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智能体 EIHealth-新建流程:新建流程

时间:2023-11-01 16:18:52

新建流程

  1. 单击“新建流程”,进入流程设计器页面。

    流程设计器是一种用于创建、查看、修改流程的图形化工具,详细介绍请参见流程设计器。新建流程时,自动保存默认打开。

    图1 新建流程
  2. 填写流程参数信息,填写完成后单击“确定”
    1. 填写流程基本参数,包括“流程名称”“版本”“标签”“短描述”“描述”
      “流程名称”“版本”为必填项,其他参数可选填。
      图2 流程参数
    2. 填写“超时时间”“输出路径”
      为可选参数,基于流程创建分析作业时,该参数可重新定义。
      • “超时时间”指作业运行时间超过设置时间时,认为超时,默认1440分钟,最大可设置为144000分钟,即作业运行至多100天。
      • “输出路径”指运行分析作业时的输出结果存放路径。

        例如,gene-assets项目中的output文件夹,输出路径格式为/gene-assets/output。

      图3 流程参数
  3. 将左侧应用列表中的应用,拖拽至画布中。对于由多个应用构成的流程,通过连接线指定输入、输出关系进行链接。
    鼠标移动至应用中,会出现一个“空心圆”,拖动“空心圆”,将连接线挪动到目标应用上。
    图4 搭建流程

    只有当应用的输入、输出参数类型相同时,才可以进行连接。例如,将app1和app2链接起来,app1的输出,app2的输入均为file类型。

  4. 单击应用图标,弹出编辑、删除、复制图标,可对应用执行相应操作。
    图5 编辑应用
  5. 单击按钮,进入参数设置页面,可查看修改参数。
    • 名称:应用的原始名称。
    • 版本:应用版本。
    • 显示名称:应用在流程中的显示名称,可修改。
    • 镜像启动命令:镜像启动的命令。可在右上角放大查看,在右下角下拉查看。
    • 源项目:显示应用隶属的项目。
    • 输入参数:由用户在创建应用时定义。
    • 输出路径:输出数据的存放路径,可修改。
    • 高级参数:CPU需求、Memory需求、GPU类型、GPU需求,请按照使用需求进行设置;CPU架构、计算节点标签,不可修改。GPU包含NAIDIA架构GPU和自研的D310+ARM。选择GPU资源时,需要您在购买平台时包含了GPU资源,并且需要应用支持GPU运行。选择D310+ARM时,需要应用支持ARM环境运行,并在创建应用时,镜像系统为ARM类系统。

    运行分析作业时,流程中的每一个应用称之为一个任务(Task),在编排流程时,如果“输出路径”修改为空,实际作业输出结果依然默认存在该路径。最终输出结果路径按照“流程输出路径/作业名称-UUID/Task输出路径/应用输出路径”规则生成。

  6. 单击界面上方按钮,保存流程。并提示“流程保存成功”。

    创建好的流程,将显示在流程列表中。

support.huaweicloud.com/usermanual-eihealth/eihealth_25_0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