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用户手册

  • SQL限流函数 gs_add_workload_rule(rule_type, rule_name, databases, start_time, end_time, max_workload, option_val) 描述:创建一条SQL限流规则,需要具有sysadmin权限的用户才可执行。 参数:参数介绍请参见表1。 返回值类型:int8 表1 gs_add_workload_rule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类型 描述 取值范围 rule_type text 限流规则类型,不区分大小写。 “sqlid”:根据Unique SQL ID进行限流;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merge”:根据查询类型和关键字进行限流; “resource”:根据系统资源利用率进行实例级别的限流。 rule_name name 限流规则名称,用于检索限流规则。 任意字符串,可以为NULL。 databases name[] 限流规则生效的数据库名称数组,区分大小写。 数据库名列表,必须为已创建的数据库名。可以为NULL,表示所有数据库生效。 目前只有指定rule_type为查询类型时,数据库列表才生效,因为Unique SQL ID本身是与库进行绑定的,其只属于某个库;而根据资源利用率的限流规则是对实例生效的,即对所有库生效。 start_time timestamptz 限流规则生效的开始时间。 可以为NULL,表示从当前时间开始生效。 end_time timestamptz 限流规则生效的结束时间。 可以为NULL,表示规则一直生效。 max_workload int8 限流规则设置的最大并发数。 - option_val text[] 限流规则的补充信息。 与rule_type匹配,具体匹配关系如下: “sqlid”:要限流的Unique SQL ID,以及慢SQL管控规则,格式为'{id=1234, time_limit=100, max_execute_time=500, max_iops=1}',其中id指为Unique SQL ID,为必选项,可通过dbe_perf.statement或者pg_stat_activity视图获取。其他选项非必选,其含义参考慢SQL管控规则的Hi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merge”: 要限流的关键字序列,不区分大小写,可以为NULL; “resource”: 要限流的资源阈值,形式为'{cpu-80, memory-70}',表示触发实例级别限流的操作系统资源阈值,可以为NULL,表示不管资源利用率直接进行限流。 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gaussdb=# select gs_add_workload_rule('sqlid', 'rule for one query', '', now(), '', 20, '{id=32413214}'); gs_add_workload_rule ---------------------- 1 (1 row) gaussdb=# create database db1; gaussdb=# create database db2; gaussdb=# select gs_add_workload_rule('select', 'rule for select', '{db1, db2}', '', '', 100, '{tb1, tb2}'); gs_add_workload_rule ---------------------- 2 (1 row) gaussdb=# select gs_add_workload_rule('resource', 'rule for resource', '{}', '', '', 20, '{cpu-80}'); gs_add_workload_rule ---------------------- 3 (1 row) gs_update_workload_rule(rule_id, rule_name, databases, start_time, end_time, max_workload, option_val) 描述:更新一条SQL限流规则,需要重新设置全部参数,不支持只指定部分参数。需要具有sysadmin权限的用户才可执行。 参数:参数介绍请参见表2 返回值类型:boolean 表2 gs_update_workload_rule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类型 描述 取值范围 rule_id int8 要更新的限流规则ID。 - rule_name name 限流规则名称,用于检索限流规则。 任意字符串,可以为NULL。 databases name[] 限流规则生效的数据库名称数组,区分大小写。 数据库名列表,必须为已创建的数据库名。可以为NULL,表示所有数据库生效。 目前只有指定rule_type为查询类型时,数据库列表才生效,因为Unique SQL ID本身是与库进行绑定的,其只属于某个库;而根据资源利用率的限流规则是对实例生效的,即对所有库生效。 start_time timestamptz 限流规则生效的开始时间。 可以为NULL,表示从当前时间开始生效。 end_time timestamptz 限流规则生效的结束时间。 可以为NULL,表示规则一直生效。 max_workload int8 限流规则设置的最大并发数。 - option_val text[] 限流规则的补充信息。 与rule_type匹配,具体匹配关系如下: “sqlid”:要限流的Unique SQL ID,以及慢SQL管控规则,格式为'{id=1234, time_limit=100, max_execute_time=500, max_iops=1}',其中id指为Unique SQL ID,为必选项,可通过dbe_perf.statement或者pg_stat_activity视图获取。其他选项非必选,其含义参考慢SQL管控规则的Hi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merge” :要限流的关键字序列,不区分大小写,可以为NULL; “resource”:要限流的资源阈值,形式为'{cpu-80, memory-70}',表示触发实例级别限流的操作系统资源阈值,可以为NULL,表示不管资源利用率直接进行限流。 示例: 1 2 3 4 5 6 gaussdb=# create database db1; gaussdb=# select gs_update_workload_rule(2, 'rule for select 2', '{db1}', now(), '', 50, '{tb1}'); gs_update_workload_rule ------------------------- t (1 row) gs_delete_workload_rule(rule_id int8) 描述:删除一条SQL限流规则,需要具有sysadmin权限的用户才可执行。 参数:rule_id,要更新的限流规则ID,类型为int8。 返回值类型:boolean 示例: 1 2 3 4 5 gaussdb=# select gs_delete_workload_rule(3); gs_delete_workload_rule ------------------------- t (1 row) gs_get_workload_rule_stat(rule_id) 描述:查询SQL限流规则拦截SQL的次数,需要具有sysadmin权限的用户才可执行。 参数:rule_id,要查询的限流规则ID,类型为int8。可以指定rule_id为-1,此时表示查询所有的SQL限流规则。 返回值类型: 名称 类型 描述 rule_id int8 SQL限流规则的ID。 validate_count int8 SQL限流规则拦截SQL的次数。 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gaussdb=# select * from gs_get_workload_rule_stat(1); rule_id | validate_count ---------+---------------- 1 | 0 (1 row) gaussdb=# select * from gs_get_workload_rule_stat(-1); rule_id | validate_count ---------+---------------- 1 | 0 2 | 0 (2 rows) 父主题: 系统管理函数
  • Schema设计建议 实际用户环境中Schema数量不建议超过100个。当数据库中存在大量Schema时,会导致gs_dump等依赖Schema数量的操作性能变慢。 如果该用户不具有sysadmin权限或者不是该Schema的owner,要访问Schema下的对象,需要同时给用户授予Schema的usage权限和对象的相应权限。 如果要在Schema下创建对象,需要授予操作用户该Schema的CREATE权限。 Schema的owner默认拥有该Schema下对象的所有权限,包括删除权限。删除权限影响较大,请谨慎使用。
  • Database设计建议 在实际业务中,根据需要创建新的Database,不建议直接使用数据库实例默认的postgres数据库。 一个数据库实例内,用户自定义的Database数量推荐值为3个,不建议超过10个。用户自定义的Database数量过多会导致升级、备份等运维操作的效率降低。 为了适应全球化的需求,使数据库编码能够存储与表示绝大多数的字符,建议创建Database的时候使用UTF-8编码。 创建Database时,需要重点关注字符集编码(ENCODING)和兼容性(DBCOMPATIBILITY)两个配置项。 GaussDB 支持A、B、C和PG四种兼容模式,分别表示兼容O语法、MY语法、TD语法和POSTGRES语法,不同兼容模式下的语法行为存在一定差异,默认为A兼容模式。 Database的owner默认拥有该Database下所有对象的所有权限,包括删除权限。删除权限影响较大,请谨慎使用。
  • REPLICATION_SLOTS REPLICATION_SLOTS视图用于查看复制槽的信息。 表1 REPLICATION_SLOTS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slot_name text 复制槽的名称。 plugin text 逻辑复制槽对应的输出插件名称。 slot_type text 复制槽的类型。 physical:物理复制槽。 logical:逻辑复制槽。 datoid oid 复制槽所在的数据库OID。 database name 复制槽所在的数据库名称。 active boolean 复制槽是否为激活状态。 t(true):表示是。 f(false):表示不是。 xmin xid 数据库须为复制槽保留的最早事务的事务号。 catalog_xmin xid 数据库须为逻辑复制槽保留的最早的涉及系统表的事务的事务号。 restart_lsn text 复制槽需要的最早xlog的物理位置。 dummy_standby boolean 预留参数。 父主题: Utility
  • GS_MASKING_POLICY_FILTERS GS_MASKING_POLICY_FILTERS系统表记录动态数据脱敏策略对应的用户过滤条件,当用户条件满足FILTER条件时,对应的脱敏策略才会生效。需要有系统管理员或安全策略管理员权限才可以访问此系统表。 表1 GS_MASKING_POLICY_FILTERS表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oid oid 行标识符(隐含属性,必须明确选择)。 filtertype name 过滤类型。目前值仅为logical_expr。 filterlabelname name 过滤范围。目前值仅为logical_expr。 policyoid oid 该条用户过滤条件所属的脱敏策略oid,对应GS_MASKING_POLICY中的oid。 modifydate timestamp without time zone 该条用户过滤条件创建或修改的最新时间戳。 logicaloperator text 过滤条件的波兰表达式。 父主题: 系统表
  • 时间段输入 reltime的输入方式可以采用任何合法的时间段文本格式,包括数字形式(含负数和小数)及时间形式,其中时间形式的输入支持SQL标准格式、ISO-8601格式、POSTGRES格式等。另外,文本输入需要加单引号。 时间段输入的详细信息请参考表6。 表6 时间段输入 输入示例 输出结果 描述 60 2 mons 采用数字表示时间段,默认单位是day,可以是小数或负数。特别的,负数时间段,在语义上,可以理解为“早于多久”。 31.25 1 mons 1 days 06:00:00 -365 -12 mons -5 days 1 years 1 mons 8 days 12:00:00 1 years 1 mons 8 days 12:00:00 采用POSTGRES格式表示时间段,可以正负混用,不区分大小写,输出结果为将输入时间段计算并转换得到的简化POSTGRES格式时间段。 -13 months -10 hours -1 years -25 days -04:00:00 -2 YEARS +5 MONTHS 10 DAYS -1 years -6 mons -25 days -06:00:00 P-1.1Y10M -3 mons -5 days -06:00:00 采用ISO-8601格式表示时间段,可以正负混用,不区分大小写,输出结果为将输入时间段计算并转换得到的简化POSTGRES格式时间段。 -12H -12:00:00 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创建表。 gaussdb=# CREATE TABLE reltime_type_tab(col1 character(30), col2 reltime); --插入数据。 gaussdb=# INSERT INTO reltime_type_tab VALUES ('90', '90'); gaussdb=# INSERT INTO reltime_type_tab VALUES ('-366', '-366'); gaussdb=# INSERT INTO reltime_type_tab VALUES ('1975.25', '1975.25'); gaussdb=# INSERT INTO reltime_type_tab VALUES ('-2 YEARS +5 MONTHS 10 DAYS', '-2 YEARS +5 MONTHS 10 DAYS'); gaussdb=# INSERT INTO reltime_type_tab VALUES ('30 DAYS 12:00:00', '30 DAYS 12:00:00'); gaussdb=# INSERT INTO reltime_type_tab VALUES ('P-1.1Y10M', 'P-1.1Y10M'); --查看数据。 gaussdb=# SELECT * FROM reltime_type_tab; col1 | col2 --------------------------------+------------------------------------- 90 | 3 mons -366 | -1 years -18:00:00 1975.25 | 5 years 4 mons 29 days -2 YEARS +5 MONTHS 10 DAYS | -1 years -6 mons -25 days -06:00:00 30 DAYS 12:00:00 | 1 mon 12:00:00 P-1.1Y10M | -3 mons -5 days -06:00:00 (6 rows) --删除表。 gaussdb=# DROP TABLE reltime_type_tab;
  • 日期输入 日期和时间的输入几乎可以是任何合理的格式,包括ISO-8601格式、SQL-兼容格式、传统POSTGRES格式或者其它的格式。系统支持按照日、月、年的顺序自定义日期输入。如果把DateStyle参数设置为MDY就按照“月-日-年”解析,设置为DMY就按照“日-月-年”解析,设置为YMD就按照“年-月-日”解析。 日期的文本输入需要加单引号包围,语法如下: type [ ( p ) ] 'value' 可选的精度声明中的p是一个整数,表示在秒域中小数部分的位数。表2显示了date类型的输入格式。 表2 日期输入格式 例子 描述 1999-01-08 ISO 8601格式(建议格式),任何方式下都是1999年1月8日。 January 8, 1999 在任何datestyle输入模式下都无歧义。 1/8/1999 有歧义,在MDY模式下是1月8日,在DMY模式下是8月1日。 1/18/1999 MDY模式下是1月18日,其它模式下被拒绝。 01/02/03 MDY模式下的2003年1月2日。 DMY模式下的2003年2月1日。 YMD模式下的2001年2月3日。 1999-Jan-08 任何模式下都是1月8日。 Jan-08-1999 任何模式下都是1月8日。 08-Jan-1999 任何模式下都是1月8日。 99-Jan-08 YMD模式下是1月8日,否则错误。 08-Jan-99 一月八日,除了在YMD模式下是错误的之外。 Jan-08-99 一月八日,除了在YMD模式下是错误的之外。 19990108 ISO 8601格式,任何模式下都是1999年1月8日。 990108 ISO 8601格式,任何模式下都是1999年1月8日。 1999.008 年和年里的第几天。 J2451187 儒略日。 January 8, 99 BC 公元前99年。 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创建表。 gaussdb=# CREATE TABLE date_type_tab(coll date); --插入数据。 gaussdb=# INSERT INTO date_type_tab VALUES (date '12-10-2010'); --查看数据。 gaussdb=# SELECT * FROM date_type_tab; coll --------------------- 2010-12-10 (1 row) --查看日期格式。 gaussdb=# SHOW datestyle; DateStyle ----------- ISO, MDY (1 row) --设置日期格式。 gaussdb=# SET datestyle='YMD'; SET --插入数据。 gaussdb=# INSERT INTO date_type_tab VALUES(date '2010-12-11'); --查看数据。 gaussdb=# SELECT * FROM date_type_tab; coll --------------------- 2010-12-10 2010-12-11 (2 rows) --删除表。 gaussdb=# DROP TABLE date_type_tab;
  • 参数说明 qualified_name 创建snapshot的名称。 取值范围:字符串,需要符合标识符命名规范。 version (可省略)snapshot的版本号,当省略设置。系统会自动顺延编号。 取值范围:字符串,数字编号配合分隔符。 comment_item 指定添加的评论内容。 取值范围:字符串,需要符合标识符命名规范。 insert_item 需要插入的对象名字。 取值范围:字符串,需要符合标识符命名规范。 alias 对当前对象取的别名。 取值范围:字符串,需要符合标识符命名规范。 set_item 当前操作的对象名。 取值范围:字符串,需要符合标识符命名规范。 from_item 用于连接的查询源对象的名称。 取值范围:字符串,需要符合标识符命名规范。 where_item 返回值为布尔型的任意表达式。 取值范围:字符串,需要符合标识符命名规范。 using_item 用于连接的对象名称。 取值范围:字符串,需要符合标识符命名规范。 and_item 需要并列处理的对象名称。 取值范围:字符串,需要符合标识符命名规范。 drop_item 需要drop的对象名称。 取值范围:字符串,需要符合标识符命名规范。 attr_list 目标对象的list集合。 取值范围:字符串,需要符合标识符命名规范。 num 指定的比例值。 取值范围:数字。
  • 示例 ——创建数据表 gaussdb=# CREATE TABLE t1 (id int, name varchar); ——插入数据 gaussdb=# INSERT INTO t1 VALUES (1, 'zhangsan'); gaussdb=# INSERT INTO t1 VALUES (2, 'lisi'); gaussdb=# INSERT INTO t1 VALUES (3, 'wangwu'); gaussdb=# INSERT INTO t1 VALUES (4, 'lisa'); gaussdb=# INSERT INTO t1 VALUES (5, 'jack'); ——创建快照 gaussdb=# CREATE SNAPSHOT s1@1.0 comment is 'first version' AS SELECT * FROM t1; ——迭代创建快照 gaussdb=# CREATE SNAPSHOT s1@2.0 FROM @1.0 comment is 'inherits from @1.0' USING (INSERT VALUES(6, 'john'), (7, 'tim'); DELETE WHERE id = 1); ——查看快照内容 gaussdb=#SELECT * FROM DB4AISHOT(s1@1.0); ——快照采样 gaussdb=# SAMPLE SNAPSHOT s1@2.0 stratify by name as nick at ratio .5; ——删除快照 gaussdb=# PURGE SNAPSHOT s1@2.0; gaussdb=# PURGE SNAPSHOT s1nick@2.0; gaussdb=# PURGE SNAPSHOT s1@1.0; ——删除表格 gaussdb=# DROP TABLE t1;
  • 注意事项 本特性GUC参数db4ai_snapshot_mode,快照存储模型分为MSS和 CSS 两种;GUC参数db4ai_snapshot_version_delimiter,用于设定版本分隔符,仅接受设定单字节参数值,默认为“@”;GUC参数db4ai_snapshot_version_separator,用于设定子版本分隔符,仅接受设定单字节参数值,默认为“.”。 当快照选用增量存储方式时,各个快照中具有依赖关系。删除快照需要按照依赖顺序进行删除。 snapshot特性用于团队不同成员间维护数据,涉及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之间的数据转写。所以在三权分立(enableSeparationOfDuty=ON)等状态下,数据库不支持snapshot功能特性。 当需要稳定可用的快照用于AI训练等任务时,用户需要将快照发布。
  • 语法格式 创建快照 可以采用“CREATE SNAPSHOT … AS”以及“CREATE SNAPSHOT … FROM”语句创建数据表快照。 CREATE SNAPSHOT AS CREATE SNAPSHOT qualified_name [@ [version]] [COMMENT IS comment_item] AS query; CREATE SNAPSHOT FROM CREATE SNAPSHOT qualified_name [@ [version]] FROM @ version [COMMENT IS comment_item] USING ( { INSERT [INTO SNAPSHOT] insert_item | UPDATE [SNAPSHOT] [AS alias] SET set_item [FROM from_item] [WHERE where_item] | DELETE [FROM SNAPSHOT] [AS alias] [USING using_item] [WHERE where_item] | ALTER [SNAPSHOT] { ADD and_item | DROP drop_item } [, ...] } [; ...] ); 删除快照。 PURGE SNAPSHOT PURGE SNAPSHOT qualified_name @ version; 快照采样。 SAMPLE SNAPSHOT SAMPLE SNAPSHOT qualified_name @ version [STRATIFY BY attr_list] { AS alias AT RATIO num [COMMENT IS comment_item] } [, ...] 快照发布。 PUBLISH SNAPSHOT PUBLISH SNAPSHOT qualified_name @ version; 快照存档。 ARCHIVE SNAPSHOT ARCHIVE SNAPSHOT qualified_name @ version; 查询快照。 SELECT * FROM DB4AISHOT (qualified_name @ version );
  • 语法格式 设置会话的事务参数。 ALTER SESSION SET [ SESSION CHARACTERIS TICS AS ] TRANSACTION { ISOLATION LEVEL { READ COMMITTED } | { READ ONLY | READ WRITE } } [, ...] ; 设置会话的其他运行时参数。 ALTER SESSION SET {{config_parameter { { TO | = } { value | DEFAULT } | FROM CURRENT }} | TIME ZONE time_zone | CURRENT_SCHEMA schema | NAMES encoding_name | ROLE role_name PASSWORD 'password' | SESSION AUTHORIZATION { role_name PASSWORD 'password' | DEFAULT } | XML OPTION { DOCUMENT | CONTENT } } ;
  • 参数说明 config_parameter 可设置的运行时参数的名称。可用的运行时参数可以使用SHOW ALL命令查看。 value config_parameter的新值。可以声明为字符串常量、标识符、数字,或者逗号分隔的列表。DEFAULT用于把这些参数设置为它们的缺省值。 DEFAULT OFF RESET 用户指定的值:需要满足修改参数的取值限制 FROM CURRENT 取当前会话中的值设置为configuration_parameter的值。 TIME ZONE timezone 用于指定当前会话的本地时区。 取值范围:有效的本地时区。该选项对应的运行时参数名称为TimeZone,DEFAULT缺省值为PRC。 CURRENT_SCHEMA schema CURRENT_SCHEMA用于指定当前的模式。 取值范围:已存在模式名称。如果模式名不存在,会导致CURRENT_SCHEMA值为空。 SCHEMA schema 同CURRENT_SCHEMA。此处的schema是个字符串。 NAMES encoding_name 用于设置客户端的字符编码。等价于set client_encoding to encoding_name。 取值范围:有效的字符编码。该选项对应的运行时参数名称为client_encoding,默认编码为UTF8。 role_name 取值范围:字符串。要符合标识符命名规范。 password 角色的密码。要求符合密码的命名规则。 SESSION AUTHORIZATION 当前会话的用户表示符。 XML OPTION { DOCUMENT | CONTENT } 用于设置XML的解析方式。 取值范围:CONTENT(缺省)、DOCUMENT
  • 命令示例 在Windows环境下编译ODBC应用代码的命令示例: gcc odbctest.c -o odbctest -lodbc32 执行命令为: ./odbctest.exe 在Linux环境下编译ODBC应用代码的命令示例: gcc odbctest.c -o odbctest -lodbc 执行命令为: ./odbctest 如果编译找不到sql.h或者API接口,尝试手动连接unixodbc的头文件和动态库,即: gcc -I /home/omm/unixodbc/include -L /home/omm/unixodbc/lib odbctest.c -o odbctest -lodbc
  • 注意事项 只有行存B-tree索引支持CLUSTER操作。 如果用户只是随机访问表中的行,那么表中数据的实际存储顺序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如果对某些特定数据的访问次数较多,而且有一个索引将这些数据分组,那么使用CLUSTER索引对性能会有所提升。 如果一个请求从表中查找的索引是一个范围,或者是一个索引值对应多行,CLUSTER也会有助于应用,因为如果索引标识出了第一匹配行所在的存储页,所有其它行也可能也已经在同一个存储页里了,这样便节省了磁盘访问的时间,加速了查询。 在聚簇过程中,系统会先创建一个按照索引顺序建立的表的临时备份,同时也建立表上的每个索引的临时备份。因此,聚簇过程中需要保证磁盘上有足够的剩余空间,至少是表大小与全部索引大小之和。 因为CLUSTER记录着哪些索引曾被用于聚簇,所以用户可以在第一次手动指定索引,对指定表进行聚簇,然后设置一个周期化执行的维护脚本,只需执行不带参数的CLUSTER命令,就可以实现对想要周期性聚簇的表进行自动更新。 因为优化器记录着有关表的排序的统计,在表上执行聚簇操作后,需运行ANALYZE操作以确保优化器具备最新的排序信息,否则,优化器可能会选择非最优的查询规划。 CLUSTER不允许在事务中执行。 如果没有打开xc_maintenance_mode参数,那么CLUSTER操作将跳过所有系统表。
  • 功能描述 根据一个索引对表进行聚簇排序。 CLUSTER指定GaussDB通过索引名指定的索引聚簇由表名指定的表。 表名上必须已经定义该索引。 当对一个表聚集后,该表将基于索引信息进行物理存储。聚集是一次性操作:当表被更新之后, 更改的内容不会被聚集。也就是说,系统不会试图按照索引顺序对新的存储内容及更新记录进行重新聚集。 在对一个表聚簇之后,GaussDB会记录该表在哪个索引上建立了聚簇。CLUSTER table_name将在该表之前记录过的聚簇索引上重新聚簇。用户也可以用ALTER TABLE table_name CLUSTER on index_name来设置指定表用于后续聚簇操作的索引,或使用ALTER TABLE table_name SET WITHOUT CLUSTER来清除指定表之前设置的聚簇索引。 不含参数的CLUSTER命令会将当前用户所拥有的数据库中的先前做过聚簇的所有表重新处理,或者系统管理员调用的这些表。 在对一个表进行聚簇的时候,会在其上请求一个AC CES S EXCLUSIVE锁。这样就避免了在CLUSTER完成之前对此表执行其它的操作(包括读写)。
  • 语法格式 对一个表进行聚簇排序。 CLUSTER [ VERBOSE ] table_name [ USING index_name ]; 对一个分区进行聚簇排序。 CLUSTER [ VERBOSE ] table_name PARTITION ( partition_name ) [ USING index_name ]; 对已做过聚簇的表重新进行聚簇。 CLUSTER [ VERBOSE ];
  • 示例 --创建一个分区表。 gaussdb=# CREATE TABLE tpcds.inventory_p1 ( INV_DATE_SK INTEGER NOT NULL, INV_ITEM_SK INTEGER NOT NULL, INV_WAREHOUSE_SK INTEGER NOT NULL, INV_QUANTITY_ON_HAND INTEGER ) PARTITION BY RANGE(INV_DATE_SK) ( PARTITION P1 VALUES LESS THAN(2451179), PARTITION P2 VALUES LESS THAN(2451544), PARTITION P3 VALUES LESS THAN(2451910), PARTITION P4 VALUES LESS THAN(2452275), PARTITION P5 VALUES LESS THAN(2452640), PARTITION P6 VALUES LESS THAN(2453005), PARTITION P7 VALUES LESS THAN(MAXVALUE) ); --创建索引ds_inventory_p1_index1。 gaussdb=# CREATE INDEX ds_inventory_p1_index1 ON tpcds.inventory_p1 (INV_ITEM_SK) LOCAL; --对表tpcds.inventory_p1进行聚集。 gaussdb=# CLUSTER tpcds.inventory_p1 USING ds_inventory_p1_index1; --对分区p3进行聚集。 gaussdb=# CLUSTER tpcds.inventory_p1 PARTITION (p3) USING ds_inventory_p1_index1; --对数据库中可以进行聚集的表进聚集。 gaussdb=# CLUSTER; --删除索引。 gaussdb=# DROP INDEX tpcds.ds_inventory_p1_index1; --删除分区表。 gaussdb=# DROP TABLE tpcds.inventory_p1;
  • SHARED_MEMORY_DETAIL 查询当前节点所有已产生的共享内存上下文的使用信息。 表1 表1 SHARED_MEMORY_DETAIL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contextname text 内存上下文的名称。 level smallint 内存上下文的级别。 parent text 上级内存上下文。 totalsize bigint 共享内存总大小(单位:字节)。 freesize bigint 共享内存剩余大小(单位:字节)。 usedsize bigint 共享内存使用大小(单位:字节)。 父主题: Memory
  • SUMMARY_STATIO_USER_SEQUENCES SUMMARY_STATIO_USER_SEQUENCES视图显示数据库内汇聚的命名空间中所有用户关系表类型为序列的I/O状态信息。 表1 SUMMARY_STATIO_USER_SEQUENCES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schemaname name 序列中模式名。 relname name 序列名。 blks_read numeric 从序列中读取的磁盘块数。 blks_hit numeric 序列中缓存命中数。 父主题: Cache/IO
  • 规格约束 告警字符串长度上限为2048。如果告警信息超过这个长度(例如存在大量未收集统计信息的超长表名,列名等信息)则不告警,只上报warning: WARNING, "Planner issue report is truncated, the rest of planner issues will be skipped" 如果query存在limit节点(即查询语句中包含limit),则不会上报limit节点以下的Operator级别的告警。
  • 告警场景 目前支持对多列/单列统计信息未收集导致性能问题的场景上报告警。 如果存在单列或者多列统计信息未收集,则上报相关告警。调优方法可以参考更新统计信息和统计信息调优。 告警信息示例: 整表的统计信息未收集: Statistic Not Collect: schema_test.t1 单列统计信息未收集: Statistic Not Collect: schema_test.t2(c1,c2) 多列统计信息未收集: Statistic Not Collect: schema_test.t3((c1,c2)) 单列和多列统计信息未收集: Statistic Not Collect: schema_test.t4(c1,c2) schema_test.t4((c1,c2))
  • GS_GET_CONTROL_GROUP_INFO 集中式不支持该视图。 表1 GS_GET_CONTROL_GROUP_INFO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group_name text 控制组的名称。 group_type text 控制组的类型。 GROUP_NONE:无分组。 GROUP_TOP:顶级分组。 GROUP_CLASS:该资源的类分组,不控制任何线程。 GROUP_BAKWD:后端线程控制组。 GROUP_DEFWD:默认控制组,仅控制该级别的查询线程。 GROUP_TSWD:每个用户的分时控制组,控制最底层的查询线程。 gid bigint 控制组ID。 classgid bigint Workload所属Class的控制组ID。 class text Class控制组。 group_workload text Workload控制组。 shares bigint 控制组分配的CPU资源配额。 limits bigint 控制组分配的CPU资源限额。 wdlevel bigint Workload控制组层级。 cpucores text 控制组使用的CPU核的信息。 nodegroup text node group的名称。 group_kind text node group的类型,取值包括i,n,v,e。 i:表示installation node group。 n:表示普通集群node group。 e:表示弹性集群。 父主题: 系统视图
  • V$VERSION V$VERSION视图显示数据库的版本号。所有用户都可以访问,该视图同时存在于PG_CATA LOG 和SYS schema下。 表1 V$VERSION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banner character varying(80) 组件名称和版本号。 banner_full character varying(160) 显示数据库版本和版本号。 banner_legacy character varying(80) 显示数据库版本。 con_id numeric 暂不支持,值为0。 父主题: 系统视图
  • PG_RLSPOLICIES PG_RLSPOLICIES视图显示行级访问控制策略的信息。初始化用户和具有sysadmin属性的用户可以查看全部的策略信息,其他用户只能查看自己所拥有表上的策略信息。 表1 PG_RLSPOLICIES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schemaname name 行级访问控制策略作用的表对象所属的模式名称。 tablename name 行级访问控制策略作用的表对象名称。 policyname name 行级访问控制策略名称。 policypermissive text 行级访问控制策略的表达式拼接方式。取值范围: PERMISSIVE:宽容性策略,用OR表达式拼接。 RESTRICTIVE:限制性策略,用AND表达式拼接。 policyroles name[] 行级访问控制策略影响的用户列表,不指定表示影响所有的用户。 policycmd text 行级访问控制策略影响的SQL操作。 policyqual text 行级访问控制策略的表达式。 父主题: 系统视图
  • ADM_HIST_SQLSTAT ADM_HIST_SQLSTAT视图描述当前节点的执行语句的信息。默认只有系统管理员权限才可以访问此系统视图,普通用户需要授权才可以访问。该视图同时存在PG_CATALOG和SYS schema下。 WDR Snapshot启动(即GUC参数enable_wdr_snapshot为on时)后,用户可以查看此视图中的数据。 表1 ADM_HIST_SQLSTAT字段 名称 类型 描述 instance_number integer 快照的实例编号。 sql_id bigint 查询标识。 plan_hash_value integer 归一化SQL ID。 module integer 包含第一次解析SQL语句时正在执行的模块的名称。 elapsed_time_delta bigint 有效的DB时间花费,多线程将累加(单位:微秒)。 cpu_time_delta bigint CPU的时间消耗(单位:微秒)。 executions_delta bigint 自从它被带入库缓存以来在此对象上发生的执行次数增量。 iowait_delta bigint I/O的时间花费(单位:微秒)。 apwait_delta integer 应用程序等待时间的Delta值。 rows_processed_delta bigint SELECT返回的结果集行数。 snap_id bigint 唯一快照ID。 parsing_schema_name character varying 暂不支持,值为NULL。 disk_reads_delta bigint 暂不支持,值为NULL。 buffer_reads_delta bigint 暂不支持,值为NULL。 clwait_delta bigint 暂不支持,值为NULL。 父主题: 系统视图
  • SQL Statistics SQL Statistics列名称及描述如下表所示。 表1 SQL Statistics报表主要内容 列名称 描述 Unique SQL Id 归一化的SQL ID。 Parent Unique SQL Id 父语句的归一化SQL ID,对于非存储过程子语句的场景,该值为0。 Node Name 节点名称。 User Name 用户名称。 Avg Tuples Fetched 平均随机扫描行。 Avg Tuples Returned 平均顺序扫描行。 Calls 调用次数。 Total Elapse Time(us) 总执行时间(us)。 Avg Elapse Time(us) 平均执行时间(us)。 Returned Rows SELECT返回行数。 Avg Returned Rows 平均SELECT返回行数。 Tuples Affected Insert/Update/Delete行数。 Avg Tuples Affected 平均Insert/Update/Delete行数。 Logical Read Buffer逻辑读次数。 Avg Logical Read 平均Buffer逻辑读次数。 Physical Read Buffer物理读次数。 Avg Physical Read 平均Buffer物理读次数。 CPU Time(us) CPU时间(us)。 Avg CPU Time(us) 平均CPU时间(us)。 Data IO Time(us) IO上的时间花费(us)。 Avg Data IO Time(us) 平均IO上的时间花费(us)。 Sort Count 排序执行的次数。 Sort Time(us) 排序执行的时间(us)。 Sort Mem Used(KB) 排序过程中使用的work memory大小(KB)。 Sort Spill Count 排序过程中,若发生落盘,写文件的次数。 Sort Spill Size(KB) 排序过程中,若发生落盘,使用的文件大小(KB)。 Hash Count hash执行的次数。 Hash Time(us) hash执行的时间(us)。 Hash Mem Used(KB) hash过程中使用的work memory大小(KB)。 Hash Spill Count hash过程中,若发生落盘,写文件的次数。 Hash Spill Size(KB) hash过程中,若发生落盘,使用的文件大小(KB)。 SQL Text 归一化SQL字符串。 父主题: WDR报告信息介绍
  • 示例:从MY迁移数据 下面示例演示如何通过CopyManager从MY向GaussDB进行数据迁移。执行示例前,需要加载驱动,驱动的获取和加载方法请参见JDBC包、驱动类和环境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 认证用的用户名和密码直接写到代码中有很大的安全风险,建议在配置文件或者环境变量中存放(密码应密文存放,使用时解密),确保安全。 // 本示例以用户名和密码保存在环境变量中为例,运行本示例前请先在本地环境中设置环境变量(环境变量名称请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设置)EXAMPLE_USERNAME_ENV和EXAMPLE_PASSWORD_ENV。 import java.io.StringReader; import java.sql.Connection; import java.sql.DriverManager; import java.sql.ResultSet; import java.sql.SQLException; import java.sql.Statement; import org.postgresql.copy.CopyManager; import org.postgresql.core.BaseConnection; public class Migra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url = new String("jdbc:postgresql://$ip:$port/postgres"); //数据库URL String user = System.getenv("EXAMPLE_USERNAME_ENV"); //GaussDB用户名 String pass = System.getenv("EXAMPLE_PASSWORD_ENV"); //GaussDB密码 String tablename = new String("migration_table"); //定义表信息 String delimiter = new String("|"); //定义分隔符 String encoding = new String("UTF8"); //定义字符集 String driver = "org.postgresql.Driver"; StringBuffer buffer = new StringBuffer(); //定义存放格式化数据的缓存 try { //获取源数据库查询结果集 ResultSet rs = getDataSet(); //遍历结果集,逐行获取记录 //将每条记录中各字段值,按指定分隔符分割,由换行符结束,拼成一个字符串 //把拼成的字符串,添加到缓存buffer while (rs.next()) { buffer.append(rs.getString(1) + delimiter + rs.getString(2) + delimiter + rs.getString(3) + delimiter + rs.getString(4) + "\n"); } rs.close(); try { //建立目标数据库连接 Class.forName(driver); Connection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 user, pass); BaseConnection baseConn = (BaseConnection) conn; baseConn.setAutoCommit(false); //初始化表信息 String sql = "Copy " + tablename + " from STDIN DELIMITER " + "'" + delimiter + "'" + " ENCODING " + "'" + encoding + "'"; //提交缓存buffer中的数据 CopyManager cp = new CopyManager(baseConn); StringReader reader = new StringReader(buffer.toString()); cp.copyIn(sql, reader); baseConn.commit(); reader.close(); baseConn.clos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System.out); } catch (SQ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System.out);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从源数据库返回查询结果集 //********************************* private static ResultSet getDataSet() { ResultSet rs = null; try { Class.forName("com.MY.jdbc.Driver").newInstance(); String userName = System.getenv("EXAMPLE_USERNAME_ENV"); String password = System.getenv("EXAMPLE_PASSWORD_ENV"); Connection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MY://$ip:$port/database?useSSL=false&allowPublicKeyRetrieval=true", uesrName, password); Statement stmt = conn.createStatement(); rs = stmt.executeQuery("select * from migration_table"); } catch (SQ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rs; } } 父主题: 基于JDBC开发
  • 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gaussdb=# CREATE TABLE t1(a int); gaussdb=# INSERT INTO t1 VALUES(1),(10); --RETURN NEXT gaussdb=# 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fun_for_return_next() RETURNS SETOF t1 AS $$ DECLARE r t1%ROWTYPE; BEGIN FOR r IN select * from t1 LOOP RETURN NEXT r; END LOOP; RETURN; END; $$ LANGUAGE plpgsql; gaussdb=# call fun_for_return_next(); a --- 1 10 (2 rows) -- RETURN QUERY gaussdb=# 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fun_for_return_query() RETURNS SETOF t1 AS $$ DECLARE r t1%ROWTYPE; BEGIN RETURN QUERY select * from t1; END; $$ language plpgsql; gaussdb=# call fun_for_return_query(); a --- 1 10 (2 rows)
  • 语法 创建函数时需要指定返回值SETOF datatype。 return_next_clause::= return_query_clause::= 对以上语法的解释如下: 当需要函数返回一个集合时,使用RETURN NEXT或者RETURN QUERY向结果集追加结果,然后继续执行函数的下一条语句。随着后续的RETURN NEXT或RETURN QUERY命令的执行,结果集中会有多个结果。函数执行完成后会一起返回所有结果。 RETURN NEXT可用于标量和复合数据类型。 RETURN QUERY有一种变体RETURN QUERY EXECUTE,后面还可以增加动态查询,通过USING向查询插入参数。
共100000条