安装Nginx。 sudo yum install -y nginx 执行以下命令安装stream模块。 yum install nginx-mod-stream --skip-broken 启动Nginx并设置为开机自动运行。 sudo systemctl start nginx.service sudo systemctl enable nginx.service 在本地浏览器中输入服务器地址(ECS公网IP地址),查看安装是否成功。 如果出现下面页面,则表示安装成功。 在源端Redis添加源端转发服务器的白名单。 在源端转发服务器配置安全组。 获取华为云ECS的公网IP地址。 配置源端转发服务器安全组入方向,添加华为云ECS的公网IP地址,并放开来自华为云ECS访问请求的端口(以6379为例)。 配置源端转发服务器的Nginx转发配置。 登录Linux源端转发服务器,执行命令打开并修改配置文件。 cd /etc/nginx vi nginx.conf 转发配置示例如下: stream { server { listen 6379; proxy_pass {source_instance_address}:{port}; } } 其中,6379为源端转发服务器本机监听端口,{source_instance_address}和{port}为源端Redis实例的连接地址和端口。 配置目的:通过访问源端转发服务器本机监听端口6379,访问源端Redis。 注意:以上配置必须配置在如下图所示的位置。 图2 配置位置要求 重启Nginx服务。 service nginx restart 验证启动是否成功。 netstat -an|grep 6379 端口在监听状态,Nginx启动成功。 图3 验证结果 配置华为云ECS的Nginx转发配置。 登录Linux华为云ECS,执行命令打开并修改配置文件。 cd /etc/nginx vi nginx.conf 配置示例如下: stream { server { listen 6666; proxy_pass {source_ecs_address}:6379; } } 其中,6666为华为云ECS本机监听端口,{source_ecs_address}为源端转发服务器公网IP地址,6379为源端转发服务器Nginx的监听端口。 配置目的:通过访问华为云ECS本机监听端口6666,访问源端转发服务器。 注意:以上配置必须配置在如下图所示的位置。 图4 配置位置要求 重启Nginx服务。 service nginx restart 验证启动是否成功。 netstat -an|grep 6666 端口在监听状态,Nginx启动成功。 图5 验证结果 在华为云ECS执行以下命令测试6666端口的网络连接。 redis-cli -h {target_ecs_address} -p 6666 -a {password} 其中,{target_ecs_address}为华为云ECS公网IP地址,6666为华为云ECS监听端口,{password}为源端Redis密码,如无密码可不填。 图6 连接示例 准备迁移工具Redis-shake。 登录华为云ECS。 在华为云ECS中执行以下命令下载Redis-shake,本文以下载2.0.3版本为例进行说明。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下载其他Redis-Shake版本。 wget https://github.com/tair-opensource/RedisShake/releases/download/release-v2.0.3-20200724/redis-shake-v2.0.3.tar.gz 执行命令解压Redis-shake文件。 tar -xvf redis-shake-v2.0.3.tar.gz 配置Redis-shake的配置文件。 执行命令进入解压后的目录。 cd redis-shake-v2.0.3 修改配置文件redis-shake.conf。 vim redis-shake.conf 修改源端Redis信息配置: source.type 源端redis实例类型,单机、主备、proxy集群实例都选择standalone,cluster实例选择cluster。 source.address 华为云ECS公网IP地址和映射源端转发服务器的端口(华为云ECS监听端口6666),用英文冒号隔开。 source.password_raw 源端待迁移Redis实例的密码,如未设置密码,无需填写。 修改目标端DCS信息配置: target.type 华为云Redis实例类型,单机、主备、proxy集群实例都选择standalone,cluster实例选择cluster。 target.address 华为云Redis实例的连接地址和端口,用英文冒号隔开。 target.password_raw 华为云Redis实例的密码,如未设置密码,无需填写。 按下Esc键退出编辑模式,输入:wq!按回车键保存配置并退出编辑界面。 执行命令启动Redis-shake并使用rump(在线全量)模式开始数据迁移。 ./redis-shake.linux -conf redis-shake.conf -type rump 图7 迁移过程 图8 迁移结果 迁移完成后,请使用redis-cli工具连接源Redis和目标Redis,确认数据的完整性。 分别连接源Redis和目标Redis。 连接操作请参考redis-cli连接。 输入info keyspace,查看keys参数和expires参数的值。 对比源Redis和目标Redis的keys参数分别减去expires参数的差值。如果差值一致,表示数据完整,迁移正常。 删除Redis-shake配置文件。
  • 返回结果 表1 返回结果 类型 说明 GetResult 参数解释: SDK公共结果对象。 表2 GetResult 参数名称 参数类型 描述 status int 参数解释: HTTP状态码。 取值范围: 状态码是一组从2xx(成功)到4xx或5xx(错误)的数字代码,状态码表示了请求响应的状态。完整的状态码列表请参见状态码。 默认取值: 无 reason str 参数解释: HTTP文本描述。 默认取值: 无 errorCode str 参数解释: OBS服务端错误码,当status参数小于300时为空。 默认取值: 无 errorMessage str 参数解释: OBS服务端错误描述,当status参数小于300时为空。 默认取值: 无 requestId str 参数解释: OBS服务端返回的请求ID。 默认取值: 无 indicator str 参数解释: OBS服务端返回的错误定位码。 默认取值: 无 hostId str 参数解释: 请求的服务端ID,当status参数小于300时为空。 默认取值: 无 resource str 参数解释: 发生错误时相关的桶或对象,当status参数小于300时为空。 默认取值: 无 header list 参数解释: 响应消息头列表,由多个元组构成。每个元组均包含两个元素,代表响应头的键值对。 默认取值: 无 body object 参数解释: 操作成功后的结果数据,当status大于300时为空。该值根据调用接口的不同而不同,参见“桶相关接口”章节和“对象相关接口”章节的详细描述。 默认取值: 无
  • 支持接口 OBS Python SDK支持服务端加密的接口见下表: OBS Python SDK接口方法 描述 支持加密类型 ObsClient.putContent 上传内容时设置加密算法、密钥,对对象启用服务端加密。 SSE-KMS SSE-C ObsClient.putFile 上传文件时设置加密算法、密钥,对对象启用服务端加密。 SSE-KMS SSE-C ObsClient.getObject 下载对象时设置解密算法、密钥,用于解密对象。 SSE-C ObsClient.copyObject 复制对象时设置源对象的解密算法、密钥,用于解密源对象。 复制对象时设置目标对象的加密算法、密钥,对目标对象启用加密算法。 SSE-KMS SSE-C ObsClient.getObjectMetadata 获取对象元数据时设置解密算法、密钥,用于解密对象。 SSE-C ObsClient.initiateMultipartUpload 初始化分段上传任务时设置加密算法、密钥,对分段上传任务最终生成的对象启用服务端加密。 SSE-KMS SSE-C ObsClient.uploadPart 上传段时设置加密算法、密钥,对分段数据启用服务端加密。 SSE-C ObsClient.copyPart 复制段时设置源对象的解密算法、密钥,用于解密源对象。 复制段时设置目标段的加密算法、密钥,对目标段启用加密算法。 SSE-C
  • 功能说明 用户可以使用普通方式上传、下载对象,也可以使用服务端加密方式进行上传、下载对象。 OBS支持服务端加密功能,使加密的行为在服务端进行。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使用不同的密钥管理方式来使用服务端加密功能。当前支持两种服务端加密方式: KMS托管密钥的服务端加密(SSE-KMS)和客户提供加密密钥的服务端加密(SSE-C)。上述两种方式都采用行业标准的AES256加密算法。 SSE-KMS方式,OBS使用KMS(Key Management Service)服务提供的密钥进行服务端加密。 SSE-C方式,OBS使用用户提供的密钥和密钥的MD5值进行服务端加密。 使用服务端加密,返回的ETag值不是对象的MD5值。无论是否使用服务端加密上传对象,请求消息头中加入Content-MD5参数时,OBS均会对对象进行MD5校验。 更多关于服务端加密的内容请参考服务端加密。
  • 操作步骤 创建用户组并授权。 在用户组界面,单击“创建用户组”。 输入“用户组名称”。 单击“确定”,用户组创建完成。 单击新建用户组右侧的“授权”。 创建自定义策略。 如果需要授予IAM用户精细的委托权限,仅管理指定的委托,请执行以下步骤创建细粒度的委托权限。如果不需要进行精细的委托授权,授予IAM用户管理所有的委托权限,请跳过该步骤,直接执行f。 在选择策略页面,单击权限列表右上角“新建策略”。 输入“策略名称”。 “策略配置方式”选择“JSON视图”。 在“策略内容”区域,填入以下内容: { "Version": "1.1", "Statement": [ { "Action": [ "iam:agencies:assume" ], "Resource": { "uri": [ "/iam/agencies/b36b1258b5dc41a4aa8255508xxx..." ] }, "Effect": "Allow" } ] } "b36b1258b5dc41a4aa8255508xxx..."需要替换为待授权委托的ID,需要提前向委托方获取,其他内容不需修改,直接拷贝即可。 本文简要讲述快速完成委托细粒度授权的必要操作,更多权限内容,详情请参考权限管理。 单击“下一步”,继续完成授权。 选择上一步创建的自定义策略或者“Agent Operator”权限,单击“下一步”。 自定义策略:用户仅能管理指定ID的委托,不能管理其他委托。 “Agent Operator”权限:用户可以管理所有委托。 选择授权范围方案。 单击“确定”,用户组授权完成。 创建IAM用户并加入用户组。 在用户界面,单击“创建用户”。 在创建用户界面,输入用户信息。 “访问方式”选择“管理控制台访问”中的“首次登录时设置”。 “登录保护”选择“开启”,并选择身份验证方式,单击“下一步”。 在“可选用户组”中,选择1中新创建的用户组,单击“创建用户”。 完成IAM用户创建。 分配委托权限操作完成,新创建的IAM用户可以通过切换角色至委托方账号中,帮助您管理委托资源。
  • 自定义会控按钮 自定义新增按钮。底部工具栏按钮、共享工具栏和更多菜单中的按钮支持第三方开发者自定义添加。目前底部工具栏和共享工具栏限制自定义按钮个数为1,超出的自定义按钮会移入更多菜单,自定义底部/共享工具栏按钮的顺序固定在“更多”按钮前;自定义更多菜单按钮会在底部和共享工具栏更多按钮中同时生效,底部工具栏的更多菜单中自定按钮添加在菜单栏最后,共享工具栏的更多菜单中自定按钮添加在“离开”按钮前。 删除自定义按钮。通过Config接口删除customButton中的按钮配置,关于清空自定义按钮操作,若赋值customButton:[],则清空全量自定义按钮;若customButton下未配置某位置下的自定义按钮,则清空该位置下的自定义按钮。 通过Config接口增删改自定义按钮时,需要传对应位置的全量自定义按钮,支持动态刷新底部/共享工具栏,更多菜单不支持,而是在重新生成时刷新。 增加自定义按钮 以添加自定义带子菜单的底部工具栏按钮、共享工具栏按钮和更多菜单按钮为例: { "frame":{ "confMenu":{ "toolBar":{ "customButton": [ { "buttonId": "customMenu", "title": "自定义按钮", "buttonImg": "D:/demoResource/icon-whiteboard.svg", "buttonPos": 1 }, { "buttonId": "customMore", "title": "自定义更多", "buttonImg": "D:/demoResource/icon-whiteboard.svg", "buttonPos": 0 }, { "buttonId": "customShare", "title": "自定义共享", "buttonImg": "D:/demoResource/icon-whiteboard.svg", "buttonPos": 2 } ] } } } } 更新自定义按钮 以重命名底部工具栏按钮为例: { "frame":{ "confMenu":{ "toolBar":{ "customButton": [ { "buttonId": "customMenu", "title": "重命名按钮", "buttonImg": "D:/demoResource/icon-whiteboard.svg", "buttonPos": 1 }, { "buttonId": "customMore", "title": "自定义更多", "buttonImg": "D:/demoResource/icon-whiteboard.svg", "buttonPos": 0 }, { "buttonId": "customShare", "title": "自定义共享", "buttonImg": "D:/demoResource/icon-whiteboard.svg", "buttonPos": 2 } ] } } } } 删除部分自定义按钮 customButton删除对应按钮,同时需要保留其他自定义按钮。以删除底部工具栏自定按钮为例: { "frame":{ "confMenu":{ "toolBar":{ "customButton": [ { "buttonId": "customMore", "title": "自定义更多", "buttonImg": "D:/demoResource/icon-whiteboard.svg", "buttonPos": 0 }, { "buttonId": "customShare", "title": "自定义共享", "buttonImg": "D:/demoResource/icon-whiteboard.svg", "buttonPos": 2 } ] } } } } 清空某个位置下的自定义按钮 customButton中删除该位置下的所有自定义按钮即可,若customButton下未配置某位置下的自定义按钮,则会清空该位置下的自定义按钮。以底部工具栏为例: { "frame":{ "confMenu":{ "toolBar":{ "customButton": [ { "buttonId": "customMore", "title": "自定义更多", "buttonImg": "D:/demoResource/icon-whiteboard.svg", "buttonPos": 0 }, { "buttonId": "customShare", "title": "自定义共享", "buttonImg": "D:/demoResource/icon-whiteboard.svg", "buttonPos": 2 }, ] } } } } 清空全量自定义按钮 customButton传入空数组,会清空所有位置下自定义按钮。清空示例如下: { "frame":{ "confMenu":{ "toolBar":{ "customButton": [ ] } } } } 父主题: 其他说明
  • 步骤:3:检查网络 检查源Redis、目标Redis、迁移任务资源所在VPC是否在同一个VPC内。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创建在线迁移任务;如果不是,执行2。 检查源Redis的VPC、目标Redis的VPC、迁移任务资源所在VPC的网络是否打通,确保迁移任务的虚拟机资源能访问源Redis和目标Redis。 如果已打通,则执行步骤4:创建在线迁移任务;如果没打通,则执行3。 执行相应操作,打通网络。 当源Redis和目标Redis都属于DCS同一region,请参考VPC对等连接说明,查看和创建对等连接,打通网络。 当源Redis和目标Redis属于DCS不同Region,请参考云连接,查看和创建云连接,打通网络。 当源Redis和目标Redis属于不同的云厂商,仅支持云专线打通网络,请参考云专线。
  • 步骤4:创建在线迁移任务 登录分布式缓存服务控制台。 单击左侧菜单栏的“数据迁移”。页面显示迁移任务列表页面。 单击右上角的“创建在线迁移任务”。 设置迁移任务名称和描述。 配置在线迁移任务虚拟机资源的VPC、子网和安全组。 创建在线迁移任务时,需要选择迁移虚拟机资源的VPC和安全组,并确保迁移资源能访问源Redis和目标Redis实例。 创建的在线迁移任务会占用一个租户侧IP,即控制台上迁移任务对应的“迁移IP”。如果源端Redis或目标端Redis配置了白名单,需确保配置了迁移IP或关闭白名单限制。 迁移任务所选安全组的“出方向规则”需放通源端Redis和目标端Redis的IP和端口(安全组默认情况下为全部放通,则无需单独放通),以便迁移任务的虚拟机资源能访问源Redis和目标Redis。
  • 前提条件 在迁移之前,请先阅读迁移方案概览,选择正确的迁移方案,了解当前DCS支持的在线迁移能力,选择适当的目标实例。 如果是单机/主备等多DB的源端实例迁移到Proxy集群实例,Proxy集群默认不开启多DB,仅有一个DB0,请先确保源端实例DB0以外的DB是否有数据,如果有,请先参考开启多DB操作开启Proxy集群多DB设置。 如果是单机/主备等多DB的源端实例迁移到Cluster集群实例,Cluster集群不支持多DB,仅有一个DB0,请先确保源端实例DB0以外的DB是否有数据,如果有,请将数据转存到DB0,否则会出现迁移失败,将数据转存到DB0的操作请参考使用Rump在线迁移。
  • 步骤5:配置在线迁移任务 创建完在线迁移任务之后,在“在线迁移”的列表,单击“配置”,配置在线迁移的源Redis、目标Redis等信息。 选择迁移方法。 支持“全量迁移”和“全量迁移+增量迁移”两种,“全量迁移”和“全量迁移+增量迁移”的功能及限制如表1所示。 表1 在线迁移方法说明 迁移类型 描述 全量迁移 该模式为Redis的一次性迁移,适用于可中断业务的迁移场景。全量迁移过程中,如果源Redis有数据更新,这部分更新数据不会被迁移到目标Redis。 全量迁移+增量迁移 该模式为Redis的持续性迁移,适用于对业务中断敏感的迁移场景。增量迁移阶段通过解析日志等技术, 持续保持源Redis和目标端Redis的数据一致。 增量迁移,迁移任务会在迁移开始后,一直保持迁移中状态,不会自动停止。需要您在合适时间,在“操作”列单击“停止”,手动停止迁移。停止后,源端数据不会造成丢失,只是目标端不再写入数据。增量迁移在传输链路网络稳定情况下是秒级时延,具体的时延情况依赖于网络链路的传输质量。 图1 选择迁移方法 配置“源Redis”和“目标Redis”。 Redis类型支持“云服务Redis”和“自建Redis”,需要根据迁移场景选择数据来源。 云服务Redis:当源端或目标Redis为DCS Redis,且与迁移任务处于相同VPC时,可以选择“云服务Redis”类型,并指定需要迁移的DCS Redis实例。 自建Redis:DCS Redis、其他云厂商Redis、自行搭建的Redis,都可以选择“自建Redis”类型,并输入Redis的连接地址。 当源Redis和目标Redis属于华为云的不同Region,则打通网路后,目标Redis实例无论是自建Redis或华为云Redis实例,在“目标Redis类型”区域,只能选中自建Redis,输入实例相关信息。 如果是密码访问模式实例,在输入连接实例密码后,单击密码右侧的“测试连接”,检查实例密码是否正确、网络是否连通。如果是免密访问的实例,请直接单击“测试连接”。 在“源DB”或“目标DB”中,您可以选择是否需要指定具体迁移的DB。例如源端输入5,目标端输入6时,表示迁移源Redis DB5中的数据到目标Redis的DB6;当源端不指定DB,目标端指定DB时,表示默认迁移源端的全部数据,到目标端指定的DB,当目标端不指定DB时,表示默认迁移到与源端对应的DB。 当源端为多DB,目标端为单DB的DCS实例时(单DB的实例只有DB0),需要源端的所有数据都在DB0,或者指定仅迁移源端某一DB中的数据并将目标端DB指定为0,否则会迁移失败。 DCS Redis的DB数请参见Redis实例是否支持多DB方式?。 单击“下一步”。 确认迁移信息,然后单击“提交”,开始创建迁移任务。 可返回迁移任务列表中,观察对应的迁移任务的状态,迁移成功后,任务状态显示“成功”。 如果是增量迁移,会一直保持迁移中状态,需要手动停止迁移。 如需停止迁移中的任务,勾选迁移任务左侧的方框,单击迁移任务上方的“停止”,即可停止迁移。 数据迁移后,源端与目标端重复的Key会被覆盖。 如果出现迁移失败,可以单击迁移任务名称,进入迁移任务详情页面,查看“迁移日志”。
  • 迁移后验证 迁移完成后,请使用Redis-cli连接源Redis和目标Redis,确认数据的完整性。 连接源Redis和目标Redis。 输入info keyspace,查看keys参数和expires参数的值。 对比源Redis和目标Redis的keys参数分别减去expires参数的差值。如果差值一致,则表示数据完整,迁移正常。 注意:如果是全量迁移,迁移过程中源Redis更新的数据不会迁移到目标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