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内容精选

  • 前提条件 已通过管理控制台扩容云硬盘容量,并已挂载至弹性云服务器,请参见扩容“正在使用”状态的云硬盘容量或者扩容“可用”状态的云硬盘容量。 已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弹性云服务器请参见登录弹性云服务器。 裸金属服务器请参见登录裸金属服务器。 Linux操作系统内核版本不低于3.6.0。 您可以使用uname -a命令查看Linux内核版本。内核版本低于3.6.0时,请参考扩展磁盘分区和文件系统(Linux系统内核低于3.6.0)。
  •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磁盘分区 您可以通过配置fstab文件,设置弹性云服务器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磁盘分区。已有数据的弹性云服务器也可以进行设置,该操作不会影响现有数据。 本文介绍如何在fstab文件中使用UUID来设置自动挂载磁盘分区。不建议采用在“/etc/fstab”直接指定设备名(比如/dev/vdb1)的方法,因为云中设备的顺序编码在关闭或者开启弹性云服务器过程中可能发生改变,例如/dev/vdb1可能会变成/dev/vdb2,可能会导致弹性云服务器重启后不能正常运行。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是Linux系统为磁盘分区提供的唯一的标识字符串。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磁盘分区的UUID。 blkid 磁盘分区 以查询磁盘分区“/dev/vdb1”的UUID为例: blkid /dev/vdb1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test-0001 ~]# blkid /dev/vdb1 /dev/vdb1: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TYPE="ext4" 记录下回显中磁盘分区“/dev/vdb1”的UUID,方便后续步骤使用。 执行以下命令,使用VI编辑器打开“fstab”文件。 vi /etc/fstab 按“i”,进入编辑模式。 将光标移至文件末尾,按“Enter”,添加如下内容。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mnt/sdc ext4 defaults 0 2 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参数说明如下: 第一列为UUID,此处填写1中查询到的磁盘分区的UUID。 第二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目录,可以通过df -TH命令查询。 第三列为磁盘分区的文件系统格式, 可以通过df -TH命令查询。 第四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选项,此处通常设置为defaults即可。 第五列为Linux dump备份选项。 0表示不使用Linux dump备份。现在通常不使用dump备份,此处设置为0即可。 1表示使用Linux dump备份。 第六列为fsck选项,即开机时是否使用fsck检查磁盘。 0表示不检验。 挂载点为(/)根目录的分区,此处必须填写1。 根分区设置为1,其他分区只能从2开始,系统会按照数字从小到大依次检查下去。 按“ESC”后,输入“:wq”,按“Enter”。 保存设置并退出编辑器。 执行以下步骤,验证自动挂载功能。 执行如下命令,卸载已挂载的分区。 umount 磁盘分区 命令示例: umount /dev/vdb1 执行如下命令,将“/etc/fstab”文件所有内容重新加载。 mount -a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文件系统挂载信息。 mount | grep 挂载目录 命令示例: mount | grep /mnt/sdc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说明自动挂载功能生效: root@ecs-test-0001 ~]# mount | grep /mnt/sdc /dev/vdb1 on /mnt/sdc type ext4 (rw,relatime,data=ordered)
  • 扩大已有MBR分区 以“CentOS 7.4 64bit”操作系统为例,系统盘“/dev/vda”原有容量40GiB,只有一个分区“/dev/vda1”。将系统盘容量扩大至100GiB,本示例将新增的60GiB划分至已有的MBR分区内“/dev/vda1”内。 执行命令growpart,检查当前系统是否已安装growpart扩容工具。 如果回显为工具使用介绍,则表示已安装,无需重复安装,可跳过步骤2。 执行以下命令,安装growpart扩容工具。 yum install cloud-utils-growpart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系统盘“/dev/vda”的总容量。 fdisk -l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test-0001 ~]# fdisk -l Disk /dev/vda: 107.4 GiB, 107374182400 bytes, 20971520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000bcb4e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vda1 * 2048 83886079 41942016 83 Linux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系统盘分区“/dev/vda1”的容量。 df -TH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test-0001 ~]# df -TH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vda1 ext4 43G 2.0G 39G 5% / devtmpfs devtmpfs 2.0G 0 2.0G 0% /dev tmpfs tmpfs 2.0G 0 2.0G 0% /dev/shm tmpfs tmpfs 2.0G 9.0M 2.0G 1% /run tmpfs tmpfs 2.0G 0 2.0G 0% /sys/fs/cgroup tmpfs tmpfs 398M 0 398M 0% /run/user/0 执行以下命令,指定系统盘待扩容的分区,通过growpart进行扩容。 growpart 系统盘 分区编号 命令示例: growpart /dev/vda 1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test-0001 ~]# growpart /dev/vda 1 CHANGED: partition=1 start=2048 old: size=83884032 end=83886080 new: size=209713119,end=209715167 如果出现报错“NOCHANGE:partition 1 is size xxxxxxx. it cannot be grown”,则导致无法正常扩容的原因可能是服务器磁盘已满(占用率100%),请您做好数据备份后清理不必要的文件或程序来释放一部分磁盘空间。 执行以下命令,扩展磁盘分区文件系统的大小。 resize2fs 磁盘分区 命令示例: resize2fs /dev/vda1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test-0001 ~]# resize2fs /dev/vda1 resize2fs 1.42.9 (28-Dec-2013) Filesystem at /dev/vda1 is mounted on /; on-line resizing required old_desc_blocks = 5, new_desc_blocks = 13 The filesystem on /dev/vda1 is now 26214139 blocks long. 如果出现报错“open: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while opening /dev/vdb1”,则表示您指定的磁盘分区不正确,请使用 “df -TH” 命令查看磁盘分区。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扩容后系统盘分区“/dev/vda1”的容量。 df -TH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test-0001 ~]# df -TH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vda1 ext4 106G 2.0G 99G 2% / devtmpfs devtmpfs 2.0G 0 2.0G 0% /dev tmpfs tmpfs 2.0G 0 2.0G 0% /dev/shm tmpfs tmpfs 2.0G 9.0M 2.0G 1% /run tmpfs tmpfs 2.0G 0 2.0G 0% /sys/fs/cgroup tmpfs tmpfs 398M 0 398M 0% /run/user/0
  • 新增MBR分区 系统盘“/dev/vda”原有容量40GiB,只有一个分区“/dev/vda1”。将系统盘容量扩大至80GiB,本示例为新增的40GiB分配新的MBR分区“/dev/vda2”。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磁盘的分区信息。 fdisk -l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2220 ~]# fdisk -l Disk /dev/vda: 85.9 GiB, 85899345920 bytes, 16777216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0008d18f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vda1 * 2048 83886079 41942016 83 Linux 表示当前系统盘“dev/vda”容量为80 GiB,当前正在使用的分区“dev/vda1”为40 GiB,新扩容的40 GiB还未分配分区。 执行如下命令之后,进入fdisk分区工具。 fdisk /dev/vda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2220 ~]# fdisk /dev/vda Welcome to fdisk (util-linux 2.23.2). 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Be careful before using the write command. Command (m for help): 输入“n”,按“Enter”,开始新建分区。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Command (m for help): 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1 primary, 0 extended, 3 free) e extended 表示磁盘有两种分区类型: “p”表示主分区。 “e”表示扩展分区。 磁盘使用MBR分区形式,最多可以创建4个主分区,或者3个主分区加1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不可以直接使用,需要划分成如果干个逻辑分区才可以使用。 磁盘使用GPT分区形式时,没有主分区、扩展分区以及逻辑分区之分。 以创建一个主要分区为例,输入“p”,按“Enter”,开始创建一个主分区。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Select (default p): p Partition number (2-4, default 2): 以分区编号选择“2”为例,输入分区编号“2”,按“Enter”。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Partition number (2-4, default 2): 2 First sector (83886080-167772159, default 83886080): 输入新分区的起始磁柱值,以使用默认起始磁柱值为例,按“Enter”。 系统会自动提示分区可用空间的起始磁柱值和截止磁柱值,可以在该区间内自定义,或者使用默认值。起始磁柱值必须小于分区的截止磁柱值。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First sector (83886080-167772159, default 83886080): Using default value 83886080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 (83886080-167772159,default 167772159): 输入新分区的截止磁柱值,以使用默认截止磁柱值为例,按“Enter”。 系统会自动提示分区可用空间的起始磁柱值和截止磁柱值,可以在该区间内自定义,或者使用默认值。起始磁柱值必须小于分区的截止磁柱值。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 (83886080-167772159, default 167772159): Using default value 167772159 Partition 2 of type Linux and of size 40 GiB is set Command (m for help): 输入“p”,按“Enter”,查看新建分区。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vda: 85.9 GiB, 85899345920 bytes, 16777216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0008d18f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vda1 * 2048 83886079 41942016 83 Linux /dev/vda2 83886080 167772159 41943040 83 Linux Command (m for help): 输入“w”,按“Enter”,将分区结果写入分区表中。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Command (m for help): w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 WARNING: Re-reading the partition table failed with error 16: Device or resource busy. The kernel still uses the old table. The new table will be used at the next reboot or after you run partprobe(8) or kpartx(8) Syncing disks. 表示分区创建完成。 如果之前分区操作有误,请输入“q”,则会退出fdisk分区工具,之前的分区结果将不会被保留。 执行以下命令,将新的分区表变更同步至操作系统。 partprobe 执行以下命令,设置新建分区文件系统格式。 mkfs -t 文件系统 磁盘分区 ext*文件系统命令示例: 以“ext4” 文件格式为例: mkfs -t ext4 /dev/vda2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2220 ~]# mkfs -t ext4 /dev/vda2 mke2fs 1.42.9 (28-Dec-2013)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4096 (log=2) Fragment size=4096 (log=2) Stride=0 blocks, Stripe width=0 blocks 2621440 inodes, 10485760 blocks 524288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0 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2157969408 320 block groups 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 8192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1605632, 2654208, 4096000, 7962624 Allocating group tables: done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Creating journal (32768 block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xfs文件系统命令示例: mkfs -t xfs /dev/vda2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2220 ~]# mkfs -t xfs /dev/vda2 meta-data=/dev/vda2 isize=512 agcount=4, agsize=2621440 blks = sectsz=512 attr=2, projid32bit=1 = crc=1 finobt=0, sparse=0 data = bsize=4096 blocks=10485760, imaxpct=25 = sunit=0 swidth=0 blks naming =version2 bsize=4096 ascii-ci=0 ftype=1 log =internal log bsize=4096 blocks=5120, version=2 = sectsz=512 sunit=0 blks, lazy-count=1 realtime =none extsz=4096 blocks=0, rtextents=0 格式化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请观察系统运行状态,如果回显中进程提示为done,则表示格式化完成。 (可选)执行以下命令,新建挂载目录。 如果需要挂载至新建目录下,执行该操作。 mkdir 挂载目录 以新建挂载目录“/opt”为例: mkdir /opt 执行以下命令,挂载新建分区。 mount 磁盘分区 挂载目录 以挂载新建分区“/dev/vda2”至“/opt”为例: mount /dev/vda2 /opt 新增加的分区挂载到不为空的目录时,该目录下原本的子目录和文件会被隐藏,所以,建议将新增的分区挂载到空目录或者新建目录。如确实要挂载到不为空的目录,可将该目录下的子目录和文件临时移动到其他目录下,新分区挂载成功后,再将子目录和文件移动回来。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挂载结果。 df -TH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2220 ~]# df -TH 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vda1 ext4 43G 2.0G 39G 5% / devtmpfs devtmpfs 509M 0 509M 0% /dev tmpfs tmpfs 520M 0 520M 0% /dev/shm tmpfs tmpfs 520M 7.2M 513M 2% /run tmpfs tmpfs 520M 0 520M 0% /sys/fs/cgroup tmpfs tmpfs 104M 0 104M 0% /run/user/0 /dev/vda2 ext4 43G 51M 40G 1% /opt 弹性云服务器重启后,挂载会失效。您可以修改“/etc/fstab”文件,将新建磁盘分区设置为开机自动挂载,请参见设置开机自动挂载磁盘分区。
  • 操作场景 通过云服务管理控制台扩容成功后,仅扩大了云硬盘的存储容量,因此需要参考本章节操作扩展分区和文件系统。 对于Linux操作系统而言,需要将扩容部分的容量划分至已有分区内,或者为扩容部分的云硬盘分配新的分区。 如果在弹性云服务器关机的时候扩容了系统盘,则开机后,Linux系统盘的新增容量可能会自动扩展至末尾分区内,此时新增容量可以直接使用。 本文以“CentOS 7.4 64bit”操作系统为例,提供growpart和fdisk两种工具的扩容指导,仅适用于弹性云服务器。不同操作系统的操作可能不同,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和差异请参考对应操作系统的产品文档。 扩展裸金属服务器系统盘的分区和文件系统,请参见如何扩展快速发放裸金属服务器的根分区大小。 扩大已有MBR分区 新增MBR分区 扩容时请谨慎操作,误操作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者异常,建议扩容前对数据进行备份,可以使用CBR或者快照功能,CBR请参见管理备份云硬盘,快照功能请参见创建快照(公测)。
  • 新增MBR分区 系统盘“/dev/vda”原有容量40GB,只有一个分区“/dev/vda1”。将系统盘容量扩大至80GB,本示例为新增的40GB分配新的MBR分区“/dev/vda2”。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磁盘的分区信息。 fdisk -l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2220 ~]# fdisk -lDisk /dev/vda: 85.9 GB, 85899345920 bytes, 167772160 sectors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Disk label type: dosDisk identifier: 0x0008d18f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vda1 * 2048 83886079 41942016 83 Linux 表示当前系统盘“dev/vda”容量为80 GB,当前正在使用的分区“dev/vda1”为40 GB,新扩容的40 GB还未分配分区。 执行如下命令之后,进入fdisk分区工具。 fdisk /dev/vda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2220 ~]# fdisk /dev/vdaWelcome to fdisk (util-linux 2.23.2).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Be careful before using the write command.Command (m for help): 输入“n”,按“Enter”,开始新建分区。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Command (m for help): n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1 primary, 0 extended, 3 free) e extended 表示磁盘有两种分区类型: “p”表示主分区。 “e”表示扩展分区。 磁盘使用MBR分区形式,最多可以创建4个主分区,或者3个主分区加1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不可以直接使用,需要划分成若干个逻辑分区才可以使用。 磁盘使用GPT分区形式时,没有主分区、扩展分区以及逻辑分区之分。 以创建一个主要分区为例,输入“p”,按“Enter”,开始创建一个主分区。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Select (default p): pPartition number (2-4, default 2): 以分区编号选择“2”为例,输入分区编号“2”,按“Enter”。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Partition number (2-4, default 2): 2First sector (83886080-167772159, default 83886080): 输入新分区的起始磁柱值,以使用默认起始磁柱值为例,按“Enter”。 系统会自动提示分区可用空间的起始磁柱值和截止磁柱值,可以在该区间内自定义,或者使用默认值。起始磁柱值必须小于分区的截止磁柱值。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First sector (83886080-167772159, default 83886080):Using default value 83886080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 (83886080-167772159,default 167772159): 输入新分区的截止磁柱值,以使用默认截止磁柱值为例,按“Enter”。 系统会自动提示分区可用空间的起始磁柱值和截止磁柱值,可以在该区间内自定义,或者使用默认值。起始磁柱值必须小于分区的截止磁柱值。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 (83886080-167772159,default 167772159):Using default value 167772159Partition 2 of type Linux and of size 40 GiB is setCommand (m for help): 输入“p”,按“Enter”,查看新建分区。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Command (m for help): pDisk /dev/vda: 85.9 GB, 85899345920 bytes, 167772160 sectors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Disk label type: dosDisk identifier: 0x0008d18f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vda1 * 2048 83886079 41942016 83 Linux/dev/vda2 83886080 167772159 41943040 83 LinuxCommand (m for help): 输入“w”,按“Enter”,将分区结果写入分区表中。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Command (m for help): w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WARNING: Re-reading the partition table failed with error 16: Device or resource busy.The kernel still uses the old table. The new table will be used atthe next reboot or after you run partprobe(8) or kpartx(8)Syncing disks. 表示分区创建完成。 如果之前分区操作有误,请输入“q”,则会退出fdisk分区工具,之前的分区结果将不会被保留。 执行以下命令,将新的分区表变更同步至操作系统。 partprobe 执行以下命令,设置新建分区文件系统格式。 mkfs -t 文件系统 磁盘分区 ext*文件系统命令示例: 以“ext4” 文件格式为例: mkfs -t ext4 /dev/vda2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2220 ~]# mkfs -t ext4 /dev/vda2mke2fs 1.42.9 (28-Dec-2013)Filesystem label=OS type: LinuxBlock size=4096 (log=2)Fragment size=4096 (log=2)Stride=0 blocks, Stripe width=0 blocks2621440 inodes, 10485760 blocks524288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First data block=0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2157969408320 block groups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8192 inodes per group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1605632, 2654208, 4096000, 7962624Allocating group tables: done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Creating journal (32768 blocks): done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xfs文件系统命令示例: mkfs -t xfs /dev/vda2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2220 ~]# mkfs -t xfs /dev/vda2 meta-data=/dev/vda2 isize=512 agcount=4, agsize=2621440 blks = sectsz=512 attr=2, projid32bit=1 = crc=1 finobt=0, sparse=0data = bsize=4096 blocks=10485760, imaxpct=25 = sunit=0 swidth=0 blksnaming =version2 bsize=4096 ascii-ci=0 ftype=1log =internal log bsize=4096 blocks=5120, version=2 = sectsz=512 sunit=0 blks, lazy-count=1realtime =none extsz=4096 blocks=0, rtextents=0 格式化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请观察系统运行状态,若回显中进程提示为done,则表示格式化完成。 (可选)执行以下命令,新建挂载目录。 若需要挂载至新建目录下,执行该操作。 mkdir 挂载目录 以新建挂载目录“/opt”为例: mkdir /opt 执行以下命令,挂载新建分区。 mount 磁盘分区 挂载目录 以挂载新建分区“/dev/vda2”至“/opt”为例: mount /dev/vda2 /opt 新增加的分区挂载到不为空的目录时,该目录下原本的子目录和文件会被隐藏,所以,新增的分区最好挂载到空目录或者新建目录。如确实要挂载到不为空的目录,可将该目录下的子目录和文件临时移动到其他目录下,新分区挂载成功后,再将子目录和文件移动回来。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挂载结果。 df -TH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2220 ~]# df -TH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dev/vda1 ext4 43G 2.0G 39G 5% /devtmpfs devtmpfs 509M 0 509M 0% /devtmpfs tmpfs 520M 0 520M 0% /dev/shmtmpfs tmpfs 520M 7.2M 513M 2% /runtmpfs tmpfs 520M 0 520M 0% /sys/fs/cgrouptmpfs tmpfs 104M 0 104M 0% /run/user/0/dev/vda2 ext4 43G 51M 40G 1% /opt 云服务器重启后,挂载会失效。您可以修改“/etc/fstab”文件,将新建磁盘分区设置为开机自动挂载,请参见设置开机自动挂载磁盘分区。
  •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磁盘分区 您可以通过配置fstab文件,设置云服务器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磁盘分区。已有数据的云服务器也可以进行设置,该操作不会影响现有数据。 本文介绍如何在fstab文件中使用UUID来设置自动挂载磁盘分区。不建议采用在“/etc/fstab”直接指定设备名(比如/dev/vdb1)的方法,因为云中设备的顺序编码在关闭或者开启云服务器过程中可能发生改变,例如/dev/vdb1可能会变成/dev/vdb2,可能会导致云服务器重启后不能正常运行。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是Linux系统为磁盘分区提供的唯一的标识字符串。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磁盘分区的UUID。 blkid 磁盘分区 以查询磁盘分区“/dev/vdb1”的UUID为例: blkid /dev/vdb1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test-0001 ~]# blkid /dev/vdb1/dev/vdb1: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TYPE="ext4" 表示“/dev/vdb1”的UUID。 执行以下命令,使用VI编辑器打开“fstab”文件。 vi /etc/fstab 按“i”,进入编辑模式。 将光标移至文件末尾,按“Enter”,添加如下内容。 UUID=0b3040e2-1367-4abb-841d-ddb0b92693df /mnt/sdc ext4 defaults 0 2 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参数说明如下: 第一列为UUID,此处填写1中查询到的磁盘分区的UUID。 第二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目录,可以通过df -TH命令查询。 第三列为磁盘分区的文件系统格式, 可以通过df -TH命令查询。 第四列为磁盘分区的挂载选项,此处通常设置为defaults即可。 第五列为Linux dump备份选项。 0表示不使用Linux dump备份。现在通常不使用dump备份,此处设置为0即可。 1表示使用Linux dump备份。 第六列为fsck选项,即开机时是否使用fsck检查磁盘。 0表示不检验。 挂载点为(/)根目录的分区,此处必须填写1。 根分区设置为1,其他分区只能从2开始,系统会按照数字从小到大依次检查下去。 按“ESC”后,输入“:wq”,按“Enter”。 保存设置并退出编辑器。 执行以下步骤,验证自动挂载功能。 执行如下命令,卸载已挂载的分区。 umount 磁盘分区 命令示例: umount /dev/vdb1 执行如下命令,将“/etc/fstab”文件所有内容重新加载。 mount -a 执行如下命令,查询文件系统挂载信息。 mount | grep 挂载目录 命令示例: mount | grep /mnt/sdc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说明自动挂载功能生效: root@ecs-test-0001 ~]# mount | grep /mnt/sdc/dev/vdb1 on /mnt/sdc type ext4 (rw,relatime,data=ordered)
  • 扩大已有MBR分区(内核版本低于3.6.0) 以“CentOS 6.5 64bit”操作系统为例,系统盘“/dev/vda”原有容量40GB,只有一个分区“/dev/vda1”。将系统盘容量扩大至100GB,本示例将新增的60GB划分至已有的MBR分区内“/dev/vda1”内。 (可选)执行以下命令,安装growpart扩容工具。 yum install cloud-utils-growpart 可以用growpart命令检查当前系统是否已安装growpart扩容工具,若回显为工具使用介绍,则表示已安装,无需重复安装。 执行以下命令,安装dracut-modules-growroot工具。 yum install dracut-modules-growroot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test-0002 ~]# yum install dracut-modules-growrootLoaded plugins: fastestmirror, securitySetting up Install ProcessLoading mirror speeds from cached hostfileepel/metalink | 4.3 kB 00:00 * epel: pubmirror1.math.uh.edubase | 3.7 kB 00:00 extras | 3.4 kB 00:00 updates | 3.4 kB 00:00 Package dracut-modules-growroot-0.20-2.el6.noarch already installed and latest versionNothing to do 执行以下命令,重新生成initramfs文件。 dracut -f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系统盘“/dev/vda”的总容量。 fdisk -l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test-0002 ~]# fdisk -lDisk /dev/vda: 107.4 GB, 107374182400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3054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Disk identifier: 0x0004e0be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vda1 * 1 5222 41942016 83 Linux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系统盘分区“/dev/vda1”的容量。 df -TH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test-0002 ~]# df -TH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dev/vda1 ext4 43G 1.7G 39G 5% /tmpfs tmpfs 2.1G 0 2.1G 0% /dev/shm 执行以下命令,重启云服务器。 reboot 待重启完成后,重新连接云服务器后,执行以下操作。 重启云服务器后,扩展磁盘分区和文件系统即可生效,无需再执行“resize2fs 磁盘分区”命令来扩展分区和文件系统。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扩容后系统盘分区“/dev/vda1”的容量。 df -TH 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root@ecs-test-0002 ~]# df -THFilesystem Type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dev/vda1 ext4 106G 1.7G 99G 2% /tmpfs tmpfs 2.1G 0 2.1G 0% /dev/shm
  • 操作场景 通过云服务管理控制台扩容成功后,仅扩大了云硬盘的存储容量,因此需要参考本章节操作扩展分区和文件系统。 对于Linux操作系统而言,需要将扩容部分的容量划分至已有分区内,或者为扩容部分的云硬盘分配新的分区。 如果在云服务器关机的时候扩容了系统盘,则开机后,Linux系统盘的新增容量可能会自动扩展至末尾分区内,此时新增容量可以直接使用。 本文以内核低于3.6.0的“CentOS 6.5 64bit”操作系统为例,提供growpart和fdisk两种工具的扩容指导。不同操作系统的操作可能不同,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和差异请参考对应操作系统的产品文档。 扩大已有MBR分区(内核版本低于3.6.0) 新增MBR分区 查看Linux内核版本方法请参见查看Linux操作系统内核版本。 扩容时请谨慎操作,误操作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者异常,建议扩容前对数据进行备份,可以使用CBR或者快照功能,CBR请参见管理备份云硬盘,快照功能请参见创建快照(公测)。 当操作系统内核低于3.6.0时,扩大已有MBR分区需要reboot重启,扩展分区和文件系统才会生效,会中断业务。reboot重启后,新增容量会自动扩展至系统盘末尾分区内。 如果您不希望重启弹性云服务器来扩展分区和文件系统,您可以先将该数据盘中的业务数据迁移至弹性云服务器中的其他磁盘,然后卸载该数据盘,并将其挂载至其他内核大于3.6.0的弹性云服务器上来扩展磁盘分区和文件系统,扩展完成后再将其挂载回原始弹性云服务器,最后再将业务数据迁移回该磁盘。迁移数据有风险,请提前做好备份。扩容内核大于3.6.0的弹性云服务器上的分区和文件系统请参见扩展磁盘分区和文件系统(Linux)。
  • 查看Linux操作系统内核版本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Linux操作系统内核版本。 uname -a 需要根据Linux内核版本是否高于3.6.0选择对应的操作: 以“CentOS 7.4 64bit”为例,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Linux ecs-test-0001 3.10.0-957.5.1.el7.x86_64 #1 SMP Fri Feb 1 14:54:57 UTC 2019 x86_64 x86_64 内核版本为3.10.0,高于3.6.0,具体操作请参见扩展系统盘的分区和文件系统(Linux内核高于3.6.0)。 以“CentOS 6.5 64bit”为例,回显类似如下信息: Linux ecs-test-0002 2.6.32-754.10.1.el6.x86_64 #1 SMP Tue Jan 15 17:07:28 UTC 2019 x86_64 内核版本为2.6.32,低于3.6.0,需要reboot重启,才可以完成分区和文件系统扩展,具体操作请参见本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