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平台 APPSTAGE-MID类型插件说明:dcs

时间:2024-04-17 17:21:25

dcs

功能说明

按照指定参数执行redis_port脚本,发现端口,并通过端口找到指定的cache文件,将其中的信息转成json格式并上报到HCW。

参数配置

配置样例:

discovery_script:/tmp/redis_port.py # redis_port脚本的具体路径

result_path:/tmp/redis_{#REDIS_PORT}.cache # 保存redis信息的cache文件的路径

脚本支持指标返回非数字型字符串,对于需要采集的指标例如rgb_last_bgsave_status, 如果脚本返回结果为ok,插件会将指标变更为rgb_last_bgsave_status_var, 且上报值更改为1。

消息样例及含义说明

{
     "plugin_id":"dcs",                         #单位:  | 类型:string  | 说明:插件名
     "metric":[{
             "node":"",                         #单位:  | 类型:string  | 说明:主机名,消息来源标识
             "timestamp":"1532595900000",       #单位:  | 类型:string  | 说明:字符类型时间戳
             "uptime_in_days":"158",            #单位:  | 类型:string  | 说明:指标值
             "port_id":"6379"                   #单位:  | 类型:string  | 说明:端口
             "loading":"1"                      #单位:  | 类型:string  | 说明:是否正在载入持久化文件,0为否,1为是
             "used_memory":"36864"              #单位:  | 类型:string  | 说明:Redis分配器分配的内存总量
             "nstantaneous_ops_per_sec":"7"     #单位:  | 类型:string  | 说明:服务器每秒中执行的命令数量
             "latest_fork_usec":"0"             #单位:  | 类型:string  | 说明:最近一次fork()操作耗费的时间
             "rdb_last_bgsave_status_var":"1"   #单位:  | 类型:string  | 说明:最后一次创建RDB文件的结果,0为失败, 1为成功
             "client_biggest_input_buf":"0"     #单位:  | 类型:string  | 说明:当前连接的客户端中,最大的输入缓存
             "client_longest_output_list":"0"   #单位:  | 类型:string  | 说明:当前的客户端连接中,最长的输出列表
             "rdb_last_bgsave_time_sec":"0"     #单位:  | 类型:string  | 说明:最后一次创建RDB文件耗费的秒数
             "expired_keys":"79118"             #单位:  | 类型:string  | 说明:过期而被自动删除的数据库键数量
}]
}
support.huaweicloud.com/usermanual-wiseeye/appstage_04_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