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REDUCE服务 MRS-索引设计规范:规则

时间:2024-05-15 22:32:40

规则

  • 禁止修改表索引类型。

    Hudi表的索引会决定数据存储方式,随意修改索引类型会导致表中已有的存量数据与新增数据之间出现数据重复和数据准确性问题。常见的索引类型如下:

    • 布隆索引:Spark引擎独有索引,采用bloomfiter机制,将布隆索引内容写入到Parquet文件的footer中。
    • Bucket索引:在写入数据过程中,通过主键进行Hash计算,将数据进行分桶写入;该索引写入速度最快,但是需要合理配置分桶数目;Flink、Spark均支持该索引写入。
    • 状态索引:Flink引擎独有索引,是将行记录的存储位置记录到状态后端的一种索引形式,在作业冷启动过程中会遍历所有数据存储文件生成索引信息。
  • 用Flink状态索引,Flink写入后,不支持Spark继续写入。

    Flink在写Hudi的MOR表只会生成log文件,后续通过compaction操作,将log文件转为parquet文件。Spark在更新Hudi表时严重依赖parquet文件是否存在,如果当前Hudi表写的是log文件,采用Spark写入就会导致重复数据的产生。在批量初始化阶段 ,先采用Spark批量写入Hudi表,在用Flink基于Flink状态索引写入不会有问题,原因是Flink冷启动的时候会遍历所有的数据文件生成状态索引。

  • 实时入湖场景中,Spark引擎采用Bucket索引,Flink引擎可以用Bucket索引或者状态索引。

    实时入湖都是需要分钟内或者分钟级的高性能入湖,索引的选择会影响到写Hudi表的性能。在性能方面各个索引的区别如下:

    • Bucket索引

      优点:写入过程中对主键进行hash分桶写入,性能比较高,不受表的数据量限制。Flink和Spark引擎都支持,Flink和Spark引擎可以实现交叉混写同一张表。

      缺点:Bucket个数不能动态调整,数据量波动和整表数据量持续上涨会导致单个Bucket数据量过大出现大数据文件。需要结合分区表来进行平衡改善。

    • Flink状态索引

      优点:主键的索引信息存在状态后端,数据更新只需要点查状态后端即可,速度较快;同时生成的数据文件大小稳定,不会产生小文件、超大文件问题。

      缺点:该索引为Flink特有索引。在表的总数据行数达到数亿级别,需要优化状态后端参数来保持写入的性能。使用该索引无法支持Flink和Spark交叉混写。

  • 对于数据总量持续上涨的表,采用Bucket索引时,须使用时间分区,分区键采用数据创建时间。

    参照Flink状态索引的特点,Hudi表超过一定数据量后,Flink作业状态后端压力很大,需要优化状态后端参数才能维持性能;同时由于Flink冷启动的时候需要遍历全表数据,大数据量也会导致Flink作业启动缓慢。因此基于简化使用的角度,针对大数据量的表,可以通过采用Bucket索引来避免状态后端的复杂调优。

    如果Bucket索引+分区表的模式无法平衡Bueckt桶过大的问题,还是可以继续采用Flink状态索引,按照规范去优化对应的配置参数即可。

support.huaweicloud.com/devg-rule-mrs/zh-cn_topic_0000001826372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